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2)课堂练习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如果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60°,且m α,则直线l与m所成的角也是60°.( )
(2)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α,则直线b⊥直线a.( )
(3)若直线a⊥平面α,直线a⊥直线b,则直线b∥平面α.( )
下列命题:
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一条直线在平面内,另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若两直线a与b异面,则过a且与b垂直的平面( )
A.有且只有一个
B.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C.有无数多个
D.一定不存在
如图所示,在Rt△BMC 中,斜边BM=5,它在平面ABC上的射影AB的长为4,∠MBC=60°,求直线MC与平面CAB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8.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2)课堂练习答案
1.答案:(1)× (2)√ (3)×
2.答案:D
3.解析:选B.当a⊥b时,这样的平面存在,当a和b不垂直时,这样的平面不存在.
4.解:由题意知,A是M在平面ABC内的射影,所以MA⊥平面ABC,
所以MC在平面CAB内的射影为AC.
所以∠MCA即为直线MC与平面CAB所成的角.
又因为在Rt△MBC中,BM=5,∠MBC=60°,
所以MC=BMsin∠MBC=5sin 60°=5×=.
在Rt△MAB中,MA===3.
在Rt△MAC中,sin∠MCA===.
即直线MC与平面CAB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8.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2)课后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平面垂直;
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直线垂直;
③过平面外一点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
④过直线外一点只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2.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点P是线段BC1上任意一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D1⊥DP B.AP⊥B1C
C.AC1⊥DP D.A1P⊥B1C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① b⊥α; ② a∥b;
③ b∥α; ④ b⊥α.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4.如图,设平面α∩平面β=PQ,EG⊥平面α,FH⊥平面α,垂足分别为G,H.为使PQ⊥GH,则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
A.EF⊥平面α
B.EF⊥平面β
C.PQ⊥GE
D.PQ⊥FH
5.已知点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PB=PC,则点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一定是△ABC的( )
A.内心 B.外心
C.垂心 D.重心
6.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在平面α内,若AC与α所成的角为30°,则斜边上的中线CM与α所成的角为________.
7.如图所示,PO⊥平面ABC,BO⊥AC,在图中与AC垂直的直线有______条.
8.在△ABC中,AB=AC=5,BC=6,PA⊥平面ABC,PA=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________.
9.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BAC=90°,AB=AC=AA1.
(1)求证:AB1⊥平面A1BC1;
(2)若D为B1C1的中点,求AD与平面A1B1C1所成角的正弦值.
10.已知在△ABC中,AC=BC=1,AB=.S是△ ABC所在平面外一点,SA=SB=2,SC=,点P是SC的中点,求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
8.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2)课后练习答案
1.解析:选A.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及线面平行的性质知①②③正确;④错,过直线外一点作平面与直线垂直,则平面内过这一点的所有直线都与该直线垂直.
2.解析:选B.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
因为B1C⊥BC1,B1C⊥AB,
BC1∩AB=B,
所以B1C⊥平面ABC1D1,
因为点P是线段BC1上任意一点,
所以AP⊥B1C.故选B.
3.解析:选A.对于命题①,a⊥α,则a垂直于平面α内的任意两条相交直线,又因为a∥b,所以b也垂直于平面α内的任意两条相交直线,所以b⊥α,①正确;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a∥b,所以②正确;因为a⊥α,当a⊥b时,则b可能在平面α内,也可能与平面α平行,所以③错误;当a∥α,a⊥b时,b与平面α的三种位置都有可能出现,所以④错误.
4.解析:选B.因为EG⊥平面α,PQ 平面α,所以EG⊥PQ.若EF⊥平面β,则由PQ 平面β,得EF⊥PQ.又EG与EF为相交直线,所以PQ⊥平面EFHG,所以PQ⊥GH,故选B.
5.解析:选B.如图所示,设点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O,连接OA,OB,OC.
所以PO⊥平面ABC.因为PA=PB=PC,且∠POA=∠POB=∠POC=90°,
所以△PAO≌△PBO≌△PCO,
所以AO=BO=CO.即点O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所以点O为△ABC的外心.
6. 解析:如图,设C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为点O,
连接AO,MO,则∠CAO=30°,∠CMO就是CM与α所成的角.设AC=BC=1,则AB=,
所以CM=,CO=,所以sin∠CMO==,所以∠CMO=45°.
答案:45°
7.解析:因为PO⊥平面ABC,AC 平面ABC,所以PO⊥AC.又AC⊥BO,PO∩BO=O,所以AC⊥平面PBD,所以PBD内的4条直线PB,PD,PO,BD都与AC垂直,所以图中共有4条直线与AC垂直.
答案:4
8.解析:如图所示,作PD⊥BC于点D,连接AD.
因为PA⊥平面ABC,
所以PA⊥BC.
又PD∩PA=P,
所以CB⊥平面PAD,所以AD⊥BC.
在△ACD中,AC=5,CD=3,所以AD=4.
在Rt△PAD中,PA=8,AD=4,所以PD==4.
答案:4
9.解:(1)证明:由题意知四边形AA1B1B是正方形,所以AB1⊥BA1.
由AA1⊥平面A1B1C1得AA1⊥A1C1.
又因为A1C1⊥A1B1,AA1∩A1B1=A1,
所以A1C1⊥平面AA1B1B,
又因为AB1 平面AA1B1B,
所以A1C1⊥AB1,
又因为BA1∩A1C1=A1,所以AB1⊥平面A1BC1.
(2)连接A1D.设AB=AC=AA1=1,
因为AA1⊥平面A1B1C1,所以∠A1DA是AD与平面A1B1C1所成的角.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1B1C1中,D为斜边的中点,所以A1D=B1C1=.
在Rt△A1DA中,AD==.
所以sin∠A1DA==,
即AD与平面A1B1C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0.解:法一:如图,连接PA,PB,易知SA⊥AC,BC⊥AC.分别取AB,AC的中点E,F,连接PE,EF,PF,则EF∥BC,PF∥SA.
所以EF⊥AC,PF⊥AC.
因为PF∩EF=F,所以AC⊥平面PEF,所以PE⊥AC.
易证△SAC≌△SBC,所以PA=PB.
又E是AB的中点,所以PE⊥AB.
因为AB∩AC=A,所以PE⊥平面ABC.
从而PE的长就是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
因为P是SC的中点,所以在Rt△APE中,AP=SC=,AE=AB=,所以PE===,
即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法二:如图,过点A作BC的平行线,
过点B作AC的平行线,两直线交于点D.
因为AC=BC=1,AB=,所以AC⊥BC.所以四边形ADBC为正方形,连接SD.
易知AC⊥SA,又AC⊥AD,SA∩AD=A,
所以AC⊥平面SDA,所以AC⊥SD.
易知BC⊥SB,又BC⊥BD,SB∩BD=B,
所以BC⊥平面SDB,所以BC⊥SD.
因为BC∩AC=C,所以SD⊥平面ADBC.
所以SD的长即点S到平面ABC的距离,
在Rt△SAD中,易得SD=.
因为点P为SC的中点,故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