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课《春》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课《春》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5 20:21:0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课《春》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酝酿(liàng) 抖擞(sǒu) 涨价(zhǎnɡ)
B.黄晕(yùn) 喉咙(hòu) 烘托(hōnɡ)
C.蓑衣(suō) 应和(hè) 窠巢(kē)
D.朗润(yùn) 抚摸(fǔ) 卖弄(nonɡ)
【答案】C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酿”应读“niàng”;B项,“喉”应读“hóu”;C项,正确;D项,“润”应读“rùn”。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乡村日暮时分,再也看不到茅草屋上笼着炊烟、乡民荷锄而归的情景了。
B.时值隆冬,野外空旷,寒风抚摸着路上稀稀落落的赶路的行人。
C.消夏的人们跳着广场舞,伴着音乐,卖弄着自己的身姿,美妙无比。
D.大堤上杨柳拂面,绿树成荫,春意盎然,不胜惬意,人们如坐春风。
【答案】A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项“ 笼着 ”意思是环绕着,也就是说薄烟在屋顶上环绕。使用恰当。
B项“抚摸”: 指用手轻轻摩挲。 句中指“寒风”吹拂行人,用词不当。
C项“ 卖弄 ”:指恃恩弄权;夸耀、显露本事;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这里形容人们跳舞的姿态。用词不当。
D项“ 如坐春风 ”: 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这里不能用于实指,所以用词不当。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的正确使用。辨析词语的正确使用,首先需要把握词语本身常用的意义和用法,其次结合语境认真分析其使用是否正确,包括词义是否符合语境,主体对象使用是否恰当,感彩是否符合等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不仅应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更应在传承过程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从而使其与时代发展交相辉映,焕发新的生命力。
B.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局面。
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就要进入建造阶段。
D.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着冬去春来的变换,在岁月的流逝中体会着日升月落的温柔。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语序颠倒。“创新、发展、与时俱进”语序不当,应该为“发展、创新、与时俱进”。B搭配不当,可把“局面”改为“热潮”。C语意重复,删去“即将”或“就要”。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即由整体到局部地方法进行判断。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 , 。 。 ,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
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
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①②④③
【答案】A
【知识点】句子排序;语言连贯
【解析】【分析】前一句说“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那这句接下来该说“是......”所以第1句排前面,第2句再接着解释,所以第2句跟后面,第4句接着,最后,第3句总结。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排序。排序实际上是考查语言的连贯。语言要连贯,一段话前后要统一,要注意有合理的顺序,要恰当使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使衔接过渡自然,要注意表述角度一致。排序题的答题思路是:通读——排序——试读——微调,要确保话题的一致,注意句子的合理顺序,抓关键句、起始句、结尾句、总结句,注意关联词语,注意前后照应。
5.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停顿,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于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下列句中停连标注错误的一项是 (  )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D.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答案】B
【知识点】停顿与节奏
【解析】【分析】A:主语和谓语之间需要停顿一下,正确;B:前面三句需停顿,后面三句应连接,故应为“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故停连有误;C:“牛背上”稍作停顿强调,正确;D:主谓之间停顿,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朗读中的语流停连(即停顿和连接)停连: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中断即停顿,延续即连接,无论"停"、"连",都与文章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要求相适应,不限于标点,但也不是任意的。平时练习朗读的时候要多多体会,反复练习。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温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于浩渺的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6.[甲]文画线的句子写春天的花美。细读语句,说说春天的花美在哪里?
