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 助学案
学习任务( 三 ): 借中国地图 游祖国山河
课时目标: 1.会认“侧、欣”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的好处。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重点难点: 通过抓住关键景物、情感朗读、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小兴安岭的春季之美。
活动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看到过什么美景呢? 预设:北海,看到大海、蓝天、沙滩等美景;青秀山,五颜六色的花、树木、花灯等; 师:真美;老师也想去呢…… 哇,可以旅行的地方可真不少呢!今天,老师为大家策划了一场旅行,我们要一起去祖国的北端,去小兴安岭旅行。老师化身为大家的一日导游,小游客们,请你们读出我们本次旅行目的的名字——《20美丽的小兴安岭》
活动二: 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一、介绍小兴安岭 1、出示小兴安岭图片 2、出示小兴安岭地理位置图及简介 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西北以五大连池-黑河一线与大兴安岭相接,东南达松花江谷地,东北以黑龙江为界,东接三江平原,西以小兴安-铁力-巴彦为界,与松嫩平原相邻。南北长约450公里,东西宽约210公里,面积为77725平方公里。 3、你们是明媚的春天去,还是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树叶繁茂的夏天去,还是在白雪覆盖着群山的严冬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让我们一直随作者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4、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自读感悟,现在就让我们搭上课文快车,准备出发。小游客们请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 (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3.出示自学提示, (1)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作者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2)课文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特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4.小组交流:最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 5.集体汇报交流。 小游客们,刚才小火车一到站,我们就看到了小兴安岭这一片绿色的海洋,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绿色的海洋! (1)抓住最后一段话的“景色诱人、巨大的宝库”等关键词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的景色特点。 (2)借助关键语句“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理解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3)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体会四个季节景物的具体特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交流点: 三、感受春天之美 1.游客们,此时,春天已经悄悄来到这片绿色的海洋,小兴安岭的春天有哪些美景呢?请各位小游客去默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春天的美景, (1)自读第二段,感受美在哪里?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2)抓住“抽出”感受树木长出之快,生命力之茂盛。用词之形象、准确。 (3)从“欣赏”一词想象小鹿的可爱神态。体会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妙处。 2.集体汇报交流其它三个季节等词语。 抓住“漫、封、浸、飞舞、刮、积满”等关键词以及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体会作者运用修辞手法和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如果到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1)小组讨论交流。 (2)指名说。 四、总结写法 1.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2.抓住每个季节特有的景物特点。 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4.小游客们,小兴安岭春天之美,真让我们流连忘返。文明的小游客让我们借着美丽的照片,把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介绍给你的亲人朋友吧!
活动三: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阅读文章《烟台的海》 1.出示自学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烟台的海的什么特点 画出关键的词句。 (2)想一想,你最喜欢烟台哪个季节的海?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2.小组交流。 3.集体汇报交流。 抓关键词句体会烟台的海四季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运用修辞手法和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引导诵读品味。 4.《烟台的海》和《美丽的小兴安岭》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自己找来读一读,比较一下。
活动四:拓展阅读,实现整合
1.阅读了两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结:抓住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中心,先总写后分类,并按时间顺序进行描写,使文章更加有条理。 3.小练笔: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试着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与同学交流。
活动五: 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作业布置】 阅读文章《西湖的绿》《香港的夜》《说扬州》
板书设计: 春 抽出新枝 生机勃勃 夏 葱葱茏茏 万物生长 大花园 美丽的小兴安岭 秋 落叶飞舞 硕果累累 巨大宝库 冬 树上积雪 动物过冬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