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散步(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散步(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8 16:2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散步(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酷冬(kù) 散步(sǎn) 信服(fú) 散(sàn)落 水泡(pào)
B.嫩芽(nèng) 铺着(pū) 很累(lèi) 熬(áo) 果实累累(léi)
C.分歧(qí) 还小(huán) 拆散(chāi) 蹲(dūn) 勉强(qiǎng)
D.一霎时(shà) 水波粼粼(lín lín) 鱼塘(táng) 稳(wěn) 强(qiáng)壮
2.下列各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B.田里的冬水也汩汩地起着水泡儿。
C.树枝上的嫩芽儿也蜜了。
D.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拗过了一个严冬。
3.下列各句中的“熬”字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为了写好报告,他又熬了一个通宵。
B.小米熬成的稀饭,吃起来真香。
C.小媳妇熬成婆。
D.回头想想,那年岁还不知怎么熬过来的。
4.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好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
D.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十三届省运会即将在衡阳举行,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B.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眼前的油茶树含翠吐绿,摇曳生姿,把天堂山装点得生机盎然。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6.对《散步》这篇文章的理解,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南方初春田野景物的描写,为一家三代散步安排了一个极佳的自然环境,以美景衬托出一家人生活的美满。
B.“分歧”往往指彼此之间重大的思想、意见等不一致,课文中却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属于用词的贬词褒用。
C.文章对妻子虽然着墨不多,却写出了她的贤良,尊老而爱幼。
D.结尾的那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表明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和使命。
二、填空题
7.文学常识:莫怀戚,________人,当代________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________》,系列小说集《________》,中篇小说《诗礼人家》《花样年月》等。
三、综合性学习
8.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心、爱护、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应有的美德。2020年重阳节到来之际,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请你参与。
(1)为使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举办孝亲敬老座谈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准备依据下面的漫画创作一幕情景剧,请你完成后面的对话。
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皮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位同学为“孝亲敬老专题板报”摘录了一段文字,请你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补全句子,使之构成语言连贯的排比句。
百善孝为先。孝心、孝道、孝敬、孝顺……一个“孝”字,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亲敬长,就是多一些努力,全力实现长辈的期待;就是多一些感恩,真诚回馈长辈的恩泽;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小宇的妈妈和奶奶因生活观念、生活习惯的差异时常闹别扭,二人都将意见藏在心里,于是积怨越来越深。小宇冥思苦想,让妈妈和奶奶观看了2020年央视春晚上贾玲、张小斐参演的小品《婆婆妈妈》之后,还想让二人坐下来谈谈心,从而缓和婆媳关系。
假如你是小宇,你会对妈妈和奶奶说:“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散步》,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9.认真阅读文章,简要概括文中的“分歧”以及解决“分歧”的过程。
分歧:
解决分歧的过程:
10.文中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不多,却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阅读,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一个___________的小男孩;一个____________的中年男人;一位年迈体弱,却____________的老人。
11.第⑤段中“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结合语境,试着说说我们的“笑”里包含着哪三种情感?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标题“散步”点明了叙述的主要事件,传达了舒缓从容的感情基调。
B.面对母亲与儿子的分歧,作者决定委屈儿子,体现了父亲在儿子面前的威严。
C.文章的结尾再次描写一家人在田间小路上散步的情形,与题目和前文相照应。
D.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考查字音。
A.散步(sǎn)——sàn;
B.嫩芽(nèng)——nèn;
C.还小(huán)——hái;
故选D。
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正确,其他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B:“汩”应为“咕”;C:“蜜”应为“密”;D:“拗”应为“熬”。
