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8 16:0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涸(gù) 坍塌(tān) 枯树(kū) 慷慨无私(kǎi)
B.流淌(tǎng) 应征(yīng) 浇灌(guàn) 刨根问底(páo)
C.鲜嫩(nèn) 缝隙(xī) 湿润(rùn) 沉默寡言(guǎ)
D.微薄(bó) 薄荷(bò) 挑拣(jiǎn) 毫无遮拦(zhē)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B.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戮了一个坑。
C.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簿的酬劳。
D.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菏。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
C.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
D.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B.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C.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D.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5.下面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天到了,普罗旺斯地区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B.林伟光这个“沙漠地上的创业青年”在庙庙湖这片沙漠地上一待就是四年,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万顷良田。
C.贵州一个4岁的男孩被父母丢在幼儿园6天,他的冷血父母竟然刨根问底,相互推脱责任。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政和县,身为县委书记的廖俊波没有高高在上,没有拈轻怕重,而是带头扑下身子,工作在一线。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③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
④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⑤那年,他已经87岁了。
A.①⑤③②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⑤②①④ D.③①⑤②④
二、填空题
7.文学常识对对碰。
《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代表作《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
三、综合性学习
8.课文中,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将荒漠变成了绿洲,改善了生态环境。作为中学生,我们也应该关注生态环境建设。班级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主题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下图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请语意简明地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说说它的寓意。
(3)山东济南原铁路大厂下岗职工于禄海21年栽种40余万棵树,将“秃山野岭”变成“金山银山”,建起了一个占地5千亩的“森林氧吧”。已经60多岁的他本该安心在城区生活,可他还是选择回到大山继续种树。如果你有幸作为小记者采访于禄海,你会问哪两个问题?
(4)《》中“违法伐树”的“”听说了雄安新区的“千年秀林”计划,很不服气,决定赶往雄安新区违法乱纪。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将你获取的信息以微信形式转告“”,并对其进行教育。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吴安宁)近日,中国雄安集团发布了《雄安新区2020年植树造林项目信息预告》。截至2019年底,河北雄安新区在前期新造林11万亩的基础上,继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20万亩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千年秀林”,河北雄安新区总造林面积将扩展至31万亩,树种达200种,植树1400万棵。
根据河北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2020年,河北雄安新区“千年秀林”计划植树造林10万亩,主要包括环淀林带、河流生态廊道、道路生态廊道和部分林地斑块及生态湿地游憩林等规划林地。
四、现代文阅读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让 乔诺
①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②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开始,我以为是一棵枯树。但没有选择,我还是朝那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有三十来只羊,懒懒地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③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④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⑤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⑥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⑦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
9.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⑥段的内容。
10.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试分析其作用。
1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的画线句子。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12.结合选文,说说牧羊人是个怎样的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干涸(gù)——干涸(hé);B、应征(yīng)——应征(yìng);C、缝隙(xī)——缝隙(xì);D项正确。
2.A
【详解】A.正确;
B.戮——戳;
C.簿——薄;
D.菏——荷。
故选A。
3.C
【详解】A项,比喻;B项,夸张;D项,比喻。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此题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B项是几个并列的短语,应该把顿号改为逗号;C项应该把“幸福”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D项应把“公家的”后边的问号改为逗号。
5.C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A项,生机勃勃: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句中形容春天的普罗旺斯富有生命力,使用正确。B项,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句中形容原来的沙漠地带不长庄稼,使用正确。C项,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不符合语境,此处可用“不闻不问”。D项,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使用正确。
6.A
【详解】这是一个记叙性的语段。(1)第①句和第⑤句都和时间有关,第①句是概述性的句子,并且点明了年份,故应该放在首位,第⑤句的“那年”承接第一句的“1945年6月”,故①⑤。(2)第②、第③、第④句都是写再次来到这里的感受和见闻,第③句写路的变化,“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是起点,是见闻的开始,故应该在前;第②句写空气的变化,第④句写空气中的气味和声音,故第②句在第④句之前;故③②④。语序是①⑤③②④,故选A。
7. 让·乔诺 法
【解析】略
8.答案(1)(示例1)青山绿水美如画!(示例2)环境建设,我参与;环境保护,我行动!
