【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1备课参考--第六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件+教案+学案+备课资料+同步练习,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1备课参考--第六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件+教案+学案+备课资料+同步练习,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1 20:01:35

文档简介

课件81张PPT。古罗马斗兽场保存最完好的罗马神庙罗马凯旋门“审判苏格拉底的自相矛盾和可耻的地方是,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 “辉煌属于希腊!
宏伟归于罗马!”The Glory is Greece! The Grandness is Rome! 曾有一位游客到罗马旅游,夜晚问一个老者:“罗马夜里为什么不能稍微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那么,照亮罗马城的光辉究竟是什么呢?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
①第一次(元前5世纪――元前2世纪)武力征服是指罗马征服了地中海周围的地区,创建了版图跨越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
?
②第二次以宗教征服是指基督教在世界的传播。
?
③第三次以法律征服世界是指罗马法的创建与发展,维系了整个帝国统治。由于具有广泛的灵活性和适用性,罗马法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挥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作为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基础,罗马法影响泽被后世
?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深圳市翠园中学 孙曙光 程进第2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古罗马的发展史罗马建城(公元前8世纪)
王政时代 君主制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
共和时代 贵族共和制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帝国时代 元首制395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2世纪初古罗马强盛时期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作为内海的大帝国。All roads lead to Rome
贵族共和制 元首制 君主制 执政官(行政)元老院(决策)公民大会(监督)保民官屋大维确立实质:君主专制元老院被控
集大权一身 戴克里先:公开的君主专制古罗马共和国具备民主建制: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被视为现代议会制度的古典渊源。 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奴隶制时代的罗马(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习惯法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二)起源和发展 1、起源:习惯法 (1)特点:伸缩性 不确定性 (2)局限:保护贵族特权 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案例分析:法官会怎么判呢? 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公元前六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建立。贵族垄断着政治经济大权,平民却失地少地,罗马共和国实质上是贵族共和国。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习惯法到成文法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二)起源和发展 1、起源:习惯法 2、发展: (1)《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A、标志:
B、特点:
C、作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十二铜表法》颁布了,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议论纷纷。假如你生活在这个时候的罗马,你会有什么感想?(你的身份可能是贵族、平民或奴隶)情景创设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如果你是一个古罗马的自由人,曾经被贵族打伤,而当时法官随意解释习惯法偏袒贵族,当成文法出现时,你高兴吗?为什么?如果你是贵族呢?分析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如果你是一个古罗马的平民,偏偏你和一位贵族相爱,你能成功赢得佳人归吗?你如何看待第一部成文法呢?再分析 根据《十二铜表法》第五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如果还是上一个案例,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呢?案例分析:从这些法律条文中,你发现了《十二铜表法》的本质是什么?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主要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奴隶不享有同等权利。其本质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律。想一想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二)起源和发展 1、起源:习惯法 2、发展: (1)《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A、标志:
B、特点:
C、作用:
D、本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二)起源和发展 1、起源:习惯法 2、发展: (1)《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 (2)公民法 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二)起源和发展 1、起源:习惯法 2、发展: (1)《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 (2)公民法 (3)万民法 A、原因  屋大维
公元前27年屋大维
建立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版图扩大后的帝国统治阶级遇到了怎样的麻烦?思考:罗马帝国地图 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一见钟情,两人还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为什么?那这种现象合理吗?怎么解决的?“万民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罗马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2、意大利对外扩张,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之间出现新的矛盾,引起社会动荡。
3、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推动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二)起源和发展 1、起源:习惯法 2、发展: (1)《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 (2)公民法 (3)万民法 A、原因 B、适用范围: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二)起源和发展 1、起源:习惯法 2、发展: (1)《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 (2)公民法 (3)万民法 3、体系完成: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A、原因: 帝国皇帝重视法律制定
法学家积极立法和解释
公民法和万民法区别消失
B、标志:
6世纪 查士丁尼和《民法大全》 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按形式划分:成文法、习惯法
    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按形式划分:成文法、习惯法
按结构划分: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一)公民法
1、含义: 2、适用范围; 3、局限性: 4、内容:
    主要包括:
(1)十二表法;
(2)元老院法令
(3)元首命令;
(4)大法官告示;
(5)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公民法(或市民法)(二)万民法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C、内容:
调整财产关系
核心内容: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保护 提倡 制约 消除 保证
A、原因 B、适用范围:问题2:什么是公民法、万民法?它们的适用范围有何不同?哪些原因导致公民法演变成为万民法?万民法主要调整什么关系?有何规定?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仅限于
罗马公民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罗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自然法1、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人人平等、公正至上)。2、提出:西塞罗(“自然法之父”)3、地位: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阅读材料
材料1、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古罗马)西塞罗罗 马 法广义狭义形式整体结构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理念)公民法基本内容核心内容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实 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罗马法的形成过程不断发展走向成熟三、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一)积极:
1、对罗马帝国(P102页)
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统治
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①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
②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