3.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字多义的理解掌握情况,要在联系上语境去理解。题干“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忍受,耐苦支持。
A.忍受,耐苦支持;
B.久煮;
C.忍受,耐苦支持;
D.忍受,耐苦支持;
故选B。
4.B
【详解】ACD均表示比较,不是比喻。B句将“梯田里的庄稼”比作“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是明喻。故选B。
5.C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词语搭配不当,“水平”不能“发扬”,把“发扬”改为“发挥”。B“防止”与“不”的使用,导致表达的意思相反,去掉“不”。C正确。D缺少主语,去掉“在……中”或“使”。据此,答案为C。
6.B
【详解】B项,“属于用词的贬词褒用”说法有误,应该是“大词小用”,不是“贬词褒用”。故选B。
7. 重庆 作 经典关系 大律师现实录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莫怀戚重庆人,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散文《散步》被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作品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短篇小说《孪生中提琴》、中篇小说《透支时代》《陪都旧事》《花样年月》《六弦的大圣堂》《诗礼人家》《隐身代理》、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等一系列小说。
8. (示例)举办孝亲敬老演讲大赛 举办孝亲敬老故事会 (示例)奶奶:儿啊,娘气力跟不上,让我坐坐吧。 小皮球:爸爸,快让奶奶坐。你这样对奶奶,是在教我怎样对待父母吗 (示例1)就是多一些理解 耐心倾听长辈的唠叨 (示例2)就是多一些尊重 虚心接受长辈的意见 (示例)妈妈、奶奶,一家人嘛,意见不一致不怕,只要心在一起,把话说开我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话是开山虎’,大家开诚布公、平心静气地谈一谈,好吗?
【详解】(1)活动形式要紧扣主题,具有可操作性。活动主题形式有很多,可以开孝亲敬老主题班会,举办孝亲敬老主题演讲、知识竞赛,办孝亲敬老主题板报等等。
(2)要根据情境来组织人物的语言。在漫画中爸爸注意关心小狗,却忽路了自己的老母亲,而孩子天性淳朴、童真,是看不过去的,所以他会把自己的疑问直接提出来,令爸爸警醒,且引人思考。注意:小皮球的话一定要有称呼。因为奶奶病了,站立都非常困难,所以奶奶可以说:“我站不了,你能扶我一下吗 ”或“让我坐一下吧”,以表达自己的不便。
(3)仿照画线句的句式、语气,陈述“孝亲敬老”的表现,与前面的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即可。如:就是多一些关心,细心照顾长辈的身体。
(4)注意劝说要有称呼,语气委婉,且有理有据。如:妈妈、奶奶,我们是一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当我们有分歧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不要闷在心里。让我们静心静气地谈一谈,把心里的苦闷说出来吧?
9.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或:母亲和儿子一个要走大路,一个要走小路。)
解决分歧的过程:“我”想委屈儿子(或“我”决定走大路),母亲改变主意。 10. 活泼可爱 聪明机智 有担当、体贴孝顺、深沉稳重;善解人意、慈祥(意思对即可) 11.这“笑”里,包含着对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孩子的喜爱;对孩子惊奇发现的赞许;还有一家人祖孙三代一起散步的其乐融融。(意思对即可) 12.B
【解析】9.本题考查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
仔细阅读文章可以看出,在第⑥段交代了分歧的产生“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据“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以及第⑦段“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可知,分歧的解决方法:“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但是母亲,变了主意,最终走小路。由此可得出本题的答案。
10.本题考查人物的语言描写。
文中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不多,却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据第⑤段“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中小家伙充满童真的话,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一个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小男孩;据第⑥段“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中简短的一句话,可以看出一个聪明机智、成熟稳重、爱家人、爱家庭的中年男人形象;据第⑦段“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的描述及简短的话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年迈体弱,却善解人意、慈祥、关爱小辈的老人。
11.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儿子的话“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是对偶句,具有对称美,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大家笑是为孩子的童言童语的惊喜发现的赞许;儿子的话还属于语言描写,表现了儿子的天真活泼、聪明可爱。我们都“笑”了,这“笑”里,包含着对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孩子的喜爱;这“笑”里还有表达了一家人祖孙三代其乐融融散步的欢喜。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2.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
B.据第⑥段“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可知,面对母亲与儿子的分歧,作者决定委屈儿子,是因为他出于尊老的考虑,出于对家人的爱,体现了他的聪明机智和成熟稳重,此项“体现了父亲在儿子面前的威严”说法有误;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