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
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翻开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好似打开一幅五采斑斓的画卷:“长征之歌”单元,讴歌了长征中红军战士们的钢铁意志,在面对ái ái白雪所覆盖的广阔草原和澎pài 呜咽的大江大河时,是他们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长征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单元,赞颂了世界各国亘古不变的民族情结,无论是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那位身材矮小的古代外交家,还是韩麦尔先生在qí祷的钟声中所写下的那句“法兰西万岁”,都使我们肃然起敬、感概万千□“至爱亲情”单元,让我们领悟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受益非浅。我爱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我爱各国仁人志士维护民族尊严、巍然屹立的爱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2、文中□处应填写的标点符号是: ________ ________(1分)
3、文中的成语有三处错别字,请你分别找出并改正。(3分)
(1)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为划线处仿写句子,要求与前面的句式基本相似,语意连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当国庆节来临,全国各地的企事业、机关单位都会组织相关的庆祝活动。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举办的是爱国诗歌吟唱诵读比赛,在这次活动中还缺一个口齿伶俐的小主持人,请你来为这次活动写一段开幕词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 ,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 长征》)
(2)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
(3)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_______。
(《老山界》)
(4)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5)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的诗句 , 。
(6)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以死明志决心的议论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 , ”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诗歌赏析。(4分)
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国破山河在”中的“国”指当时国都______________。(2分)
8、根据上下句,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人琴俱亡》,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1)病笃( ) (2)索舆( )(3)人琴俱亡( ) (4)月余亦卒( )10、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
(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11、子猷面对子敬的死,不哭与哭各是什么原因?(4分)12、有人认为文中弦已不调不能表示琴已经死亡,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4分)
(三)阅读《长城》,完成下列各题。(14分)
长城
鲍昌
①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候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在猎猎西风扑剌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
②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时,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觱篥(音bìlì,汉代从西域传入的一种管乐器)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
③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④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来。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夐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千七百公里。戍楼高耸,斥堠(chì hòu,瞭望敌情的土堡)连绵。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
⑤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⑥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崎(qīn qí险峻)。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⑦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⑧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照相机咔嚓咔嚓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的笑声淹没。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⑨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⑩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注:绳索。这里形容俯瞰群山像粗大的绳索)群山不语,并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⑾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13、阅读全文,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①→追溯(否定)长城的建造初衷→②→担心长城的今天开放
14、结合上文,从内容上说说最后一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答:
15、文章使用了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长城,结合全文分析,使用这种称呼的好处。(不超过150字)(6分)
答:
?
(四)阅读下面《一个走运的人》,完成下列各题。(16分)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23期,有改动)
16、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4分)
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17、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4分)
三、写作。(60分)
20、下面两道作文,请任选一题作文。(60分)
题一:请以“成长的脚印”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出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饿了学子的的心灵……同学们,相信在这五彩纷呈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________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一,请按要求写作。若选题二,请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人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第二部分(20分)双语阅读
一、名句默写(7分)
1千里之行,
2行到水穷处,
3良药苦口利于病,
4宁为玉碎,
5 ,死而后已
6 ,除却巫山不是云。
7 ,一览众山小
二、名著阅读(13分)
8、填空。(8分)
(1)“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歌曲《绣红旗》表现的是《红岩》中的主人公?????和难友们在渣滓洞里为庆祝??????一起绣红旗的场面。
(2)《把牢底坐穿》是????同志在????所作,并且自己谱写成歌曲。
9、阅读《简·爱》中的这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剥去,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1)这段文字表现了简·爱怎样的性格牲?(3分)
(2)文中的“你”指的是谁?(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