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周总理,你在哪里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周总理,你在哪里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8 18:4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周总理,你在哪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对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表解释)
B.周——总——理——(表声音延长)
C.——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表回音,应减弱)
D.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表示声音的急促)
2.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颂扬了周总理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共产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险、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革命精神。
B.“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颂扬了周总理热爱劳动、以苦为乐的高尚品质。
C.“宿营地上篝火红啊,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颂扬了周总理深入群众、对人民群众和蔼可亲、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革命精神。
D.“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颂扬了周总理深切关怀海防战士的温暖人格。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沉甸甸(diàn) 辛勤 柯岩(kē) 哄鸣
B.伐木(fá) 冓火 森林(shēn) 谷穗
C.辽阔(kuò) 征途 足迹(jì) 松涛
D.宿营(shù) 汗滴 海防(fánɡ) 呼换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山谷 汉滴 松涛 辛勤
B.亲切 森林 笑语 世界
C.深情 需要 太阳 外宾
D.革命 会议 居住 海浪
5.下列画线语句有语病的一处是( )
(A)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重庆·1949》近日在重庆1949大剧院公演。(B)剧目以重庆解放前夕为背景,(C)讲述了被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共产党人不折不挠,(D)再现了解放大军和重庆人民为解放重庆展开殊死搏斗的宏大场景。
A.A B.B C.C D.D
二、基础知识综合
6.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翻腾内心之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妖ráo的风景。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毛主席激荡的豪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可以体会作者那深沉的敬意;读《我爱这土地》,我们可以谛听诗人恳切的絮语;读《乡愁》,我们可以触摸作者渴望两岸统一的初心;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可以与作者分享那“四月天”的娉婷;读《我看》,我们可以畅想那摇曳着的自由。与诗为伴,每一天都深受震憾;与诗为伴,每一天都会明媚鲜yán。亲近诗歌,定能遇见不一样的自我!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妖ráo( ) 摇曳( ) 娉婷( ) 鲜yán( )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迷醉”在文中的意思是: 。
(4)这段话运用了 和 修辞。修辞。
(5)请将划线句改为反问句。
三、现代文阅读
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
①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
②你不是喜爱海棠花吗?之前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你住了整整二十六年,我比你住得还长,到现在已经是三十八年了。
③海棠花现在依旧开得鲜艳,开得漂亮,招人喜爱,它结的果实味美,又甜又酸,开白花的结红海棠,开红花的结黄海棠,果实累累,挂满枝头,真像花果山。秋后在海棠成熟的时候,大家就把它摘下来吃,有的把它做成果子酱,吃起来非常可口。你在的时候,海棠花开,你白天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几分钟散步观赏;夜间你工作劳累了,有时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树前,总是抬着头看了又看,从它那里得到一些花的美色和花的芬芳,得以稍稍休息,然后又去继续工作。你散步的时候,有时约我一起,有时和你身边工作的同志们一起。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的眼前。我们在并肩欣赏我们共同喜爱的海棠花,但不是昨天,而是在十二年以前。十二年已经过去了,这十二年本来是短暂的;但是,偶尔我感到是漫长漫长的。
④海棠花开的时候,叫人那么喜爱,但是花落的时候,它又是静悄悄的,花瓣落满地。有人说,落花比开花更好看。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里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喜欢海棠花,我也喜欢海棠花。你在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时候,我们家里的海棠花正在盛开,因为你不能看到那年盛开着的美好的花朵,我就特意地剪了一枝,把它压在书本里头,经过鸿雁带到日内瓦给你。我想你在那样繁忙的工作中间,看一眼海棠花,可能使你有些回味和得以休息,这样也是一种享受。
⑤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常常有爱花的人来看花,在花下树前,大家一边赏花,一边缅怀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们中间。你离开了这个院落,离开它们,离开我们,你不会再来。你到哪里去了啊?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你经过春风的吹送和踏雪的足迹,已经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也飘进了黄河、长江,经过黄河、长江的运移,你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你,不仅是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国家的人民服务,而且你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为世界的和平,一直在那里跟人民并肩战斗。
⑥每当我遥想过去,浮想联翩,好像又回到我们的青年时代,并肩战斗的生活中去,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现在老了,但是我要人老心红,志更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努力为人民服务。
⑦同志、战友、伴侣,听了这些你会含笑九泉的。
⑧我写的这一篇,就作为纪念战友、伴侣的偶作和随想吧。
(有删改)
7.文章反复描绘西花厅海棠花,这与周总理有什么关系?
8.作者对周总理的深情体现在哪些地方?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9.从感官和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它结的果实味美,又甜又酸,开白花的结红海棠,开红花的结黄海棠,果实累累,挂满枝头,真像花果山。
10.作者引用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里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在表达什么?
11.作者以“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为文章题目,有何深意?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周总理,你在哪里
柯岩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啊,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啊,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啊,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啊,想念你
——想——念——你……
12.阅读全诗,说说本诗的写作思路。
13.全诗抓住了哪几个自然景象来写周总理?说说这些自然景象的具体内涵。
14.第一节诗里说“我们想念你”后,为什么还要说“你的人民想念你”?
15.第八节的“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中的“这里”究竟是哪里?这两句诗有什么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16.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是部厚重生动的教科书。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百年循迹——走进宿北大战遗址公园”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在参观过程中,小华同学有感于胜利来之不易,作了上联,请你为他对出下联。
上联:忆峥嵘岁月
下联:
(2)参观结束后,校团委拟于6月15日向全校同学发出以“学党史,见行动”为主题的倡议。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
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C
6.(1) 娆 yè pīng 妍
(2) 震憾 震撼
(3)沉迷、陶醉
(4) 排比 比喻
(5)亲近诗歌,怎会不遇见不一样的自我呢?
7.因为总理居住的院落盛开着海棠花,总理喜欢海棠;周总理工作之余与家人或同事欣赏海棠花,用赏花来消解工作的劳累;海棠花也是他们夫妻二人情感以及回忆生活的寄托物与美好见证。 8.①夫妻二人有时来到院落,在海棠树前散步,欣赏海棠,以消解周总理工作中的疲倦;②作者给远在日内瓦的周总理寄去海棠花,以示关怀;③总理去世后,作者独自赏花,回忆总理与海棠花的往事;④作者人老心红,要像周总理一样努力为人民服务。 9.作者从味觉和视觉的角度,写海棠花开得艳丽,果实味美,果实累累的惹人喜爱的情景;“真像花果山”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海棠树果实累累的景象,表达了对海棠花的热爱。 10.①写出作者对静悄悄飘落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②写出周总理如花一样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11.作者对西花厅海棠花饱含深情,充满美好的回忆,题目蕴含着作者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
12.首先是询问周总理“你在哪里?”然后是呼唤寻找,最后回答。 13.高山、大地、森林、大海。“高山”是对周总理一生光辉业绩的形象总结,“大地”“森林”“大海”则分别代表着农民、工人和士兵。将这些自然景象人格化,向其发问,衬托周总理的伟大形象。 14.强调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和无限思念之情。 15.人民心里。作用:呼应前文,使全诗结构完整。
16.(1)示例:创辉煌未来
(2)示例:
议书
全校同学: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向同学们发出“学党史,见行动”的倡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积极参加学校围绕“学党史,见行动”主题举办的各项活动;
二、主动了解、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现在向团组织靠拢,长大后向党组织靠拢,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四、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业绩。
校团委
2021年6月15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