7.[乙]文描绘了四幅春天的画面,分别是   、   、天空春图、   。
8.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9.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10.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个形式相同的句子。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暖风,和着声声婉转的鸟语;春天是一束温暖明媚的阳光,吻着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   。
【答案】6.美在热烈奔放;美在五彩缤纷;美在气味芬芳。
7.田畴春图;河畔春图;果园春图
8.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萌发时的情态和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9.“喧嚷”愿意是喧闹吵嚷,句中用喧嚷一词,写出了蜂蝶因为春天来到而四处飞舞的热闹场景。
10.修辞相同,句式一致,语句通畅。示例:一股清凉澄澈的山泉,伴着悠扬动听的琴音。
【知识点】语言连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拟人;句子仿写
【解析】【点评】⑴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
⑵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提炼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或中心句,最后再归纳概括。
⑶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的能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对比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掌握常见修辞的定义及其标志,做题时注意仔细区分。答题的一般形式是:修辞判断+如何使用该修辞+表达的感情。
⑷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对于词语的理解,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⑸本题考查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6.根据“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可看出春花美在热烈奔放;根据“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可看出春花美在五彩缤纷;根据“花里带着甜味儿”看出春花美在气味芬芳。
示例答案句式:“天空春图”是地点+春图。根据“春在田畴”“春在河畔”“春在果园”可以分别概括出答案。
故答案为: 美在热烈奔放;美在五彩缤纷;美在气味芬芳。
7.示例答案句式:“天空春图”是地点+春图。根据“春在田畴”“春在河畔”“春在果园”可以分别概括出答案。
故答案为:第1空、田畴春图
第2空、河畔春图
第3空、果园春图
8.“钻”赋予小草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钻出来”, 原指从某处冒出来, “偷偷”与“钻”使小草无声无息却在眨眼间长出来的这个动作变得鲜明生动,也使文章更加充满趣味,整句表达了作者对小草、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萌发时的情态和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9.喧嚷:喧闹吵嚷 。这里用“喧嚷”一词来描写蝴蝶,蝴蝶为什么喧嚷,原来是因为五彩缤纷的春花,喧嚷一词,让我们仿佛看到蝴蝶在百花丛中四处飞舞的热闹场景。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喧嚷”愿意是喧闹吵嚷,句中用喧嚷一词,写出了蜂蝶因为春天来到而四处飞舞的热闹场景。
10.“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暖风,和着声声婉转的鸟语;春天是一束温暖明媚的阳光,吻着馥郁醉人的花香”分别把春天比作暖风、阳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写对春天的感悟。句式上,要运用“春天是+一+量词+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动词+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一股清凉澄澈的山泉,伴着悠扬动听的琴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之怀古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没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地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它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①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②在湮远③年代中的春天。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
【注】①烟囱:文中指工厂向空中排放工业废气的管道。②踯躅:徘徊。文中指停留。③湮远:久远。
11.对于春天的美景,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而又自然贴切的想象。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在文章第②段中找出一处来赏析。
示例:在文章第①段中,作者把春雪消融、流水淙淙,想象成白雪像人一样忍俊不禁,出声朗笑,一路欢歌,把春雪融化的景象写活了。
12.文章第⑤段中,作者把“鸟”比喻为“数学家”,去丈量天空,却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这里写出了远古春天的天空哪三个特点?请加以概括。
13.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赏析)
②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14.仔细阅读文章第⑦段,联系题目和全文,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1.示例一:第②段中作者把春雷、杜鹃和柳树想象成调皮的孩子,他们惹哭满天的云,斗急了一城杜鹃花,吟出一则则飞絮,把春天的景色写得富有生机,充满童趣。示例二:第②段中作者把柳树想象成一个多情的诗人,那纷飞的柳絮仿佛是他吟出的诗句,把春天写得情意盎然。
12.蔚蓝 ;澄净 ;空旷
13.①“攻陷”一般指在战争中某个地方被敌军攻占,桃花“攻陷”山村水廓,就把春天桃花开遍了山村水廓的景象写活了。②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蜂蝶翩飞、春花烂漫、春意盎然的景象,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愉悦之感。
14.作者笔下唯美的春天都是作者所怀想的“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古典中的春天,是“春之怀古”,而现实则多是“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的遗憾,以及对美好的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和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仿写时要注意根据例题的要求,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本题要注意判断例句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原文,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关键词,抓住主要信息,准确概括。
(3)①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点词语的赏析能力。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1)词的意思或内容;(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
②本题考查学生从修辞角度分析文章中重点语句的能力。首先明确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对比等,做此类试题时,先要判断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要求掌握常见修辞的定义及其标志,然后分析句子含义,一般形式是:修辞判断+如何使用该修辞+表现人物怎样的情感。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一是通过作者对事物描写的文字来理解,二要从文中作者发表感慨的语言句(一般在过渡段和文尾处)来理解。
