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阿Q正传(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阿Q和翠翠的形象待点。
2.赏析小说中的语言艺术和社会环境描写特点及作用。
3.探讨小说的主题意义。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分析阿Q这一典型人物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的内涵。
思维发展与提升:对重要语句或段落进行深度解读,从人物形象、叙述语言以及幽默、夸张、讽刺等艺术手法的角度,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审美鉴赏与创造:关注小说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传承与理解: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探索其中液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塑造人物的方法。
难点:
体味独特的语言风格。
学习提示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杰出作品。这部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用近乎漫画的夸张手法,描写了一个无名无姓、无家无业的贫苦雇农阿Q短暂的一生。作品通过阿Q这一典型人物,特别是他的“精神胜利法”,暴露了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源,也揭示了普遍的人性弱点,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思想。“阿Q精神”也随着小说的传播,成了一个广为人知的代名词,融入人们日常的语言中。
阅读《阿Q正传》(节选),要对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历史和鲁迅致力于“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有所认识。学习时要着重分析阿Q这一典型人物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的内涵;从人物形象、叙述语言以及幽默、夸张、讽刺等艺术手法的角度,欣赏作品的艺术独创性,关注小说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还可以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一、导入新课
人性有丑陋与美好之分,你可以让鲁迅带你去看看阿Q身上的“国民劣根性”,也可以让沈从文带你去边城感受那湘西特有的人情美、风俗美。
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被称为“国民劣根性”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了阿Q身上。如今,距离阿Q生活的时代已经一百多年了,但在我们身边,似乎到处都有阿Q的影子。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 郁达夫
二、作者介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鲁迅的作品大体可分为小说、教文、散文诗和杂文:
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朝花夕拾》;
散文诗——《野草》;
杂文——《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等16部。
三、背景介绍
鲁迅在《阿Q正传》开篇中讲道,“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他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写作动机时曾经说过,创作《阿 Q正传》目的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而“这在中国实在算是一件难事”。于是,他通过塑造“阿Q”这一典型,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这种普遍存在于“国民魂灵”中的精神病症是怎样严重地麻醉了中国人的人生,成为一种阻碍社会革命的历史惰力。其创作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改造“国民性”,根除这种蚕食民族和人民灵魂的“奴性”。
《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实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它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因此,广大农民在革命之后,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承受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和精神上的奴役。他们仍然“想做奴隶而不得”。在阿Q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精神奴役的“业绩”和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
四、知识支架
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
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就是把讽人与讽世结合起来,通过讽人达到讽世的目的。他的这种思想贯注到文学作品,就是把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丑恶人物概括成为艺术典型,而后给予讽刺和嘲弄。这种“取类型”的写法,就不是针对某个人的,是要“画出一张图”,就能触到更多人的痛处,看出整个社会的腐败;也能使许多有病的人醒悟,开出反省的道路来。
引人发笑、饶有情趣是鲁迅讽刺艺术的另一显著特色。引人发笑,是为了启人思考,揭出笑料,是在于发人深省,促人猛醒,叫人害怕,这就是鲁迅讽刺作品运用笑的艺术的真正价值。鲁迅的讽刺常常是这样:所揭示伪现象是可笑的,但又不能一笑了之,在笑声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什么,笑过以后总给人们许多思考的东西,或者开始觉得是好笑的,渐渐又觉得并非只是笑料,而是寓意无穷的。
小 说
小说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通过人物的外貌、对话、行动和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或性格;二是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细致描写,表现复杂的矛盾冲突,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在情节的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的变化;三是描写具体的社会环境,以表现人物和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用来烘托人物,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作者总是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来描绘所处的时代,寄寓他所领悟的生活真理。而读者也只有通过人物形象的认识去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质。
