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学生版)
第2课时 科学探究和化学符号
【学习目标】
1. 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镁的性质;;
2.通过铜绿的性质探究实验了解常用的实验仪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认识铜绿的性质。
【学习重点】研究铜绿的两个实验。
【学习难点】研究铜绿的两个实验。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新知初探
1.铜绿的物理性质: 色粉末状 体。
2. 铜绿的化学性质:
①受热能分解
现象: 绿色粉末变为黑色、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实验注意事项:试管口略下倾的原因: 。
②能与稀盐酸反应
现象: 绿色粉末溶解, , 生成能使澄清水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氧化碳)
3镁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久置空气中的镁带表面为 色。
(2)化学性质: ① 镁能燃烧
现象: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放出热量, 。
所需仪器: 、 、 。
②镁能与稀盐酸(或食醋)反应
反应的现象: 。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探究点一、铜绿的性质
1.铜绿的物理性质
(1)铜绿是一种 色 体,主要成分是 ,盐酸(HCl)是一种 色 体
(2)铜绿的化学性质一(与酸的作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取适量铜绿于试管内 / /
将其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绿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绿色,有气泡冒出
处理实验废液,洗涤试管,整理好实验台 / /
实验结论: 。
(3)铜绿的化学性质二(受热分解)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取适量的铜绿放入试管中 / /
点燃酒精灯 / /
用试管夹夹住试管 / /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熄灭酒精灯 / /
处理实验废渣,洗涤试管,整理好实验台 / /
实验结论: 。
探究点二、金属镁的性质
1.镁条性质的探究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观察镁条的外观 观察镁条的颜色、状态,试试看是否容易被折弯、扭断 颜色: 状态: 硬度: 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能导电的金属
2.镁条的导电性 用打磨好的镁条代替铜丝连接两节干电池和电珠,观察电珠是否发光。 电珠 光
3.镁条燃烧 取一段打磨好的镁条,用坩埚钳夹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当镁条开始燃烧时,移到石棉网上方,让它继续燃烧,观察燃烧现象及产物的颜色、状态 镁条燃烧,发出 ,放出 ,生成 色的 (状态) 文字表达式:镁+氧气氧化镁
4.镁条与食醋反应 取一段打磨好的镁条,放入一干净的试管中,并注入少量食醋,使镁条大部分浸没在食醋中,观察现象 镁条表面 镁条可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氢气
2、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探究点三、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例如:Cu表示铜元素,O表示氧元素,Ca表示钙元素。
2.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氢 H 铝 Al 铁 Fe
氦 He 硅 Si 铜 Cu
碳 C 磷 P 锌 Zn
氮 N 硫 S 银 Ag
氧 O 氯 Cl 钡 Ba
氟 F 氩 Ar 铂 Pt
氖 Ne 钾 K 金 Au
钠 Na 钙 Ca 汞 Hg
镁 Mg 锰 Mn 碘 I
三、总结收获
四、检测反馈
1.点燃镁条不需要用的仪器是 ( )
A.酒精灯 B.胶头滴管 C.坩埚钳 D.石棉网
2.下列关于镁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
A.具有可燃性质 B.能与醋酸反应
C.坚硬难以弯曲 D.具有良好导电性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铜绿中加入盐酸有大量气体生成
B.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表面会生成一层红色的铁锈
C.面粉放在燃烧匙中灼烧变成白色的残渣
D.碳酸氢铵受热后逐渐消失
4.取用块状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应该用的工具是 ( )
A.药匙 B.镊子 C.纸槽 D.滴管
5. 郝强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6.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 .
(3)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 .