11.通读全文,结合所给例句可写为:第②节中作者把春雷、杜鹃和柳树想象成调皮的孩子,他们惹哭满天的云,斗急了一城杜鹃花,吟出一则则飞絮,把春天的景色写得富有生机,充满童趣。 第②节中作者把柳树想象成一个多情的诗人,那纷飞的柳絮仿佛是他吟出的诗句,把 春天写得情意盎然。
故答案为:示例:在文章第①段中,作者把春雪消融、流水淙淙,想象成白雪像人一样忍俊不禁,出声朗笑,一路欢歌,把春雪融化的景象写活了。
12.通读全文,从第⑤节可以看到“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他们想从蓝度、透明度、高度和深度来测量天空的性质。然而“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从而说明了天空在颜色上的蔚蓝,在透明度上的澄澈和在深度和广度上的空旷。
故答案为:蔚蓝 ;澄净 ;空旷。
13.①此处“攻陷”一般指在战争中某个地方被敌军占領,桃花“攻陷”山村水廓,就把曾经的春天桃花开遍了山村水麻的景象写活了。②本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蜂蝶翩飞、春花烂漫、春意盎然的景象,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愉悦之感。
故答案为:①“攻陷”一般指在战争中某个地方被敌军攻占,桃花“攻陷”山村水廓,就把春天桃花开遍了山村水廓的景象写活了。②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蜂蝶翩飞、春花烂漫、春意盎然的景象,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愉悦之感。
14.文章题目为“春之怀古”,是对远古春天的某种怀念和想象。而文中不断出现这样的句子:“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都说明了文中所描写的美好春天其实只是作者自己完美的构想罢了。当最后一段作者回望现实,看到“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时,她知道那样的春天在现代文明之下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仍心怀希望,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故答案为:作者笔下唯美的春天都是作者所怀想的“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古典中的春天,是“春之怀古”,而现实则多是“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的遗憾,以及对美好的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三、综合表达
15.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视觉角度)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   
②踏花归来马蹄香   
(2)【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80字之内)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3)【广告护春】因为人类无止境地破坏自然,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已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为了让人类重新拥有美丽的春天,请你拟写一则环保公益广告。
【答案】(1)听觉角度;嗅觉角度
(2)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3)示例: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知识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拟定标语、宣传语等;语言生动;语言连贯
【解析】【分析】⑴鸣,鸣叫,是耳朵听到的声音,属于听觉角度。香,香气,是鼻子闻到的,属于嗅觉角度。
⑵ 从备选词语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的话,符合字数要求即可。比如,选择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这三个词语,可以运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春天的花和鸟。
⑶ 所写的公益广告围绕保护环境这个主题,可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语言简练,易读易记即可。比如: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故答案为:⑴第1空、听觉角度
第2空、嗅觉角度
⑵ 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⑶ 示例: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文章调动的感官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心脑的思考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⑶此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拟写宣传标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大多会采用对偶的修辞。
16.春天是美丽的季节,它给人带来欣喜,带来希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1)【认识春天】人们对春天的称呼特别多,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几个。
(2)【赞美春天】春天历来是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请写出描写春天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
【答案】(1)三春、九春、芳春、阳春。
(2)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知识点】应用性默写;称谓;节气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积累。 人们对春天的称呼有 三春、九春、芳春、阳春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很多, 如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故答案为:⑴ 三春、九春、芳春、阳春。 ⑵ 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积累。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对常见文化常识的留心,对文本中出现的文化常识要注意积累,注意对题干的要求的把握。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积累。要求考生注意审题,按照题干的要求作答,注意所写的诗句要符合要求,要准确书写,不能出现错别字。
17.这是一篇春意盎然的写景美文,怎样描写景物,本文第四段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既要实写,又要虚写;既要写实,还要联想和想象。“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让春花的繁盛如在眼前。请你仿照课文,自选景物,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答案】几天前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忽然间闻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哦,牵牛花开了!这些小花啊,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毫无顾忌地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是满盛着琼浆玉液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的众将士们一同开怀痛饮。它们的形体虽然很小,甚至小得可怜,但我此刻却分明感受到它们从来就没有过自贱和自卑,它们有的只是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要不然,这么细小的牵牛花茎藤上怎么能不时地伸出一根更细的长芽儿呢!看这些长芽儿,像一只只柔嫩却韧性十足的小手,牢牢抓住旁边的花架,茎头则勇敢而坚决地向着花架的最高处攀登!数不清的小喇叭齐声喊出“努力拼搏,再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震撼人心的生命最强音!