典型的艺术形象是指既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的某些本质、具有某种共性的人物形象。即我们常说的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如本教材第三课“套中人”别里科夫、“守财奴”葛朗台,及“祥林嫂”、“老栓”等典型艺术形象。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者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五、整体感知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它既是中国文学园地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园地的杰作。小说描写了辛亥革命前后时期一个小型的农村社会里发生的故事,鲁迅将阿Q、赵太爷、吴妈、假洋鬼子、小D、王胡等人本身具有的个性展现得非常精彩,对于当时的中国人畸形的思想与人性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剖析。
流浪雇农阿Q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以打短工为生。他常常夸耀过去“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又常常比附将来“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就连头上的癞疮疤,他忌讳之余却又认为别人“还不配”;被别人打败了,他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他看上了赵府佣人吴妈,在求爱挨了一顿打后被赶出赵府。走投无路之际,他跑到城里混了段时间,拣了些人家不要的东西回到未庄。开始大家都怀疑他的东西是偷来的,后来又以为他参加了革命党,从赵太爷开始,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可惜革命的风暴并没有吹到未庄,赵秀才、假洋鬼子之流投机参加了革命,阿Q误投假洋鬼子门下不成,反被“哭丧棒”赶出了门。赵家被抢,阿Q作为抢劫嫌疑犯被捕、被审,最后成了替死鬼被处决。临死前,阿Q还高喊着“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世。
第二部分(第二章《优胜记略》、第三章《续优胜记略》):描写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部分(第四章《恋爱的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描写阿Q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遭遇。
第四部分(第七章《革命》、第八章《不准革命》):描写阿Q在未庄风传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
第五部分(第九章《大团圆》):阿Q被杀。
故事梗概
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五章: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未庄风传革命——阿Q宣布革命——梦中幻想革命——地主投机革命。)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未庄没有革命——洋先生不准革命——革命幻想破灭。)
第九章: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
梳理小说情节
第二章:
①穷得无老婆却吹其儿子阔;
②进过几回城却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
③头长癞疮疤被欺,由打人到怒目到自轻自贱;
④赌场赢钱被打而自打耳光。
第三章:
①被赵太爷打而得意许多年;
②被王胡打遭遇平生屈辱;
③被“假洋鬼子”打转而发泄给小尼姑。
六、题目解说
阿Q鲁迅在小说前言里解释,他应该叫阿桂,但不知道他是不是中秋节出生,所以不能写桂花的桂;也不知道是否有哥哥叫阿富,所以也不能叫宝贵的贵,因此就用拼音的第一个字母Q来代替。之所以用Q,因为Q像没有五官的圆圃的脸,但有一条辫子,代表了当年汉人的耻辱。一个空白的脸,托一根辨子,体现出麻木的国民性,像被杀头也没表情的“吃爪群众”的脸。
正传:指章回体小说、评书等的正文。
这篇小说模拟古代史传,以“传”的形式构成全篇,“正传”之名也出自“小说家言”,本文是“为小人物作传”,“传主”是一个无名无姓的普通农民阿Q。
七、文本探究
1、分析人物形象
★收集人物资料,定位来访者身份形象。
无名无姓,无家无根 ——地位低下
没有家人,大龄未婚——无依无靠
没有固定收入、穿破夹袄,头有癞疮疤 ——生活贫困的三无产品
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而望族大姓,往往感到自豪。阿Q没有姓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
★分析生平事迹,评估来访者性格特征。
作者反复强调人们都不记得阿Q的“行状”,但他却以全知视角写了他的诸多“行状简要概括二、三两章分别写了阿Q的哪些“行状”?
(1)第二章:①“先前阔” ②“真能做” ③“见识高”④“癞疮疤” ⑤挨打的荣耀 ⑥遭劫的安慰
第三章:①蒙赵太爷打而受到“尊敬” ②因与王胡争胜而被打③因小声咒骂假洋鬼子而挨打④因调戏小尼姑而被骂。
事件 原文语句 性格特点
“先前阔” “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妄自尊大
见识高 看不起未庄人:“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鄙薄城里人:“这是错的”“可笑” 狭隘保守
“真能做” 老头颂扬说:“阿Q真能做!”然而阿Q很喜欢。 病态自尊、自欺欺人
事件 原文语句 性格特点
“癞疮疤” 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 敏感禁忌 内心脆弱
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 欺软怕硬
挨打的荣耀”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自欺欺人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懦弱卑怯
遭劫的安慰 自打嘴巴,转移痛苦。 自轻自贱自我麻醉
事件 原文语句 性格特点
蒙赵太爷打而受到“尊敬” “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 可悲奴相
因与王胡争胜而被打 只有这一部络腮胡子,实在太新奇,令人看不上眼“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 蛮横霸道 麻木愚昧
因小声咒骂假洋鬼子而挨打 阿Q尤其“深恶而痛绝之”的,是他的一条假辫子,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 憎恶权贵 奴性十足
因调戏小尼姑而被骂 “我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样晦气,原来就因为见了你” 欺凌弱小
总结阿Q的 “精神胜利法”
2.《阿Q正传》这部民族的杰作,绝不是看一遍所能消化的。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我们会鄙弃阿Q的为人;……第十遍:你会觉得它是一面镜子……这是同一个读者对阿Q在认识和理解上的渐读渐新、渐新渐警的文学奇迹。初读阿Q,你读出了什么?请结合课文中对阿 Q 的具体描写来谈。
参考提示:
可爱、可叹:他依靠建立自信和自尊的“见识”竟然是“长凳”和“葱丝”这类并无实际意义的生活琐事;鬼使神差赌博赢来的钱被人家抢走了,他却“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打完之后,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他又“胜利”了。
可笑、可气:因头上长着癞疮疤,便忌讳“癞”和“光”,碰到“犯讳”,他从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吃了亏,“清高”地说“你还不配….”,仿佛他的癞疮疤是一种光荣高尚的标记。
可怜、可悲:他常被人打,心里想:“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这样一想,他也就胜利了;当人们揍他时,他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
么?”于是又转败为胜了。
可恶、可恨:被假洋鬼子打了之后,看到小尼姑,便“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扭住伊的面颊”,把自己所受的屈辱转嫁到比其弱的女性身上。
3.“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两章写了哪几个故事?展现了阿Q 怎样的精神胜利法?
