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秋天的怀念(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淡雅(yǎ) 烂漫(màn) 瘫痪(huàn)
B.侍弄(sì) 絮叨(xù) 翻来覆去(fù)
C.砸碎(zá) 捶打(chuí) 整宿(sù)
D.憔悴(jiāo) 仿膳(shàn) 诀别(jué)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往外了。
B.双腿瘫痪后,我的啤气变得暴怒无常。
C.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慢。
D.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
3.对句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瘫痪:比喻机构、交通等不能正常运转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
C.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D.黄色的花淡雅。(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风风雨雨,她每天都在地坛里寻呀找呀,她用如水柔情唤醒了儿子沉落的心,她用惊人的毅力激发了儿子生存的欲望。
B.通过母亲的不懈努力,使史铁生认识到不好好地生活是错误的。
C.母亲患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过度、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诱发的。
D.为了防止儿子的坏心情,母亲始终没告诉他自己已经病人膏肓。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B.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什么时候 ”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D.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6.下列对课文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
B.本文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抒发了对伟大母爱的赞美和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C.课文第1段写“我”患病后,脾气暴躁,意志消沉,丧失了生存的乐趣。
D.课文通过一些家庭琐事,表现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
二、填空题
7.文学常识对对碰。
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曾任______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务虚笔记》,散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病隙碎笔》等。
三、综合性学习
8.七年级某班以“细说母爱”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班级进行主题宣传活动,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2)活动中,丹丹同学拟写了一篇短文,以表达对母爱的感恩之情。下面是短文的部分内容,请你按照要求帮她修改。从现在开始,【A】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亲身的实际行动感谢母亲。当妈妈下班回来,帮她倒一杯热茶;当妈妈累了一天终于可以坐下来了,帮她捶捶背,揉揉肩;当妈妈要睡觉了,帮她打一盆热水,暖暖脚;【B】当我们考试后,给妈妈奉上一份沾沾自喜的答卷。
①【A】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 ”一词删除。
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一词改为“ ”。
(3)当母亲生日到来时,你准备对母亲说些什么话?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9.在不同的阶段,“我”对去“看花”的态度是不同的,根据文意在表格的空格里填上恰当的内容。
时间 去“看花”的态度 原因
雁阵北归的时候 “不,我不去!” (1)
树叶“唰唰啦啦”飘落时 (2) 看到母亲“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 般的神色”,被母亲一直以来的关心、理解、宽容、鼓励等打动
母亲去世后的一个秋天 (3) (4)
10.比较下列两句话的表达效果的异同。
A“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第①段画线句)
B“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第③段画线句》
11.下列各句朗读处理不妥当的一项是( )
A.“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看我的动静。”一句中“悄悄地”重音轻读,能突出母亲对我的担忧之情,也表现了母亲的隐忍。
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这句中“绝”和“竟”重读,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病重永远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C.“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一句中“出去了”重读,这样就和本段开头“母亲进来了”相呼应,突出了我对母亲的想念。
D.课文末段中“热烈而深沉”后面朗读停顿可以稍长一些,这样有助于突出“泼泼洒洒”,从而表现出菊花开得正茂盛以及作者此时内心对生命的无限感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字音的识记。A. 正确; B. 侍弄(sì)——(shì) ; C.整宿(sù)——(xiǔ); D. 憔悴(jiāo)——(qiáo);故答案为A。
2.D
【详解】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这样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辨析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A项“往”写作“望”,B项“啤”写作“脾”,C项“慢”写作“漫”。
3.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A项理解有误,这里用的是本义,指身体任何部位运动的或感觉的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B句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C句句式冗杂,删去“的主要原因”或“诱发的”;D句表意不明,“病入膏肓”的不知是母亲还是儿子。
点睛:常见的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3)重复多余。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常见的情况有:第一,语法成分重复;第二,语意堆砌。(4)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5)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6)句意歧义。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7)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8)用词不当。用词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彩使用不当等等。
5.A
【详解】本题考查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要熟悉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方法。A项使用不正确,“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句号应该在引号以内,是母亲完整的一句话。其他各项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要熟悉原文内容,可以更容易地辨别标点的使用正误。
6.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对小说的段落的内容、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写作方法、小说主旨、思想情感等内容都要有一个清楚地认识的分析。B项表述错误,《秋天的怀念》采用的是含蓄的写法,书法对母亲的赞美和怀念。
7. 北京 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命若琴弦 我与地坛 合欢树
【解析】略
8.(1)示例一:山,没有母亲的爱高;海,没有母亲的爱深。
示例二:母爱像春天的暖风,吹拂着我们的心。
(2)①亲身
②沾沾自喜 称心如意 (满意)
(3)亲爱的妈妈,岁月的磨砺让你的青春老去,风雨的洗涤让你的红颜褪色,但是在我的心中,你就是那朵最美丽的牡丹花——富贵又吉祥。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祝福您生日快乐!(答案不唯一)
【详解】试题分析:
(1)考查学生的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作答要围绕“主题”拟写。可以使用名人名言,最好使用对偶句的形式。
点睛:宣传标语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达到宣传鼓动的目的,因而要求语言简洁凝练,显明易记,易于传播,带有感染力和鼓动性。
(2)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①句是“自己”和“亲身”重复,②句是词语的误用,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而得意洋洋的样子。与语境不符。
(3)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表达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做到说话有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答案不唯一。
9.(1)双腿瘫痪后,我内心绝望(2)“好吧,就明天。”(3)“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4)母亲去死后,我自责愧疚,促使我懂得母亲的心愿,懂得了好好儿活的含义。 10.相同点:A句和B句都是“妈妈”建议推我去北海看花,希望我早日摆脱瘫痪给我带来的阴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看花是母爱的体现;不同点:B句多了一个“吧”,语气更加委婉,更能表现母亲的“央求的神态”和母亲小心翼翼的心态,B句是“看看”,A句是“走走”,也呼应下文“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体现她对“我”细致入微的关爱。 11.C
【解析】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
根据第①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可知,第(1)空“我”不去看花的原因是双腿瘫痪后,内心绝望;
根据第③段“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可知,作者答应母亲去看花,所以第(2)空为“好吧,就明天”;
根据第⑦段“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可知,第(3)空为“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第(4)空为:母亲去世后,我自责愧疚,懂得母亲的心愿,懂得了好好儿活的含义。
10.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相同点:结合所给句子,“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可知,两句话都是母亲的话,建议推“我”去北海看花。结合第⑦段“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可知,菊花是坚强象征,母亲建议推“我”去北海看花,其实是希望“我”早日摆脱瘫痪带来的阴影,重新拾起生活的勇气,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
不同点:B句是“看看”,A句是“走走”,结合第③段“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可知,A句“走走”与下文相照应,体现母亲的细心、体贴,表现了母亲对“我”细致入微的关爱;B句多了一个“吧”,语气更加委婉,更能表达母亲的小心翼翼。结合第③段“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可知,B句多了一个“吧”,更能表现母亲的“央求的神态”。
11.本题考查句子朗读轻重的把握。
C.句子朗读轻重也是根据句意、画面及情感进行相应地处理,母亲这一出去就是诀别,感情中应当包含着作者内心的隐忍与遗憾之情,“再”字必须重读,“出去了”不需要重读;
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