③它还顺应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公民的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笼络上层阶级。
④帝国建立了大量自治市,把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国的每个角落,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三、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一)积极:
1、对罗马帝国(P102页)
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统治
2、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二)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男女地位不平等 现在请看这一份案例,这是公元2世纪的一件事:
“卢修斯是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凡的经营航运的小商人,他向放高利贷的大商人加图借贷5000枚金币,并立下了契约半年后归还6000枚金币,可是卢修斯下半年经营不善,无力还钱,为此加图告上法庭要求剥夺卢修斯的家产,并让卢修斯家的二十个奴隶成为他家的奴隶。请问,法官同意加图的要求吗?万民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的适用条款,另外奴隶制也是不可侵犯,所以卢修斯家的奴隶只得乖乖地作为一种财富或物品被判定归属于加图家。既然这样,为什么课文提出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呢?罗马法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
以上规定能否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不能,有君权至上和男女的不平等。罗马法提倡的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 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因此罗马法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宣扬君权神授,体现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罗马法为什么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第一,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第二,罗马帝国疆域辽阔,罗马法在版图扩张的过程中被带到被征服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罗马法的发达是罗马统治者重视法学、尊重法学家的结果。
第四,罗马法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发展和传播。讨论 材料二:
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材料一: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三: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法国《人权宣言》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第三条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作为生活在21世纪法制社会的青少年,你知道我们国家现行的有哪些法律吗?生活链接公元117年的罗马古罗马强盛时期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作为内海的大帝国。 罗马婚姻制度经历了由“有夫权婚姻”向“无夫权婚姻”的演变过程。
早期实行的是“有夫权婚姻”。丈夫享有特权,妻无任何权利。婚姻以家庭利益为基础,目的在于生男育女,继血统,承祭祀。结婚以后,妻便脱离父家而加入夫的家族,受夫权支配,其地位“似夫之女”,身份、姓氏均依其夫。妻不忠时,夫有权将其杀死。妻的财产不论婚前或婚后所得,一律归夫所有。未经夫的允许,妻不得独立为法律行为。
   共和国后半期,产生了“无夫权婚姻”,到帝国时期则广泛流行。无夫权婚姻不再以家庭利益为基础,而以男女双方本人利益为依据。生子、继嗣降为次要地位。这种婚姻不需要履行法定仪式,只要男女双方同意,达到适婚年龄,即可成立。夫对妻无所谓“夫权”,妻没有绝对服从丈夫的义务,夫妻财产各自独立,妻的财产不论婚前婚后所得一律属自己所有。 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罗马法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夫权等。
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得到保证。四、作用: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五、影响1、是近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2、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
有力思想武器
3、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
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
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4、为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和巩固提供了
现成的法律形式
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
女王克娄巴特拉一见钟情,两人还有了一个
私生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之
后,克娄巴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
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
★请问按照公民法,你会判给克娄巴特拉
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为什么? 不会,因为公民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而
克娄巴特拉是埃及女王,私生子也是在埃及出生
的,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案例分析】假如我是当时的法官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法国《人权宣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独立宣言》 近代欧洲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如《德
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等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现在
世上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都渊源于罗马
法。公认的法学理论、法制民主原则也均发端于罗马法。“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成了法治建设永恒的价值观。征服萨莫奈人、希腊人征服迦太基征服高卢西西里省征服东地中海“宁可让罪犯逃脱惩罚,也不可枉屈一人!” 学习思辨 有人说,罗马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就罗马帝国辉煌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帝国的陷阱。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提示:从罗马法的实质出发,一分为二看待罗马法作用)4、“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
的执政官。”(西塞罗)下列解释最正确的是( )
A、法律由执政官制定 B、执政官权力最高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律就是执政官
5、罗马法对后世最深远的影响是( )
A、罗马法的历史学价值 B、解决疑难案件的案例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留下大量的法律文献
6、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提出“天赋人权”“权利平等”口号的
理论基础是 ( )
A、罗马法 B、不列颠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欧洲大陆法
CCA课堂检测1、罗马成文法发展的起点是(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公民法 D、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2、罗马公民法适用的范围是( )
A、罗马公民 B、罗马贵族
C、罗马奴隶 D、罗马境内所有人
3、万民法主要用于( )
A、调整财产关系 B、保护自由民的权利
C、制约或消除父系特权 D、保障妇女地位
AAA练习:1、罗马帝国的疆域地跨( )
A、欧洲和亚洲 B、欧洲和非洲
C、欧亚非三洲 D、欧洲 2、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
A、习惯法的废除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公平法的制定
D、《民法大全》的编纂
BC3、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
A、《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B、公民法的形成
C、公民法演变成万民法
D、《民法大全》的编纂 4、公民法与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
A、内容的不同 B、制定者的不同
C、适用的范围不同 D、制定依据的不同 DC5、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 )
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为了保护私有财产
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 B1、罗马成文法发展的起点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知识反馈:2、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B )( C )4、万民法的特点不包括
A、改变了原有的公民法体系
B、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C、简法灵活且实用有效
D、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3、罗马公民法的特点不包括
A、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B、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物和法律程序
C、个人财产等私有规范不够完善