(2)构图要素由地球、太阳、山、水、橄榄枝以及字母Z、H、B构成。橄榄枝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植物和生态环境。地球、太阳、山、水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山和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具有中国特色。ZHB为“中国环境保护”拼音的缩写,表明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
(3)(示例)①当初,您下岗后可以做的事很多,为什么偏偏栽树呢?②您选择回到大山,继续种树。您有怎样的规划或者目标呢?
(4)(示例),告诉你,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已造林11万亩,今年计划植树10万亩。你要过来砍树,违法乱纪,必然受到法律严惩,还是省省吧!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拟写标语应注意:一要紧扣主题“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二是要注意文字简洁,字数不能太多(标语特点),可以适当使用修辞,一般宜用对偶、比喻、对比等,要注意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示例1: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示例2: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示例3:保护自然环境,爱护美好家园。
(2)此题属于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徽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认真分析图上的内容,包括构图要素,颜色、线条、文字等,并选择其中一个要素结合实际经验理解其象征意义。构图要素:地球、太阳、山、水、橄榄枝以及英文字母ZHB。寓意:中国环境保护徽外部造型为圆形,象征地球;上端图案的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象征绿色的呼唤;图形中的蓝色块,代表蓝天与碧水,也泛指大地与水体;太阳代表宇宙空间,山与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把它图案化,从形象上增强中国特色;下方的三道长短不同的横线代表八卦中的坎,象征水,更表现了绿水青山的形象;图案基本色调采用明快,洁白的颜色,代表洁净无污染的大气;下端ZHB为“中国环保”汉语拼音的缩写,表明这是中国环保徽。
(3)细读材料,进入小记者的角色,设计与植树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注意称呼,语言文明得体。如:①当初,您选择种树,除了对原生态环境的热爱,还有其他原因吗?②您以后还会有怎样的规划或者目标呢?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劝说、警告“”,要概括材料内容要抓核心信息。另外,注意“”是个反面角色,应该是被谴责、被教育的,但在组织语言时切忌说脏话骂人。告诉他雄安新区“千年秀林”的规模和规划,并警告他来雄安新区“千年秀林”的后果。
示例:,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已成规模,你千万不要开着你的小车,拿着你的电锯去砍树。砍树是违法行为,如果你要来,等待你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9.牧羊人为了让树苗顺利长出挑选橡子 10.环境描写。①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作铺垫,②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③突出了牧羊人做出的巨大贡献,④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和慷慨无私、不图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的歌颂赞美之情。(写出三点即可) 11.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涌出的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在喝到了水后对牧羊人的感激赞美之情。 12.通过他一点一点把破旧房子收拾整齐,餐具很干净,地板没灰尘,刚刮过胡子,衣服扣子缝得很结实,补丁针脚很细,他不抽烟,认认真真挑选橡子这些细节,可看出他是一个积极生活、极其认真、勤劳不懈、坚韧执着的人。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提炼概括能力。
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可在通读语段的情况下找出其中具有概括性的关键词句,主要是对人物、事件的总结。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概括为牧羊人挑拣橡子的过程。
10.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
“光秃秃”“稀稀拉拉”等词语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荒芜、毫无生机的情形。描写了此地环境的荒凉,牧羊人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可见他工作、生活环境的恶劣,更显示其坚持生活、种树的顽强毅力。最初的荒凉与后文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牧羊人工作成绩和奉献的巨大,间接地表达作者对牧羊人的赞美之情。
11.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
这句话用“不毛之地的神秘泉水”比喻牧羊人,对于“不毛之地”而言,泉水具有滋润土地、孕育生机的作用,再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正是牧羊人的到来才给这块荒野带来了绿色、富饶、滋润,所以这个比喻也很生动形象地寓意他为这个荒凉之地所作的贡献。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从文中第③段“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可以看出牧羊人善良热心;从第③段“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可以看出他沉默寡言,自信,平和;
从文中第④段”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可以看出他很勤劳;从文中第④段”房间里收抬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热爱生活的人。
从文中第⑤段“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可以看出他安静、忠厚、不张扬; 从文中第⑥段“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可以看出他极其认真、勤劳不懈、坚韧执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