【知识点】创新题型
【解析】【分析】此题是小作文,要求是写一段景物描写,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令自己感动的景物写,写作顺序要清楚,或按空间位置展开,或以时间为序写出同一景物,不同时间的变化,总之顺序不能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写景,比如方位;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写景,包括写法和手法,也可以从不同的感觉入手,比如味觉、嗅觉、听觉等等,要注意采用题目中要求的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来写景。
故答案为: 几天前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忽然间闻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哦,牵牛花开了!这些小花啊,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毫无顾忌地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是满盛着琼浆玉液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的众将士们一同开怀痛饮。它们的形体虽然很小,甚至小得可怜,但我此刻却分明感受到它们从来就没有过自贱和自卑,它们有的只是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要不然,这么细小的牵牛花茎藤上怎么能不时地伸出一根更细的长芽儿呢!看这些长芽儿,像一只只柔嫩却韧性十足的小手,牢牢抓住旁边的花架,茎头则勇敢而坚决地向着花架的最高处攀登!数不清的小喇叭齐声喊出“努力拼搏,再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震撼人心的生命最强音!
【点评】要想写好景物的小作文,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仔细观察描写对象,要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比如形状、色彩、声音、动态、静态等方面的特征。二、要写自己喜爱的景物,实际上,即使单纯的写景,也是要表达作者的情感的。三、要注意描写对象的顺序、层次、重点景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景物内部各部分的关系,要有顺序的把这些写下来。四、景物描写用词要优美,语言要生动形象,除此之外,还要多用一些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课《春》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酝酿(liàng) 抖擞(sǒu) 涨价(zhǎnɡ)
B.黄晕(yùn) 喉咙(hòu) 烘托(hōnɡ)
C.蓑衣(suō) 应和(hè) 窠巢(kē)
D.朗润(yùn) 抚摸(fǔ) 卖弄(no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乡村日暮时分,再也看不到茅草屋上笼着炊烟、乡民荷锄而归的情景了。
B.时值隆冬,野外空旷,寒风抚摸着路上稀稀落落的赶路的行人。
C.消夏的人们跳着广场舞,伴着音乐,卖弄着自己的身姿,美妙无比。
D.大堤上杨柳拂面,绿树成荫,春意盎然,不胜惬意,人们如坐春风。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不仅应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更应在传承过程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从而使其与时代发展交相辉映,焕发新的生命力。
B.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局面。
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就要进入建造阶段。
D.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着冬去春来的变换,在岁月的流逝中体会着日升月落的温柔。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 , 。 。 ,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
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
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①②④③
5.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停顿,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于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下列句中停连标注错误的一项是 (  )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D.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温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于浩渺的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6.[甲]文画线的句子写春天的花美。细读语句,说说春天的花美在哪里?