D、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 D )( A )6、罗马法所蕴藏的法律理念主要是
A、三权分立
B、集体管理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人民主权,轮番而治5、被人称为“自然法之父”的是
A、伯里克利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西塞罗( D )( C )习题
1、下列不属于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原因的是
A.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 )
B.罗马共和国版图的扩大,矛盾复杂
C.罗马帝国境内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
D.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活动中出现了新问题
2、下列各项不能说明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目的的是 ( )
A、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利提供法律依据
B、罗马法维护奴隶制度,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
C、罗马法保护了私有财产,笼络了上层阶级
D、罗马法影响深远,成为欧洲的法律基础
CD3、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罗马法最初形成于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B.罗马法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基础之上
C.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D.罗马法的本质是维护奴隶主私有制和对奴隶的专政
4、2世纪的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皇帝至高无上
B.皇帝高度重视法律
C.法律至高无上
D.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D 人类迈进现代化,“法治”替代“人治”成为国家政治的必然趋向。但是,2000多年来中央集权专制的积重难返,使人们深感缺少“法治”的血脉正是中国政治传统的最大症结之一。
课外拓展探究二:感悟历史
阅读下面媒体新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邮报》1989年1月15日报道《中国农民控告官员》一文:
农民王起山及村民19人为阻止政府拖拉机强行耕作自己承包的土地而愤怒地坐在拖拉机前,不使前进。他们向法院提出诉讼,指控政府串通地产商违背与农民签定的土地合同,单方面收回农民租赁的土地。……材料二 《北京晚报》1989年1月5日刊登朝阳区新源里一中高源同学给编辑部的一封信,内容如下: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中学生。现在一些家长经常犯法:如私拆他人信件等。宪法中明文不准私拆他人信件,难道对家长不适用吗?……
请回答:农民王起山所在当地政府和高源同学的家长都犯了什么法?侵犯了人的什么正当权益?它们反映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罗马法与今天的时光隧道:
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的法律”。
近代欧洲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如《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等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
现在世上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都渊源与罗马法。世上公认的法学理论、法制民主原则也均发端于罗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成了法治建设永恒的价值观了。 “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请同学们想一想,当时法官会怎么判呢? 案例一 现在请看这一份案例,这是公元2世纪的一件事:
“卢修斯是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凡的经营航运的小商人,他向放高利贷的大商人加图借贷5000枚金币,并立下了契约半年后归还6000枚金币,可是卢修斯下半年经营不善,无力还钱,为此加图告上法庭要求剥夺卢修斯的家产,并让卢修斯家的二十个奴隶成为他家的奴隶。”请问,法官同意加图的要求吗?案例二特洛伊城陷落后,全城遭到大屠杀,混乱之中只有特洛伊国王的驸马阿伊尼阿斯,他的后人建立了一个王国,传到一个公主时,公主的叔父篡夺了王位,为了防止公主结婚生子威胁自己的王位,便任命未婚的公主为巫女。这是主管祭神的职位,象修女一样不得结婚。然而美丽的公主和战神玛尔斯(Mars)一见钟情, 生了一双胞胎,起名罗莫路和勒莫。 叔父闻知此事大怒,将公主投入大牢,又把那双胞胎放在篮子里抛入台伯河,指望那篮子漂入大海将那双胞胎淹死。兄弟俩的篮子被河口附近茂密的灌木丛钩住而停了下来,俩人哭声引来的一只过路的母狼。意大利的狼都带点慈悲心,不但没吃了俩人当点心,还用自己的奶去喂他们,这才救了俩小命。不过,总是由狼养活也没法交待,於是又一日一个放羊人在这地盘上溜哒,发现了兄弟俩,将他们抱了回去扶养成人。这两人便是罗马的建造者。 你听说过罗马城起源的传说吗?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千百年来,罗马不仅指1段占老而悠久的历史,更代表一种宏伟而博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指( )
A.深奥系统的哲学思想
B.建筑风格
C.追求知识、敢于冒险的民族精神
D.博人填密的法律
2.早期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 )
A.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B.内容繁琐
C.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D.结构严谨精密
3.早期罗马法最先有( )
①习惯法②成文法
A.②都对 B.都错
C.对错 D.①错②对
4.罗马帝国最早的成文法是( )
A.《十二铜表法》
B.万民法
C.《民法大全》
D.公民法
5.公民法和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开始消失是在( )
A.公元前5世纪中期
B.公元前3世纪中期
C.公元l世纪后期
D.公元3世纪初
6.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制建没的目的是( )
A.为更好地控制臣民
B.为了更好地统治庞大的帝国
C.为了平息被征服民族的牛争
D.法学家的积极倡导
7.下列哪些内容不可能被包括在“万民法”中( )
A.罗马帝国政府颁布的法令
B.法学家根据新情况新制定的法津
C.公民法
D.《民法大全》
8.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的人是( )
A.渥大维 B.恺撒人帝
C.狄奥多西二世 D.查士丁尼
9.标志着罗马体系的最终完成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消失的时候
C.成文法诞生之时
D.《民法大全》的形成
10.广义的罗马法的涵义是( )
A.通行罗马帝国统治地区的全部法津制度
B.仅指罗马公民法
C.指《一十二铜表法》和“万民法”的总和
D.指调整罗马帝国统治地区所有人的财产关系的法律
11.罗马官方开始编纂法典自什么时期开始( )
A.渥大维 B.恺撒大帝
C.狄奥多西二世 D.查士丁尼
12.《十_二铜表法》的内容涉及的有( )
①公法与私法 刑法和民法 实体法与程序法 同态复仇与罚金 氏族继承与遗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3.罗马法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 )
  A.对债权的规定
   B.对子女财产权的规定
C.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
   D.对氏族继承与遗嘱方面内容的规定
14.关于罗马法的地位和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津体系
  B.它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C.它是世界各国制定法律的基础
   D.它的影响也波及到亚洲
15.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
   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内适用
    B.用来管理所有罗马帝国公民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二、问答题:
16.你认为罗马法提倡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7.你认为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在当时起到了哪些作用?
一 、选择题:
18.下面关于《十二铜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罗马贵族组织制定的法律
   B.它取消了贵族的特权
C.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D.它涉到相当广泛的领域
1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广义的罗马法指的就是万民法
  B.万民法的形成适应了罗马扩张的需要
   C.罗马法指公元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D.渥大维时期编纂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0.下面关于罗马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B.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
  C.它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侵犯
  D.它规定了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平等关系
21.罗马法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的目的或原因是( )
①缘于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②缘于对人性的尊重   ③为了笼络上层阶级  为了适应罗马经济的发展与变化的客观事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下面关于罗马法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B.它稳定了帝国的社会秩序
  C.它维护了奴隶制度
  D.它保护了罗马帝国所有人的牛命和财产安全
二、问答题:
23.结合罗马历史的变化,分析造成万民法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4.请列举出近代资产阶级受罗马法影响而制定的维护自己利益的几部法律
  
25.阅读下列材料:
布鲁图是古罗马伽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但朋天过去了,布鲁图并没有能力还钱,贵族卡西因此告上法庭,要求布鲁图作他的奴隶。
请问:法官会同意卡西的要求吗?为什么?