参考提示:“优胜记略”写了两个故事,一是阿Q自尊忌讳而被打,一是阿Q聚赌而被打。前一故事中,阿Q由于忌讳自己的癞疮疤而经常被打,常以“儿子打老子”来获得安慰,被打后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而心满意足。这写出了阿Q自轻自贱的精神胜利法。第二个故事讲的是阿Q好赌,但平时总是输,鬼使神差赢了一次,白花花的洋钱却被人抢了,身上还挨了几下拳脚。这是很切实的失败,阿Q索性用力抽了自己几个耳光,似乎被打的是别个,立刻转败为胜了。这是典型的自慰自欺精神胜利法。
“续优胜记略”主要写阿Q如何转嫁失败的痛苦。阿Q被平时瞧不起的王胡打了,正在空前的屈辱中的他看到最厌恶的假洋鬼子不觉骂出了声又被打,这是阿Q一天内的两次屈辱。这时,对面走来了静修庵的小尼姑,于是阿Q在众人的喝彩声中调戏了小尼姑,在得意中“报了仇”,转嫁了失败的痛苦。这展现了阿Q怕强凌弱的精神胜利法。
4.“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两章共描绘了阿Q的六次受辱,也就是六次“胜利”。为什么要把它们分成两章呢?合为一章可不可以?“续优胜记略”里的人物可以和“优胜记略”里的互换吗?
参考提示:“优胜记略”中阿Q的三次“胜利”:①阿Q因为头上的癞疮疤和他人发生了口角,被人打了,他用“儿子打老子”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②正因为“儿子打老子”,阿Q占了别人的便宜,又被别人暴打了一顿,他用“第一个”敢于自轻自贱的“状元”完胜了对方;③阿Q在赌摊赢了钱,不明就里遭到了狂殴,钱没了,阿Q用自残的办法取得了安慰。这三次的对手是身份不明的“闲人”。这些“闲人”在欺负阿Q。
“续优胜记略”中阿Q另外的三次"胜利”:①阿Q被王胡打了,但他先欺负了“比自己地位低”的人;②阿Q被假洋鬼子打了,但他先仇富和仇视有知识的人;③阿Q欺负小尼姑。
阿Q的六次“胜利”所呈现出来的性质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优胜记略”中,他被侮辱;“续优胜记略”中,他侮辱别人。两者不在同一个叙事层面,不能把它们放在同一个叙事层次里,因此不可以合为一章,人物也不可以互换。
5.阿Q已成为一个不朽经典。但“这个沉默的魂不好勾勒,它看不见,摸不着”,结合“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这两章说说作者是如何来塑造这个典型形象的。
参考答案:①个性化语言:“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你还不配……”“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寥寥几句,就勾勒出阿Q 自轻自贱的丑态。
②夸张讽刺:例如阿Q被人打后,“然而不到十秒钟,阿 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讽刺人物的精神病态。
③典型细节:例如阿 Q 和被他藐视的王胡比捉虱子,“好容易才捉到一个中的,恨恨的塞在厚嘴唇里,狠命一咬”“他癞疮疤块块通红了,将衣服摔在地上,吐一口唾沫”,这些可笑的细节把阿Q既自负又自贱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写出来了。
6.心理描写在西方文学创作中运用得较早、较普遍。相对来说,在我国传统文学中,心理描写则较为少见。阿Q的心理活动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阿Q常以“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奢谈未来;忌讳自己头上“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却又认为别人“还不配”,“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一方面因进了几回城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认为城里人“条凳”的叫法和用“葱丝”的做法是错误的、“可笑”的;“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而无力还手,“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而“心满意足的得胜”;“虽然是虫豸”,却又因“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而自傲。
小说通过这样的心理描写,刻画出阿Q种种可笑可怜可悲的言谈举止,而其心理根源就是以自轻自贱、自欺欺人、畏强凌弱、对敌健忘为主要特点的“阿Q精神”。
7·有人说《阿Q正传》是一部“文不对题”的小说,从小说的大标题,到每一章的小标题,都与其对应的实际内容存在着强烈的悖反与对抗,显示了“名”与“实”之间的断裂。请以“优胜纪略”“续优胜纪略”这两章标题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所谓的“优胜”,只是阿Q病态心理的行为记录。他依靠自己的想象,制造出“先前阔”“儿子打老子”“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等种种幻觉,以抵抗现实中的卑微和穷困,使自己成为想象中的胜利者,让自己陶醉在战胜对手的喜悦之中。
