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观潮 一课一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n shí yú bō dì zhèn shà shí
áng shǒu yì lì fān gǔn zhú jiàn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观:A.看。 B.景象或样子。 C.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我们随着观( )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一睹天下奇观( )。
(2)若:A.如果;假如。 B.如;好像。 C.你。
若隐若现( ) 求贤若渴( ) 若是( )
三、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闷雷(mēn) 闷热(mèn) 风号浪吼(háo)
B.薄雾(báo) 颤动(chàn ) 山崩地裂(bèng)
C.大堤(dī) 屹立(yì) 踮着脚 (diǎn)
D.霎时(shà) 笼罩(lónɡ) 飞奔而来(bèn)
四、比一比,再组词。
蹦( ) 震( ) 盼( )犹( ) 据( ) 潮( )
崩( ) 晨( ) 扮( )优( ) 居( ) 嘲( )
五、选词填空。
平静 安静 幽静
(1)还没有涨潮,江面( )得像一面镜子。
(2)我和爸爸一起在( )的林荫小道上漫步。
(3)上课了,教室里很( )。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4)午后一点左右,江潮来了,大堤上顿时( )。
(5)春节到了,广场上( ),热闹极了。
六、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2)这里的景色很美。(改为感叹句)
(3)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仿写句子)
(4)春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修改病句)
七、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动起笔来写一写,完成下面《观潮》的思维导图。想一想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去描写的呢。
八、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写过赞美钱塘江的诗文,读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将它们连在一起。
浪淘沙(其七)
九、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人( )鼎沸 风平浪( ) ( )( )荡荡
水( )相接 风( )浪吼 山( )地裂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潮来时,( ),潮水声犹如( )。尽管海堤上( ),但是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十、课内阅读。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2.文段从 、 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文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和 。
4.“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多,人们心情 ,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人们 的心情,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参考答案:
一、顿时 余波 地震 霎时
昂首 屹立 翻滚 逐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顿、震、霎、昂、屹、翻、滚、逐、渐”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二、 A B B B A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1)观潮:观赏涨潮。“观”,看,选A。
奇观: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出奇而少见的事情。“观”,景象或样子,选B。
(2)若隐若现: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若”,好像,选B。
求贤若渴:如口渴时想喝水那样急于求取贤才。形容求访人才的心情非常迫切。“若”,好像,选B。
若是:一般用在偏正复句中偏句的开头,表示假设。“若”,如果,选A。
三、C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和生字的字音的辨析。
A.有误,闷雷(mēn)——(mèn);闷热(mèn)——(mēn)。
B.有误, 薄雾(báo) ——(bó);山崩地裂(bèng)——(bēng)。
C.正确。
D.有误,笼罩(lónɡ)——(lǒng);飞奔而来(bèn)——(bēn)。
四、蹦跳 震撼 期盼 崩塌
早晨 打扮 犹豫 据说 涨潮 优秀 居然 嘲笑
【详解】本题考查比一比,再组词。
“蹦”字可组词:蹦走、蹦高、蹦蹦调、蹦极、蹦跳、蹦达、蹦床
“震”字可组词:震撼、震耳欲聋、震动、震惊、震悚、震荡、震慑
“盼”字可组词:企盼、盼望、左顾右盼、切盼、期盼、盼头
“崩”字可组词:崩倒、崩盘、崩颠、崩泻、崩溃、天崩地裂
“晨”字可组词:晨曦、晨光、晨夕、晨欢、晨钟、晨烟、晨景、晨炊
“扮”字可组词:扮演、扮相、扮妆、扮会、扮桶、扮戏、扮作、扮酷、扮装
“犹”字可组词:犹豫、犹如、犹疑、犹然、犹自、犹言、夷犹、犹若
“据”字可组词:数据、拮据、占据、根据、依据、证据、字据、票据、论据
“潮”字可组词:浪潮、来潮、飓潮、急潮、激潮、还潮、防潮、沓潮、春潮、风潮
“优”字可组词:优异、优育、优越、优越感、优越性、优质、择优、占优势
“居”字可组词:定居、分居、故居、邻居、村居、居功、聚居
“嘲”字可组词:嘲笑、嘲弄、嘲讽、自嘲、解嘲
五、平静 幽静 安静 人声鼎沸 人山人海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平静:(形)(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
安静:(形)①没有声息;没有喧哗吵闹声。
幽静:(形)幽雅清静。
(1)结合词义,可知,形容江面应选:平静。
(2)结合词义,可知,形容林荫小道应选:幽静。
(3)结合词义,可知,形容教室应选:安静。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4)结合词义,可知,形容大堤上的人多应选:人声鼎沸。
(5)结合词义,可知,形容广场上的人应选:人山人海。
六、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不是被称为天下奇观吗? 这里的景色真美啊! 教室里安静得连掉到地上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到。 北京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详解】(1)本题考查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方法:1、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2、在句中加上反问语气词。3、在句末加疑问助词,句号改为问号。注意不得改变句子意思。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这里句子中加“不是”,句末加疑问词“吗”,句号改为问号。
故答案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不是被称为天下奇观吗?
(2)本题考查陈述句变为感叹句。
方法: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
这里“很”改为“真”,句尾加“啊”,句号变感叹号。
句子可改为:这里的景色真美啊!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所以要写一句夸张句。
如:那气势如同地动山摇,好像空气都被激得震动起来。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搭配不当。“春天的北京”主语是“北京”,不能是季节。句子可改为:北京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七、远处 再近些 越来越近
【详解】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
观潮时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由“远处”“再近些”“越来越近”将潮声和潮浪奔腾的景象进行描述,描绘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画面。
八、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浪淘沙(其七)是唐代刘禹锡的作品,原文: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八月涛声吼地来”的意思: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与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相对应。
“头高数丈触山回”的意思: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与句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相对应。
“须臾却入海门去”的意思: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与句子“霎时,潮头奔腾西去”相对应。
“卷起沙堆似雪堆”的意思: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与句子“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相对应。
九、 声 静 浩 浩 天 号 崩 风平浪静 风号浪吼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水天相接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再根据语境进行合理的选词,同时要把握词语的含义,根据语境填入词语即可。
风平浪静:意思是指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比喻平静无事。
风号浪吼:形容风浪很大,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
山崩地裂:意思是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
水天相接: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清澈的水域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形成清美而秀丽的大自然空间景象。
十、1.A
2. 形状 声音
3. 白线 水墙 战马
4. 迫切 看到潮来了时十分惊喜、激动
【解析】1.本题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掌握。
读第①②段,由“远处”“望”“近”“见”等词可以看出作者是先写的远处,后写的近处,所以是按照由远及近顺序写的。
故选A。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②段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可知,作者写了潮来时的形状;读句子“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可知,作者写了潮来时的声音。
3.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结合第①段句子“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可知,文段将浪潮比作了白线;结合第②段句子“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可知,文段将白浪比作了水墙;结合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可知,文段将浪潮比作了战马。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情感。
“踮着脚”可以看出有很多人,人们急切地想要看到浪潮,所以“踮着脚”可以说明人很多,人们心情很迫切。由“人声鼎沸”“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看出人们很激动,可以体会到人们看到潮来了时十分惊喜、激动的心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