26.《十二铜表法》诞生的背景是什么?简述其内容及作用。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备课资料
合作与讨论
  1.古罗马为何特别重视法律的制定?
  2.你所知道的法律制度中是否有罗马法的影子?
  思路:恩格斯曾经说过:“在社会发展的每个很早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况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理解,法律的产生是一种社会的需要,准确地说因为人们之间交往频繁才产生的一种需要。罗马帝国从其地理位置上看,处于五海三洲之地,自古以来,各民族、各地区间交往频繁,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又进一步加强了这种交往。而且从本质上说,这种交往是不同特质的国家、民族、种族间的交往,它完全不同于东方——像中国一样如此大的范围内以一种经济形态存在的社会。所以,用一种共同的约定来维护统治,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法就是这种约定。
历史回眸__全面认识罗马法
  一、罗马法的产生
  罗马法是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包括自公元前8世纪罗马国家产生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个时期的法律,以及查士丁尼时期罗马帝国的法律。
  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创建,开始了罗马历史上的王政时代,这一时期主要是古老氏族的习惯在起作用,到后来演变成为习惯法。公元前6世纪,图利乌斯进行改革,废除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3个氏族部落,代之以地域原则将罗马划分为4个区域,按财产多寡将罗马居民划分为5个等级。这次改革标志着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最终形成,罗马法产生。
  二、罗马法的历史发展
  罗马法的演进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
  1.《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公元前510年,王政时代结束,进入共和国前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这是习惯法向成文法过渡的时期,公元前450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这一发展过程的重要里程碑。《十二铜表法》是平民斗争的胜利成果,冲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最古老的立法文献,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对习惯法的总结,为后来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二铜表法》的特点表现为:(1)私法为主,诸法合体,程序法先于实体法,程序法与实体法相混杂。(2)在诉讼程序上,对贵族的专横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如第九表规定任何人未经审判,不得被处死等。(3)以严酷的刑罚手段保护奴隶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4)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利贷。(5)保留了若干原始社会的残余,如无亲属继承的财产归氏族所有、同态复仇等。
  《十二铜表法》颁布之后,平民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一般认为,平民的最后一次胜利是在公元前287年。这一年,霍腾西阿公布了一项法律,宣布平民会仪的决议对全体公民具有约束力,从而使平民最后赢得了参与国家立法的权利。平民从此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原来意义上的平民已不复存在。平民上层和旧贵族重新组合成为新贵族,掌握着罗马政权。罗马社会和罗马法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2.市民法与万民法两个体系的形成
  市民法也称公民法,是古代罗马国家固有的法律,包括民众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带有规范性的决议、法律以及习惯法规范,以《十二铜表法》为基础,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万民法则是规范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以及非罗马公民之间的纠纷的法律体系。
  万民法产生的原因是:(1)随着罗马疆域的扩大和商业的不断发展,公民和外来人之间关于适用法律的矛盾突出;(2)市民法的属人主义原则对新出现的法律关系不适应;(3)市民法中涉及所有权、债权等方面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完善,而且具有保守性和形式主义色彩等。
  共和国中期,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启由人内部财产分化剧烈,统治阶级设置了最高裁判官一职(公元前267年),企图通过最高裁判官的审判实践保护他们的利益。最高裁判官通过发布“告示”,制定了许多新的、过去不曾有过的法律规范,汇集而成为“最高裁判官法”。它较之市民法灵活而不拘形式。公元前242年,罗马设外事裁判官。外事裁判官处理案件不是根据市民法的固有规范,而是根据所谓“公平”“正义”的原则,实际上是适应新的形势,依据奴隶主阶级的法律意识断案,于是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市民法的规范。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以后的罗马市民法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等方面内容的调整。与市民法相比,万民法具有简便、灵活、不拘形式等特点。
  万民法的产生,使罗马私法出现两个不同体系,二者互为补充,最高裁判官经常将万民法原则移用到市民法中。至公元前3世纪,随着外来人陆续获得公民权,两个体系的差别逐渐消失。查士丁尼最终将二者统一起来。
  3.法学家活动的加强(公元l一2世纪,罗马法发展的“古典时代”)
  这一时期,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都很活跃,随着皇权的加强,皇帝的敕令逐渐成为法律的主要渊源,其他立法形式逐渐消失。从共和国后半期开始,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化,要求在财产方面确切地规定权利义务,而当时在这方面并没有完备的立法,这使得法学家活动具有了特殊意义。罗马法学家的活动在一开始就普遍带有实际应用性质,他们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四项:(1)解答,对法律的疑难问题给予解释和答复;(2)编撰,为订立契约的人编撰合法证书;(3)诉讼,指导诉讼当事人起诉;(4)著述,通过著述解释法律。
  起初,法学家的解答不具备法律效力。奥古斯都时期,赋予某些法学家以“公开解释法律的特权”。哈德良皇帝时进一步规定,取得特许解答权的法学家之间,解答意见一致时,其意见即具有法律效力。426年,罗马皇帝颁布学说《引证法》,规定伯比尼安等五大法学家(伯比尼安、盖尤斯、保罗、乌尔比安、莫迪斯蒂努斯)的解答和著述具有法律效力,正式确认它们成为罗马法的渊源之一。上述皇帝的规定,其实质是为了加强皇权、限制法学家的活动。此后,对罗马法学的研究实际上停止了。
  4.《国法大全》的编纂(3世纪以后)
  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奴隶制出现危机,建立了公开的君主专制政体。罗马法和罗马法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全面整理和编纂时期。起初,由法学家个人编纂皇帝的敕令。之后,438年,出现第一部官方的皇帝敕令汇编《狄奥多西法典》。但系统的、大规模的法典编纂工作,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和他死后一段时间。
  6世纪,查士丁尼进行的系统的、大规模的法典编纂不仅是罗马法得以传之后世的一个关键性步骤,也是古代法律史上的一大壮举。
  查士丁尼即位的次年,法典编纂工作就已开始。从公元528—534年,先后完成了三部法律汇编。第一,《查士丁尼法典》,这是一部罗马历代皇帝的敕令大全。第二,《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又译为《法学阶梯》),它以盖尤斯同名著作为蓝本,参照其他法学家的著作改编而成,是阐述罗马法原理的法律简明教程,也是官方指定的“私法教科书”,具有法律效力。第三,《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又译为《法学汇编》),它收集了40名罗马历代法学家的著述,凡被收入的内容,均具有法律效力。上述三部法律汇编完成之后(即534年以后),查士丁尼又先后颁布了168条敕令。后来,法学家将这些敕令编为《查士丁尼新律》,又称《新律》。12世纪时,上述四部法律汇编统称为《国法大全》或《民法大全》,成为研究罗马法的主要资料。
  罗马法影响了中古时代的寺院法,启迪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成为德、法等国的基本法,我们今天的众多司法制度也无不同它有深刻的渊源关系,而罗马法对人的自然状态的推崇,对融合自然理性与道德的追求,以及可贵的平等思想都被后世发扬光大,成为现代文明的基本要素。罗马法在制度上和精神上都不愧为古代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遗产。
时空隧道__罗马法的现代意义及东西方法律的不同
