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分米的认识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分米的认识。(教材第23~2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难点: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教具学具
例2情景图(课件),照片,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导言:
师: 早上好,亲爱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它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谁还记得它叫什么呢?(等待学生回答)没错,它就叫做毫米!毫米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有用哦!
师: 好,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呢?谁能告诉我?(等待学生回答)
生1: 米和厘米!
生2: 对,还有毫米!
师: 很棒!你们都答对了!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厘米和毫米这三个长度单位。不过,每个单位都有它的特点和用途,你们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3: 嗯,我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1厘米又等于10毫米!
师: 非常好,真聪明!你说得没错,1米等于100厘米,1厘米又等于10毫米。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换算,将不同的长度单位联系起来。同学们,你们都已经掌握得很好了!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思考和回忆,同时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
师: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1米、1厘米和1毫米这三个长度单位。首先,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1米的长度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志愿者站出来,用手举过头顶,展示1米的长度)
师: 很好!就像刚刚的同学展示的一样,1米的长度大约是这么长。接下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1厘米的长度呢?
(学生志愿者站出来,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
师: 太棒了!就像刚刚的同学示范的一样,1厘米的长度大约是这么短。最后,我们来看看谁能展示一下1毫米的长度?
(学生志愿者站出来,用手指展示出非常小的一段长度)
师: 哇,真厉害!就像刚刚的同学演示的一样,1毫米的长度真的很短,比我们的指尖还要小呢!
师: 大家看,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差距,同时也更加理解了米、厘米和毫米这些长度单位的概念。你们觉得怎么样,有没有更深的体验呢?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以身体的方式感受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差异,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际体验。】
二 探究新知
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探索一下分米的实际意义,看看它在我们生活中是如何使用的。首先,我想问一下,你们觉得我们的课桌大概有多长、多宽呢?
(学生举手回答)
师: 很好!我们现在要进行一项有趣的估算活动,用你们的想象力估算一下课桌的长和宽。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估算结果呢?
(学生回答)
师: 非常好!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拿出尺子,来测量一下课桌的实际长度和宽度吧。
(学生分组测量,然后汇报测量方法)
师: 非常棒!听起来大家都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很有创意哦!现在,我要向大家展示一个情景图,请你们找到尺子上10厘米的标记。大家可以用手指来比画一下,感受一下10厘米的长度有多长。
(学生用手比画,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 对,10厘米就是1分米的长度,所以我们可以说1分米等于10厘米。这是一个很有用的关系哦!那么,类似于课桌的长度和宽度这样的情况,我们一般会选用分米作为单位来进行测量和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估算和测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手比画的方式来感受10厘米的长度,引出分米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分米的概念。】
2.了解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探讨了分米的实际意义,现在我们来一起看看分米与我们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拿出你们的学生尺,看看是否能从中发现分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
(学生们拿出学生尺,进行观察)
师: 很棒!我相信有的同学已经发现了,分米和我们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其实有很特殊的关系。那么,谁能告诉大家这个关系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 对!1分米等于10厘米,而1米又等于10分米。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关系,你们觉得呢?我们一起把这个关系写在板书上:
板书: 1米 = 10分米 1分米 = 10厘米
师: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练习,看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学生们进行练习)
师: 不错哦!大家已经很熟练地进行了换算练习。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更有趣的挑战,你们准备好了吗?
(学生们兴奋地回答)
师: 那就让我们继续吧!我要挑战你们,看看谁能最快算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2米 = ( )分米
30厘米 = ( )分米
1米 - 2分米 = ( )分米
14厘米 + 26厘米 = ( )分米
(学生们迅速算出答案)
师: 太棒了!看来大家都很厉害呢。通过这些练习,你们已经掌握了分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学生尺中的刻度,引导学生发现分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然后进行换算练习,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师: 同学们,现在我们要一起来进行一些有趣的测量活动,看看你们能否运用分米作为单位来进行测量。我们准备好了一些任务,首先我们要测一测24届冬奥会纪念币的宽度,还有你们的书桌的高度。让我们一起完成下面的小题吧!(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
(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完成单位换算,老师在教室内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
师: 同学们,我看到你们都在认真地进行测量和换算,很棒!请大家把测量结果写在纸上,并进行单位换算。
(学生们完成测量和换算,写下结果)
师: 非常好!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测量的24届冬奥会纪念币的宽度是多少分米呢?
(学生分享测量结果)
师: 很好,大家的测量结果都很准确。接下来,谁能来告诉我们你测量的书桌的高度是多少分米呢?
(学生分享测量结果)
师: 非常棒!大家都做得很好。通过这个活动,你们不仅锻炼了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还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了。继续保持这份热情和努力,我们会越来越棒的!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让学生运用分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将课堂内容与实际情境结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4.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师: 好了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感受一下1分米的长度有多长。首先,大家都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分米会有多长呢?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1分米的长度)
师: 现在,请大家用手比画一下,用手指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
(学生用手指比画出1分米的长度)
师: 很好,大家的比画都很有创意!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能想到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呢?
(学生举手回答)
师: 嗯嗯,不错!我们的讨论已经涵盖了许多物体,1分米的长度真的是很常见呢。现在,我有一个任务给你们,估测一下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约是多少分米。谁愿意来估测一下呢?
(学生自愿前来估测)
师: 太棒了,同学们的估测真是五花八门,让我们来看看哪位同学的估测最接近准确长度呢?
(学生估测并进行比较)
师: 哇,真是太有趣了!我们的估测结果各不相同,但这正是数学的魅力之一,让我们用想象和实际操作来感受长度。继续保持这份探索的热情,我们的数学之旅才刚刚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趣味活动,让学生用手比画、估测1分米的长度,加深对长度单位的感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 总结提升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你们都非常努力地参与了课堂活动。现在,我想听听你们在本节课中有什么收获,谁愿意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学生举手愿意分享)
学生1: 我学会了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关系,还知道了1分米等于10分厘米,10分厘米等于100毫米。
师: 很好,学生1同学,你抓住了重要的概念,能够清楚地描述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生2: 我觉得用手比画长度很有趣,我知道1分米的长度差不多就是我手指头到手肘的距离。
师: 不错,学生2同学,用手比画可以帮助你感受长度,而且你的比画方法很巧妙呢。
学生3: 我们在估测黑板长度的时候,每个人的估计都不一样,但是这让我明白了估测的难点,数学有时候还挺神奇的。
师: 学生3同学,你的观察很有深度,确实,数学中的估测可以有多种可能性,这也是数学充满趣味的地方。
(其他学生也依次分享)
师: 大家的分享都很精彩,你们对长度单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积极参与了课堂活动。继续保持这份好奇心和探索的精神,我们将会在未来的学习中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让学生们反思并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通过欣赏他人的分享,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兴趣。】
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
在一块长2分米的塑料板上,沿长标刻出长度为1毫米的线段,可以标出多少段
(考查知识点:对分米的认识;能力要求:能熟练应用分米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