(4)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
(5)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
7.小欣同学在做完“探究铜绿的性质”实验后,要填写如下实验报告,请协助他。
实验目的:探究铜绿的性质
实验用品:(略)
实验过程及现象记录:
(1)观察铜绿的颜色和状态等物理性质:铜绿是 色 ;
(2)将铜绿粉末用 分别加到两支试管中;
(3)用 向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观察到铜绿 ,溶液呈 色,同时有大量 产生;
(4)将另一支试管在酒精灯的 焰上加热(注意:加热时要先 加热后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绿色粉末逐渐变成 色,试管口有 滴出现。
结论:
铜绿具有的化学性质是(Ⅰ) ;
(Ⅱ) 。
答案:
第3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教师版)
第2课时 科学探究和化学符号
【学习目标】
1. 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镁的性质;;
2.通过铜绿的性质探究实验了解常用的实验仪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认识铜绿的性质。
【学习重点】研究铜绿的两个实验。
【学习难点】研究铜绿的两个实验。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新知初探
1.铜绿的物理性质: 绿 色粉末状 固 体。
2. 铜绿的化学性质:
①受热能分解
现象: 绿色粉末变为黑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实验注意事项:试管口略下倾的原因: 防止生成的水炸裂试管 。
②能与稀盐酸反应
现象: 绿色粉末溶解,溶液变成蓝绿色, 生成能使澄清水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氧化碳)
3镁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体,质软 ,久置空气中的镁带表面为 黑 色。
(2)化学性质: ① 镁能燃烧
现象: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
所需仪器: 坩锅钳 、 石棉网、 镁条 。
②镁能与稀盐酸(或食醋)反应
反应的现象: 镁条可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且放出热量 。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探究点一、铜绿的性质
1.铜绿的物理性质
(1)铜绿是一种 绿 色 粉末状固 体,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 ,盐酸(HCl)是一种 无 色 液 体
(2)铜绿的化学性质一(与酸的作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取适量铜绿于试管内 / /
将其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绿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绿色,有气泡冒出
处理实验废液,洗涤试管,整理好实验台 / /
实验结论: 。
(3)铜绿的化学性质二(受热分解)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取适量的铜绿放入试管中 / /
点燃酒精灯 / /
用试管夹夹住试管 / /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熄灭酒精灯 / /
处理实验废渣,洗涤试管,整理好实验台 / /
实验结论: 。
探究点二、金属镁的性质
1.镁条性质的探究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观察镁条的外观 观察镁条的颜色、状态,试试看是否容易被折弯、扭断 颜色: 银白色 状态: 固体 硬度: 质软 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能导电的金属
2.镁条的导电性 用打磨好的镁条代替铜丝连接两节干电池和电珠,观察电珠是否发光。 电珠 发 光
3.镁条燃烧 取一段打磨好的镁条,用坩埚钳夹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当镁条开始燃烧时,移到石棉网上方,让它继续燃烧,观察燃烧现象及产物的颜色、状态 镁条燃烧,发出 耀眼的白光 ,放出 大量热 ,生成 白 色的 固体 (状态) 文字表达式:镁+氧气氧化镁
4.镁条与食醋反应 取一段打磨好的镁条,放入一干净的试管中,并注入少量食醋,使镁条大部分浸没在食醋中,观察现象 镁条表面 产生大量气泡 镁条可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氢气
2、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探究点三、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例如:Cu表示铜元素,O表示氧元素,Ca表示钙元素。
2.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氢 H 铝 Al 铁 Fe
氦 He 硅 Si 铜 Cu
碳 C 磷 P 锌 Zn
氮 N 硫 S 银 Ag
氧 O 氯 Cl 钡 Ba
氟 F 氩 Ar 铂 Pt
氖 Ne 钾 K 金 Au
钠 Na 钙 Ca 汞 Hg
镁 Mg 锰 Mn 碘 I
三、总结收获
四、检测反馈
1.点燃镁条不需要用的仪器是 ( )
A.酒精灯 B.胶头滴管 C.坩埚钳 D.石棉网
2.下列关于镁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
A.具有可燃性质 B.能与醋酸反应
C.坚硬难以弯曲 D.具有良好导电性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铜绿中加入盐酸有大量气体生成
B.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表面会生成一层红色的铁锈
C.面粉放在燃烧匙中灼烧变成白色的残渣
D.碳酸氢铵受热后逐渐消失
4.取用块状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应该用的工具是 ( )
A.药匙 B.镊子 C.纸槽 D.滴管
5. 郝强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6.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 .
(3)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 .
(4)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
(5)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
7.小欣同学在做完“探究铜绿的性质”实验后,要填写如下实验报告,请协助他。
实验目的:探究铜绿的性质
实验用品:(略)
实验过程及现象记录:
(1)观察铜绿的颜色和状态等物理性质:铜绿是 色 ;
(2)将铜绿粉末用 分别加到两支试管中;
(3)用 向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观察到铜绿 ,溶液呈 色,同时有大量 产生;
(4)将另一支试管在酒精灯的 焰上加热(注意:加热时要先 加热后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绿色粉末逐渐变成 色,试管口有 滴出现。
结论:
铜绿具有的化学性质是(Ⅰ) ;
(Ⅱ) 。
答案:1.A
2.C
3.C
4. B
5.B.
6.
(1)试管破裂;(2)腐蚀标签; (3)试剂交叉污染; (4)引起火灾; (5)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7.(1)绿,粉末状固体(2)药匙故(3)胶头滴管,逐渐溶解,蓝色,气泡.
(4)外,预热,均匀对住药品部位加热,黑,水.
(Ⅰ) 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Ⅱ)加热能分解.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