  罗马人对历史的贡献在其开创性地发明了用规范即法律来调整人与社会,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不是神法也不是习惯,而是以世俗的名义发表的成文法。罗马法的蓬勃发展甚至产生了职业法学家,出现专门传授法律的法律学校,产生了不同的法律派别和大量的法学著作。
  罗马法发展的标志是将习惯法变成成文法。第一部成文法是共和国初期的《十二铜表法》。由此起直至共和国终结,为罗马法的发展时期。当时的法律主要是市民法占主导,万民法则初次显露。市民主要调整的是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而万民法调整的是罗马与外邦人及境内各民族的关系。帝国前期,罗马法进入了空前发展阶段,法学领域人才辈出,佳作不断涌现,法学研究成了社会上最受敬重的职业,并因此出现了“法学五杰”。其中五杰之一的盖尤士著的《法学阶梯》系统总结了罗马法的成果。另一杰西塞罗将希腊以来认为万物均有其自身秩序的理性思想发展为一法律原则——自然法的著名论点。他说“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健全的理性,它始终如一,永恒不变。颁布有违自然法的法律是宗教所禁止的,即便部分废止它也不可以,同时我们也无法通过元老院的约束”,这种超越国家、优先于政权、作用于全人类的自然法概念,实际上暗含了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规范其实质应是符合公平和正义的,否则它就不是法律。如果人类有最高的法,应该是符合自然的法。同样的,东方的文明古国也制定了相当多的法律,罗马法与东方的法律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罗马法是非神法。它不借助于神的名义颁布。东方的大多以神的名义颁布,如古埃及的《汉谟拉比法典》,它以太阳神的名义颁布和推行。古印度的《摩奴法典》,取名以摩奴神之意。而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是由10人组成的“立法委员会”制定,以世俗的名义发表,罗马人没有称之为神的旨意,突显古希腊以来到古罗马一脉传承的以人为本的理性思想。其次,罗马法是面对实际而非唯神的法律。正因为它是人法的特性,所以它注重实际,随实践的变化而修正,与时俱进。而东方的神法以神的名义颁布,神是尊崇的,且不能轻易变动的。再次,罗马法更重要的一点是它更多调整的是平等的公民之间的经济和社会交往的关系,它为普通人的私生活而创制。而东方的法注重的是刑罚方面,为维护王权统治而创制,重刑轻民是东方法的一大特征。
思路分析
  本节内容可先从罗马法的本质入手手分析:罗马法是古代奴隶制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它全面地维护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罗马法的内容和立法技术远较其他奴隶制法完善和高超,为后世调整和保障私有制经济关系,特别是商品经济关系提供了现成的形式。在这些基础上以讨论的方式共同探讨古罗马勤于立法和善于立法的原因。
相关链接__十二铜表法
  Law of the Twelve Tables 古代罗马共和时代制定的最早的成文法典,因传说刻在12块铜表上而得名。它的颁布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有关。平民要求编纂成文法典,以限制掌握司法权的贵族官员随意解释习惯法的专横行为。相传公元前451和前450年,罗马先后选出两个十人委员会,负责制定法典。前者制订了十个法表,后者补充了两个法表;但很多学者对第二个十人委员会及其续订法表的说法持怀疑态度。这些法律条文后经森图里亚会议批准,公布于罗马广场。刻有法律条文的铜表于公元前390(或前387)年高卢人入侵时被毁,保存下来的仅为不完整的片断条文,散见于较晚时代罗马著作家和法学家的论著和文集中。
  《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法律条文反映了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早期的情况。明文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债务法规定债权人可以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将其变卖为奴或处死。家庭法给予家长对其家庭成员的绝对权力,可把子女出卖为奴。该法典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继承法既实行遗嘱自由,又规定财产在氏族内继承。惩罚方法  既采用罚金,又保存同态复仇。这表明当时社会中还存在氏族制度的残余。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第二单元第二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案
教学目标:
(1)识记:罗马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2)理解:罗马法的演变是古希腊历史变迁的反映,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罗马法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3)运用:探究罗马法内容的演变;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从中西历史发展的两个方面比较罗马法的影响。
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只有习惯法。贵族法官随心所欲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
2.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制定了① 。罗马成文法诞生,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3.罗马在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被称为② 。
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背景: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新变化。
2.过程
(1)罗马帝国皇帝重视法律的制定,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① 的组成部分;② 也积极立法,以充实罗马法律。
(2)为巩固统治,帝国对行省③ 大量授予公民权,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④ 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⑤ 的法律。
(3)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⑥ 组织法学家,把罗马法⑦ 和⑧ ,汇编成⑨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维系统治 影响后世
1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提供① ,稳定了② ,保护了统治阶级的③ 。
2.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④ 。这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和⑤ ,稳固了帝国统治。
3.罗马法也保护⑥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匮迫。
4.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⑦ 和⑧ 产生了重要影响,资产阶级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知识点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情景激疑
公元前451年罗马制定颁布了一部成文法,它被镌刻在12块铜牌上,悬挂在罗马广场的中央,史称《十二铜表法》,这被视为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而罗马法对后世尤其是欧美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知识归纳
1.早期罗马国家的习惯法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因此罗马法本身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这样,担任法官的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的利益,引起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2.《十二铜表法》
(1)产生: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国家制定了一部法律,刻在十二块铜表上发表,称为《十二铜表法》。
(2)意义: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十二铜表法》内容广泛,法律条文比较清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剧度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3)局限性:《十二铜表法》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3.公民法
(1)来由: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称为“公民法”。
(2)意义与局限性: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是,此时的罗马国家已经不再是罗马城邦,由于版图的扩大i罗马居民大量增加,而享有公民权的只有一小部分;可见,此时的罗马法适用范围是十分狭隘的,它无法调整罗马境内居民之间的关系。
