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课前回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总方针是什么?改革开放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第11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男劳力上工带扑克,
女劳力上工带纳鞋。
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描述生产队社员出工的顺口溜 一、农村的改革(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交完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1、过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首先试行“包产到户” 把土地定期承包给农民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泥巴房,
泥巴床,
泥巴囤里没有粮;
一日三餐喝稀汤,
正月出门去逃荒。
——1978年的《凤阳花鼓》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时的《凤阳花鼓》小岗村农民正在签订协议 小岗村农民签字画押包产到户小岗村农民在实行包产到户后正在劳作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我们分田到户,家家户主鉴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做牢杀头也干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凤阳县农业生产变化情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凤阳县农民喜庆丰收 一、农村的改革(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过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首先试行“包产到户”逐渐推广到全国并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全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情况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 ①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②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为什么实行了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之后能够获得
大丰收呢?
一、农村的改革(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意义
3、农村改革发展方向:
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1、过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首先试行“包产到户”逐渐推广到全国并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13南京模拟)1978年按下18个手印的合同书,掀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下列关于该合同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签订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B、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
C、体现了农民的创造精神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注意:农民拥有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1、观察上图,分别写出图中A、B、C、D四个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A: 1950-1952年 土地改革运动
B: 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的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 1958年起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1978年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 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2、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法规指导下,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变式题:哪一项措施实现了我国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
答:三大改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农民私有由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土地公有制仍然坚持土地公有制,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农民只拥有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即仍然是土地公有制。 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3、从D阶段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来看,党和国家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答:是否有利于解放农业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是否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们农村改革总的来说,发展是比较快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异军突起。
——邓小平为什么乡镇企业能够“异军突起”呢? 一、农村的改革(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乡镇企业的崛起
1、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下列关于乡镇企业崛起的原因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国家给农民办企业以政策鼓励
C、人们认识到“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D、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乡镇企业崛起
的关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乡镇企业的崛起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柳州乡镇企业的发展 洛埠镇雅维乳品的生产融水县丰华木业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加工木头 一、农村的改革(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乡镇企业的崛起
1、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乡镇企业崛起的意义
①、改变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
②、推动了城镇的发展
③、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乡镇企业迅猛发展的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在进行的农村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行乡镇管理体制
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D、多种经济成分并举
C1、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要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2、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1984年前后的海尔企业缺少自主权企业管理混乱,员工缺少工作积极性(2013日照市中考题)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推行公司制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废除国有制
C(2013·鄂州)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厂长负责制”“股份制改革”等 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图为一汽集团公司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认真工作。柳钢走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前列 二、城市的改革(五)、民营企业的勃兴
1、个体、民营经济的兴起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个体经济、
民营经济蓬勃兴起。
柳州双英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广西金嗓子集团公司 二、城市的改革(五)、民营企业的勃兴
1、个体、民营经济的兴起
2、个体、民营经济兴起的影响
①、增加就业机会
②、壮大国民经济
③、改善经济结构
④、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课小结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农村的改革城市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国有企业的改革民营企业的兴起
对于农村和城市的改革的
启示(要遵循的原则):
①生产关系一定
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革就是要解放生产
力,发展生产力。1、“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这两段花鼓词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变迁与下列哪一项政策息息相关
A、“大跃进”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建国初期农村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知识巩固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A、农村实行政社合一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C、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国有企业 B、私有企业
C、个体经济 D、外资企业A4、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奠定理论基础的文献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
前看》C5、下列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中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经济结构,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
①、国有企业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个体经济 ④、民营经济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B我们这节课学完啦o(≧v≦)o~~!
大家课后要好好复习巩固哪!
下次就要听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