7.[乙]文描绘了四幅春天的画面,分别是   、   、天空春图、   。
8.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9.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10.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个形式相同的句子。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暖风,和着声声婉转的鸟语;春天是一束温暖明媚的阳光,吻着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之怀古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没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地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它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①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②在湮远③年代中的春天。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
【注】①烟囱:文中指工厂向空中排放工业废气的管道。②踯躅:徘徊。文中指停留。③湮远:久远。
11.对于春天的美景,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而又自然贴切的想象。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在文章第②段中找出一处来赏析。
示例:在文章第①段中,作者把春雪消融、流水淙淙,想象成白雪像人一样忍俊不禁,出声朗笑,一路欢歌,把春雪融化的景象写活了。
12.文章第⑤段中,作者把“鸟”比喻为“数学家”,去丈量天空,却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这里写出了远古春天的天空哪三个特点?请加以概括。
13.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赏析)
②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14.仔细阅读文章第⑦段,联系题目和全文,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综合表达
15.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视觉角度)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   
②踏花归来马蹄香   
(2)【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80字之内)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3)【广告护春】因为人类无止境地破坏自然,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已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为了让人类重新拥有美丽的春天,请你拟写一则环保公益广告。
16.春天是美丽的季节,它给人带来欣喜,带来希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1)【认识春天】人们对春天的称呼特别多,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几个。
(2)【赞美春天】春天历来是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请写出描写春天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
17.这是一篇春意盎然的写景美文,怎样描写景物,本文第四段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既要实写,又要虚写;既要写实,还要联想和想象。“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让春花的繁盛如在眼前。请你仿照课文,自选景物,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酿”应读“niàng”;B项,“喉”应读“hóu”;C项,正确;D项,“润”应读“rùn”。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答案】A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项“ 笼着 ”意思是环绕着,也就是说薄烟在屋顶上环绕。使用恰当。
B项“抚摸”: 指用手轻轻摩挲。 句中指“寒风”吹拂行人,用词不当。
C项“ 卖弄 ”:指恃恩弄权;夸耀、显露本事;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这里形容人们跳舞的姿态。用词不当。
D项“ 如坐春风 ”: 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这里不能用于实指,所以用词不当。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的正确使用。辨析词语的正确使用,首先需要把握词语本身常用的意义和用法,其次结合语境认真分析其使用是否正确,包括词义是否符合语境,主体对象使用是否恰当,感彩是否符合等
3.【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语序颠倒。“创新、发展、与时俱进”语序不当,应该为“发展、创新、与时俱进”。B搭配不当,可把“局面”改为“热潮”。C语意重复,删去“即将”或“就要”。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即由整体到局部地方法进行判断。
4.【答案】A
【知识点】句子排序;语言连贯
【解析】【分析】前一句说“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那这句接下来该说“是......”所以第1句排前面,第2句再接着解释,所以第2句跟后面,第4句接着,最后,第3句总结。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排序。排序实际上是考查语言的连贯。语言要连贯,一段话前后要统一,要注意有合理的顺序,要恰当使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使衔接过渡自然,要注意表述角度一致。排序题的答题思路是:通读——排序——试读——微调,要确保话题的一致,注意句子的合理顺序,抓关键句、起始句、结尾句、总结句,注意关联词语,注意前后照应。
5.【答案】B
【知识点】停顿与节奏
【解析】【分析】A:主语和谓语之间需要停顿一下,正确;B:前面三句需停顿,后面三句应连接,故应为“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故停连有误;C:“牛背上”稍作停顿强调,正确;D:主谓之间停顿,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朗读中的语流停连(即停顿和连接)停连: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中断即停顿,延续即连接,无论"停"、"连",都与文章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要求相适应,不限于标点,但也不是任意的。平时练习朗读的时候要多多体会,反复练习。
【答案】6.美在热烈奔放;美在五彩缤纷;美在气味芬芳。
7.田畴春图;河畔春图;果园春图
8.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萌发时的情态和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9.“喧嚷”愿意是喧闹吵嚷,句中用喧嚷一词,写出了蜂蝶因为春天来到而四处飞舞的热闹场景。