典例剖析 【例1】《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因为它 ( )
A、使法庭的审判、量刑有法可依 B是由平民代表制定的法律
C.是罗马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D.消除了法律与习惯之间的界限
【变式题1】《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是 ( )
A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B.长期对外扩张的结果
C罗马共和国建立的结果 D.法学家积极立法的结果
知识点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情景激疑 罗马帝国建立后,随着领土的扩张,发展成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原有的公民法不适应统治需要了,迫使罗马的法律制度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知识归纳
1.罗马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1)统一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接着还向地中海地区扩张。
(2)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建立者是屋大维)。
(3)地跨三洲大帝国的形成
罗马帝国建立后,向地中海周围地区进行大规模扩张,征服了广大的地区,建立起了三十多个行省,控制了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地中海成为其内湖。帝国范围内生活着众多不同的民族。
2.罗马法发展的原因
随着对外征服和版图的扩大,许多矛盾显现出来i主要表现为:
(1)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者表示强烈不满。
(2)由于版图的拓展和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这些矛盾都说明,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 .
3.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万民法的产生
①罗马帝国的皇帝们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法学家也积极立法,进行法律解释;②为了巩固统治,罗马帝国统治者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③3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原先的公民法和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实际意义;④由于适应了社会的新变化,公民法逐渐演变为适用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万民法”。
(2)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6世纪时,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成立专门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典例剖析 【例2】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 )
A、《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B、万民法的颁布
C、公民法与万民法在欧洲的消失 D、《民法大全》的编纂
【变式题2】万民法对公民法的突破体现在 ( )
①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②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③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 ④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知识点三:维系统治 影响后世
情景激疑
耶林《罗马法精神》这样评价罗马法: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那么你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知识归纳
1.罗马法的现实意义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这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特别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但是,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所以,罗马法一方面是协调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对奴隶进行剥削和压迫的保障。
2.罗马法影响
(1)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从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2)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所以,罗马法具有重要的法学价值。
典例部析 【例3】罗马帝国时期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是出于何种目的?罗马法的实施是否起到了这种作用?
【变式题3】“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这里的宗教和法律分别是指 ( )
A.伊斯兰教和大陆法 B.自然崇拜和民法 C.基督教和罗马法 D.佛教和商法
巩固练习
1、在成文法出现之前,罗马法律的主要缺陷是… ( )
A.法律只维护高级贵族的利益 B.法律规定罗马实行君主专制
C.贵族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D.罗马法律得不到贯彻执行
2、《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主要是下列哪一社会阶层强烈要求的结果……………( )
A.平民 B.奴隶 C.贵族 D.外邦人
3、《十二铜表法》的特点有………………………( )
①剔除了习惯法中比较野蛮的内容 ②内容广泛,条文比较明晰
③是最早的罗马成文法 ④使贵族的行为受到一定限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对罗马法的系统化和法典化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主要是………( )
A.梭伦 B.哈德良 C.查士丁尼 D.罗马帝国各行省长官
5、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人人”是指………………( )
A.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B.除了广大奴隶以外的所有自由民
C.仅仅指原来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公民D.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6、下列有关古代罗马万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B.主要适用于罗马城及其周围地区
C.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7、古代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根本推动力是 ( )
A.法学家的不断努力 B.保证对外战争的胜利 C.平民的要求和斗争D.社会的不断发展
8、下列关于罗马法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内容都是查士丁尼编写的
C. 罗马法是世界上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D. 《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9、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天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3 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如果第三次没有卖掉债务人的,或者没有人为债务人代为清偿和提供保证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债务人卖到外国甚至是杀死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是多数的,就由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
材料二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美)迈克尔·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请完成;
(1)据材料一,判断它可能出自哪部法律。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迈克尔·哈特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原因。

(3)你如何看待以上材料所涉及的两部法律的历史地位?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请完成:
(1)《民法大全》能否看作是相对于《十二铜表法》的进步?为什么?