当他在赌摊上赢的钱被人抢了之后,他通过打自己的嘴巴来获得心理平衡——“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当他被假洋鬼子打了之后,他转而去欺负毫无反抗之力的小尼姑,这一仗,他大获全胜——“他这一战,早忘却了王胡,也忘却了假洋鬼子,似乎对于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而且奇怪,又仿佛全身比拍拍的响了之后更轻松,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
阿Q的这一病态心理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这与其说是胜利,不如说是卑怯。所以,“优胜”既不“优”,也无“胜”,“文”“题”背离,“名”“实”不符,显得怪异又滑稽,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8、.阿Q性格分析。
①闭塞保守的地理环境。未庄是一个面积不大离城市较远的小村庄,这里的人长期生活在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环境中,稍有满足便夜郎自大,盲目排外。
②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贫苦农民长期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精神上受毒害,人格上受侮辱。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是阿Q性格和悲剧产生的土壤。
③愚昧麻木的社会环境。在未庄,赵太爷之流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甚至可以决定人的姓氏,普通群众和下层穷苦百姓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饱受欺凌而又互相争斗。
④精神胜利法的心理机制:
受践踏→出于本能的反抗→无力的怒目主义→隐蔽的腹诽战术→在假想中克敌制胜以转移痛苦(忘却/欺凌弱小/自轻自贱)→精神得胜而愉快如常。
行为模式:
受辱--御辱
辱他--受辱--御辱--辱他
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现象,一种不思进取,逃避现实,随遇而安的处事方式。
⑤精神胜利法的产生根源:
也叫阿Q主义(阿Q精神),是指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打击或失败而又无法改变现实局面的情况下,避开现实生活中的失败,换个角度,从精神上自欺自骗以求自我安慰,从而得到精神上的胜利或解脱的心理调节方法。
处于被压迫被欺凌的环境中却愚昧麻木、不觉悟,加上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心理只有尊卑观念,而分不清敌与我,混淆了是与非。
阿Q“精神胜利法”来源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胜利法。
雇农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经形成,就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胜利法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无论是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和性质等各个方面都是不同的。
阿Q的“精神胜利法”渗透着农村无产者长期受压迫的屈辱和痛苦、愤怒和不平、挣扎和反抗,它虽然是不足为训的,但隐藏着一种叫人不能不同情、不能不深思的东西,它虽然有表现自尊自大的,但更多的是表现为“自轻自贱”,它不能欺人,只能自欺,作为自己遭受痛苦和屈辱的精神避难所;它不是农民的本质属性,是前以克服的。
没落的封建统治者的精神胜利法却完全不一样,它是为其继续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而使用的“法宝”之一,它虽然也有表现自轻自贱,但吏多的是表现为自尊自大,同时也常常表现出横蛮专制的特征,它固然在于自欺,但主要是在欺人,是妄图麻醉人民,欺骗人民,用以维持共摇摇欲坠的统治,它是一切剥削阶级没落时期的本质属性,是才能克服的。
八、文章小结
通过记叙阿Q 的 “精神胜利法”,讽刺了以阿Q 为代表的旧中国下层人民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对劳动人民的麻醉和毒害,从而表达了作者在改良悲惨的人生、唤醒沉睡的民众的愿望。
九、鲁迅名句
1.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3.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4.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5.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6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7.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8. 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
9. .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