10.修辞相同,句式一致,语句通畅。示例:一股清凉澄澈的山泉,伴着悠扬动听的琴音。
【知识点】语言连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拟人;句子仿写
【解析】【点评】⑴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
⑵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提炼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或中心句,最后再归纳概括。
⑶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的能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对比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掌握常见修辞的定义及其标志,做题时注意仔细区分。答题的一般形式是:修辞判断+如何使用该修辞+表达的感情。
⑷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对于词语的理解,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⑸本题考查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6.根据“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可看出春花美在热烈奔放;根据“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可看出春花美在五彩缤纷;根据“花里带着甜味儿”看出春花美在气味芬芳。
示例答案句式:“天空春图”是地点+春图。根据“春在田畴”“春在河畔”“春在果园”可以分别概括出答案。
故答案为: 美在热烈奔放;美在五彩缤纷;美在气味芬芳。
7.示例答案句式:“天空春图”是地点+春图。根据“春在田畴”“春在河畔”“春在果园”可以分别概括出答案。
故答案为:第1空、田畴春图
第2空、河畔春图
第3空、果园春图
8.“钻”赋予小草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钻出来”, 原指从某处冒出来, “偷偷”与“钻”使小草无声无息却在眨眼间长出来的这个动作变得鲜明生动,也使文章更加充满趣味,整句表达了作者对小草、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萌发时的情态和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9.喧嚷:喧闹吵嚷 。这里用“喧嚷”一词来描写蝴蝶,蝴蝶为什么喧嚷,原来是因为五彩缤纷的春花,喧嚷一词,让我们仿佛看到蝴蝶在百花丛中四处飞舞的热闹场景。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喧嚷”愿意是喧闹吵嚷,句中用喧嚷一词,写出了蜂蝶因为春天来到而四处飞舞的热闹场景。
10.“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暖风,和着声声婉转的鸟语;春天是一束温暖明媚的阳光,吻着馥郁醉人的花香”分别把春天比作暖风、阳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写对春天的感悟。句式上,要运用“春天是+一+量词+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动词+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一股清凉澄澈的山泉,伴着悠扬动听的琴音。
【答案】11.示例一:第②段中作者把春雷、杜鹃和柳树想象成调皮的孩子,他们惹哭满天的云,斗急了一城杜鹃花,吟出一则则飞絮,把春天的景色写得富有生机,充满童趣。示例二:第②段中作者把柳树想象成一个多情的诗人,那纷飞的柳絮仿佛是他吟出的诗句,把春天写得情意盎然。
12.蔚蓝 ;澄净 ;空旷
13.①“攻陷”一般指在战争中某个地方被敌军攻占,桃花“攻陷”山村水廓,就把春天桃花开遍了山村水廓的景象写活了。②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蜂蝶翩飞、春花烂漫、春意盎然的景象,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愉悦之感。
14.作者笔下唯美的春天都是作者所怀想的“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古典中的春天,是“春之怀古”,而现实则多是“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的遗憾,以及对美好的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和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仿写时要注意根据例题的要求,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本题要注意判断例句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原文,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关键词,抓住主要信息,准确概括。
(3)①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点词语的赏析能力。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1)词的意思或内容;(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
②本题考查学生从修辞角度分析文章中重点语句的能力。首先明确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对比等,做此类试题时,先要判断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要求掌握常见修辞的定义及其标志,然后分析句子含义,一般形式是:修辞判断+如何使用该修辞+表现人物怎样的情感。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一是通过作者对事物描写的文字来理解,二要从文中作者发表感慨的语言句(一般在过渡段和文尾处)来理解。
11.通读全文,结合所给例句可写为:第②节中作者把春雷、杜鹃和柳树想象成调皮的孩子,他们惹哭满天的云,斗急了一城杜鹃花,吟出一则则飞絮,把春天的景色写得富有生机,充满童趣。 第②节中作者把柳树想象成一个多情的诗人,那纷飞的柳絮仿佛是他吟出的诗句,把 春天写得情意盎然。
故答案为:示例:在文章第①段中,作者把春雪消融、流水淙淙,想象成白雪像人一样忍俊不禁,出声朗笑,一路欢歌,把春雪融化的景象写活了。
12.通读全文,从第⑤节可以看到“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他们想从蓝度、透明度、高度和深度来测量天空的性质。然而“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从而说明了天空在颜色上的蔚蓝,在透明度上的澄澈和在深度和广度上的空旷。
故答案为:蔚蓝 ;澄净 ;空旷。
13.①此处“攻陷”一般指在战争中某个地方被敌军占領,桃花“攻陷”山村水廓,就把曾经的春天桃花开遍了山村水麻的景象写活了。②本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蜂蝶翩飞、春花烂漫、春意盎然的景象,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愉悦之感。
故答案为:①“攻陷”一般指在战争中某个地方被敌军攻占,桃花“攻陷”山村水廓,就把春天桃花开遍了山村水廓的景象写活了。②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蜂蝶翩飞、春花烂漫、春意盎然的景象,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愉悦之感。