(2)依据材料评价罗马法。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 感悟课标新理念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罗马在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罗马法律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了解罗马重要法律制度的内容及影响,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从中西历史发展的两个方面比较罗马法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罗马在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罗马法制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研习教材重难点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概念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罗马法是指通行于罗马统治地区的全部法律制度,狭义的则仅是指罗马公民法。
2、罗马法的演变发展过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于十二块铜表上,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成为公民法。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演变成为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3)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民法大全》。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深化·拓展】
1、《十二铜表法》代表平民的利益么?为什么说这是平民的胜利?
提示:这部法典内容广泛,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等,它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因为贵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来损害平民的利益了。
2. 万民法产生的原因
提示: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罗马公民,后者是罗马的一切自由民。转变的原因是:罗马在长期的扩张过程中,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不受公民法保护;版图的不断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使原有的法律无法解决。这一变化过程是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而进行的。
【思考·提示】
学思之窗1 从这些法律条文中你发现了什么历史信息?
提示:罗马《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白虎了平民的利益,但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主要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奴隶不享有同等权利。
【典例·展示】
例1下列对于罗马公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罗马法律体系的统称 B.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C.是一部具体的经济方面的法律 D.对于维护罗马社会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解]:解答本题时对每一个题肢进行分析,同时知道罗马法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本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C [评]:本题是对基本历史知识的考察,难度不大。
【应用·体验】
1.下列事件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末的是
A.《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B.罗马帝国的建立 C.《霍阿腾西法》的制定  D.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2.《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是 ( )
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B.长期对外扩张的结果
C.罗马共和国建立的结果 D.法学家积极立法的结果
3.对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起了直接作用的国君是 ( )
A.屋大维 B.哈德良 C.狄奥多西二世 D.查士丁尼
4、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了实际意义是在
A、 1世纪初 B、2世纪初 C、三世纪初 D、四世纪初
5、罗马《民法大全》指出;“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你对这个条文怎么看?当时为什么会规定这一条文?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知识点2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知识·梳理】
罗马法的分类: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
2.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债权做了规定和解释,遵循的原则是自然理性。
3、罗马法的现实意义
(1)积极方面
政治上:维护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实际上是维护奴隶制度,理论上承认公民的平等权利,巩固帝国的统治基础;
经济上: 保护私有财产;对各种契约均有较详细的规定,稳固了帝国的经济基础。
(2)局限性: 罗马法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奴隶被当作私人的财产,没有任何权利,不能体现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现代的法制有明显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4、罗马法对现代法律的影响
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它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深化·拓展】
关于公民法和万民法
1.公民法:它主要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还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例如《十二铜表法》,内容相当的广泛,涉及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还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2.万民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可以买卖和出租,是财产的一部分。同时罗马法保护自由民的权利,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充分保护个人权利。它还保障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制约或消除父权、家长权、夫权,保障婚姻中妇女的平等地位等。
【思考·提示】
历史纵横: 西塞罗与自然法
[提示] 在政治思想上,西塞罗把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罗马法相结合,他认为法源于自然。他还认为,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类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它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典例·展示】
例1下列哪些属于对万民法的表述 
①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②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机动灵活的实用性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①、②项不符合对万民法的评价,故选D。
[答]:D [评]:本题是对万民法的考察,角度多样,难度较大。
例2下列文件不是源自罗马法自然法思想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苏联1936年宪法
[解]:苏联1936年宪法是按社会主义原则立法的.
[答]:D
[评]:本题是对自然法原则影响力的考察,难度有点大
【应用·体验】
1、下列属于公民法调解范围的是 
A.罗马公民之间         B.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 C.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      D.罗马公民与奴隶之间  2、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刻在十二块铜表之上的法律条文 B.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C.摈弃了以往法律中原始的、落后的古老习俗 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3、下列对自然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法律观念 B.涉及大自然的一些法律规定 C.由著名的法学家、政治家西塞罗创制 D.是由公民法和万民法演化而来的 4、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根本推动力是
A.罗马法学家不断努力     B.罗马平民的强烈要求和不断斗争 C.罗马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D.罗马社会的不断发展
5、罗马共和国之所以能焕发出勃勃生机,主要原因是
A.罗马人富于创造性   B.罗马民主政治空前发展 C.罗马法调动了平民的积极性 D.对外战争使罗马人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6、罗马法对后世的最深远影响是
A.罗马法的历史学价值 B.解决疑难案件的案例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   D.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法律文献
7.下列未受到罗马法影响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 B.《法国民法典》
C英国《权利法案》 D.美国《独立宣言》
8.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罗马没有法律
B.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罗马法面前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9、阅读下列材料:   《十二铜表法》规定的诉讼制度是法律诉讼,即罗马公民向行政长官郑重宣告自己的权利,并严格遵守诉讼语言和诉讼动作的有关规定。   这种法律诉讼的特点是,整个诉讼过程全用言词。不作记录;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例如,某人因葡萄蔓被毁而起诉,在诉讼中不用“树木”,而称“葡萄蔓”,那么他将败诉,因为该法中只有“树木”一词。   请回答:   早期罗马法的这种诉讼制度是否合适?为什么?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再者,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和统治者,这就是上帝,因为他是这一法律的制定者、颁布者和执行者。”
——古罗马政治家和法律思想家西塞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罗马法的什么核心内容?为什么会成为核心内容?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法律精神?它对近代西方法律的制定有什么影响? ]
( 开拓学习新视野
▲ 教材知识拓展
【史料选萃】
罗马法(节选)
第一条? 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皆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
第五条? 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和他的奴隶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假如一个人死后没有遗嘱,也没有继承人,就该在父系亲族中找一位最亲近的亲属作为继承人,如果没有任何亲属,遗产应交给他那一族的人。精神不正常的人,其财产由亲戚或族人代为管理。
──《光复彩色百科大典》
【历史长廊】
屋大维:公元前27~公元14年在位。恺撒的养子,曾与恺撒部将安东尼、骑兵队长雷必达结成罗马史的第二次“三头同盟”。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授予屋大维“元首”称号。此外,他还陆续获得了最高法官、大元帅、奥古斯都等称号。“奥古斯都”一词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意思。、终身执政官、祭司长、祖国之父等各种头衔和称号,集军事、行政、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屋大维实际的“元首政治”,实际上是君主专制。
▲ 综合能力探究
【高考链接·典题】
题1: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奴隶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明它
A.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 D.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察万民法的的实质。
解题思路: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材料中关于奴隶的规定反映了罗马法维护奴隶 制度的本质。
规范解答:C
题2下列各项不能说明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目的的是
A.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罗马法维护奴隶制度,巩固了帝国的社会 基础
c.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了上层阶级
D.罗马法影响深远,成为欧洲法律的基础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罗马法实质的深刻认识。
解题思路: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目的是维系和巩固帝国统治,影响后世不是其目的所在。
规范答案:D
【走进历史·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它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材料是否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有关奴隶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材料的规定是否维护了平民的利益?结合材料的内容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十二铜表法》的历史意义。
提示: (1)不能体现“人人平等”,因为贵族、平民和奴隶处于不同的地位。残酷的债务奴隶制和不平等的权利说明法典维护奴隶制度,体现的是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
(2)材料并不维护平民的利益;残酷的债务奴隶制对平民非常不利,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的规定体现了贵族的特权和对平民阶层的限制和压迫。(3)《十二铜表法》内容广泛,它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因为贵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来损害平民的利益了。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虽经多次修订,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 思维能力延伸
【前沿·视点】
第十届中东欧国家和亚洲国家罗马法学者研讨会即将于2005 年 10 月 19 日- 21 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召开,此次会议在一个穆斯林国家举行,表明了主办者亲伊斯兰法系和罗马法系、加强亚洲和欧洲的团结的愿望。会议的主题仍然不变:主题一:罗马法系中的人;主题二:对债务人的保护;主题三:罗马法的研究与教学。
[透视]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它对世界法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地方的法律都沿袭了罗马法的传统。恩格斯对罗马法予以高度评价,称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部世界性法律”。欧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甚至欧洲以外的日本以及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制定,都明显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即使是独立于罗马法之外的英国法律和英美法系,在一些法律规定方面也参照了罗马法的某些规定。
▲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罗马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提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2.简要分析罗马法的作用和局限性。
提示:
作用: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参考阅读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第二章有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的部分规定明显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2.阅读与思考
评价:法律条文充分体现了罗马妇女在法律上的地位与男子是不平等的。
原因:在古代罗马,妇女的地位比较低下。
说明问题:罗马法律维护夫权和父权,即使拥有自由公民权的妇女也不能被保证视为平等。由此可见,罗马法所倡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
[应用体验参考答案]
知识点1
1、D 本题是对教材知识识记能力的考察,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是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末,由此可推断本题只能选D项。
2、A《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由贵族组成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故选A项。
3、D本题是对教材基本知识的考查。
4、C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了实际意义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而失去的,故选C项。
5、这一法律规定首先就未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妇女不能参加公务;这是对妇女的歧视,是不可取的。这与当时妇女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变化有关系,我们知道,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妇女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因而她们的社会地位非常高。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后,男子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因而妇女的地位相应的发生了变化,退居到从属地位。
知识点2
1、A 公民法主要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还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由上述可知B、C、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2、C 本题是对《十二铜表法》多角度的考察,解题的关键是对《十二铜表法》能多角度的掌握。如罗马法的目的、内容、作用等。 3、A 自然法只是一种法律观念,是把自然界中很多法则体现在法律中,B、C、D项的说法是把自然法当作一部法律文献了。 4、D法律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这是决定性因素。
5、B 本题是对罗马法积极作用的考察,罗马法维护了奴隶制度,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 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
6、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题干中的“最深远”,从法律内容来看,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诉讼原则。从法律思想来看,西方资产阶级都依据自然法思想,制定了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
7、A 从时间上看,雅典民主政治早于罗马法,故本题选A项。
8、A 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法就已经诞生。罗马皇帝哈德良生活在公元2世纪故选A项。
9、不合适。只用语言不做记录,很可能会出现诉讼过程的前后矛盾,不利于客观公正;不用法律术语就会败诉,就会使一部分人因表述原因败诉,尽管他是受害者,另外也向一部分不识字的人关闭了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大门。
10、 (1)核心内容: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原因: 一是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二是随着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加。
(2)自然法精神。西方资产阶级都依据自然法思想,制定了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反映出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要求,这些都属于自然法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