14.文章题目为“春之怀古”,是对远古春天的某种怀念和想象。而文中不断出现这样的句子:“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都说明了文中所描写的美好春天其实只是作者自己完美的构想罢了。当最后一段作者回望现实,看到“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时,她知道那样的春天在现代文明之下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仍心怀希望,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故答案为:作者笔下唯美的春天都是作者所怀想的“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古典中的春天,是“春之怀古”,而现实则多是“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的遗憾,以及对美好的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15.【答案】(1)听觉角度;嗅觉角度
(2)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3)示例: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知识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拟定标语、宣传语等;语言生动;语言连贯
【解析】【分析】⑴鸣,鸣叫,是耳朵听到的声音,属于听觉角度。香,香气,是鼻子闻到的,属于嗅觉角度。
⑵ 从备选词语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的话,符合字数要求即可。比如,选择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这三个词语,可以运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春天的花和鸟。
⑶ 所写的公益广告围绕保护环境这个主题,可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语言简练,易读易记即可。比如: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故答案为:⑴第1空、听觉角度
第2空、嗅觉角度
⑵ 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⑶ 示例: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文章调动的感官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心脑的思考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⑶此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拟写宣传标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大多会采用对偶的修辞。
16.【答案】(1)三春、九春、芳春、阳春。
(2)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知识点】应用性默写;称谓;节气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积累。 人们对春天的称呼有 三春、九春、芳春、阳春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很多, 如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故答案为:⑴ 三春、九春、芳春、阳春。 ⑵ 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积累。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对常见文化常识的留心,对文本中出现的文化常识要注意积累,注意对题干的要求的把握。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积累。要求考生注意审题,按照题干的要求作答,注意所写的诗句要符合要求,要准确书写,不能出现错别字。
17.【答案】几天前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忽然间闻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哦,牵牛花开了!这些小花啊,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毫无顾忌地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是满盛着琼浆玉液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的众将士们一同开怀痛饮。它们的形体虽然很小,甚至小得可怜,但我此刻却分明感受到它们从来就没有过自贱和自卑,它们有的只是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要不然,这么细小的牵牛花茎藤上怎么能不时地伸出一根更细的长芽儿呢!看这些长芽儿,像一只只柔嫩却韧性十足的小手,牢牢抓住旁边的花架,茎头则勇敢而坚决地向着花架的最高处攀登!数不清的小喇叭齐声喊出“努力拼搏,再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震撼人心的生命最强音!
【知识点】创新题型
【解析】【分析】此题是小作文,要求是写一段景物描写,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令自己感动的景物写,写作顺序要清楚,或按空间位置展开,或以时间为序写出同一景物,不同时间的变化,总之顺序不能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写景,比如方位;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写景,包括写法和手法,也可以从不同的感觉入手,比如味觉、嗅觉、听觉等等,要注意采用题目中要求的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来写景。
故答案为: 几天前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忽然间闻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哦,牵牛花开了!这些小花啊,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毫无顾忌地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是满盛着琼浆玉液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的众将士们一同开怀痛饮。它们的形体虽然很小,甚至小得可怜,但我此刻却分明感受到它们从来就没有过自贱和自卑,它们有的只是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要不然,这么细小的牵牛花茎藤上怎么能不时地伸出一根更细的长芽儿呢!看这些长芽儿,像一只只柔嫩却韧性十足的小手,牢牢抓住旁边的花架,茎头则勇敢而坚决地向着花架的最高处攀登!数不清的小喇叭齐声喊出“努力拼搏,再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震撼人心的生命最强音!
【点评】要想写好景物的小作文,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仔细观察描写对象,要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比如形状、色彩、声音、动态、静态等方面的特征。二、要写自己喜爱的景物,实际上,即使单纯的写景,也是要表达作者的情感的。三、要注意描写对象的顺序、层次、重点景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景物内部各部分的关系,要有顺序的把这些写下来。四、景物描写用词要优美,语言要生动形象,除此之外,还要多用一些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