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精选题(单元测试)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先用去米,再用去余下的;第二根先用去全长的,再用去米。(两根均有剩)剩下的绳子(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2.王叔叔8月份的工资是3200元,9月份的工资比8月份增加了。求王叔叔的工资增加了多少元的列式是( )。
A.3200× B.3200÷ C.3200×(1+) D.3200×(1-)
3.用6千克棉花的和1千克铁的相比较,结果是( )。
A.6千克棉花的重 B.1千克铁的
C.一样重 D.无法比较
4.一盒巧克力有12块,张华吃掉了它的,吃掉了( )块。
A.11 B.8 C.9 D.3
5.,这是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加法结合律
6.根据下图的变化过程能列出算式( )。
A. B.
C. D.
二、填空题
7.一根电线长120米,用去,还剩( )米,占全长的( )。
8.5m增加m是( )m,5m减少是( )m。
9.一根铁丝长36m,第一次用去总长的,第二次用去了第一次的,第二次用去了( )m。
10.根据“一本书,已经读了”,可知关系式:( )=已读页数。
11.光明小学六一班有48名学生,如果将六一班学生的调到六二班,两班的人数就一样多了,六二班原来有( )名学生。
12.×( )=×( )=0.5×( )=1。
三、判断题
13.一个不为0的数乘一个假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假分数。( )
14.100千克减少后增加,结果还是100千克。( )
15.一个数乘以分数的积小于被乘数。( )
16.甲数加上它的,正好是乙数,关系式是:甲数×(1+)=乙数.( )
17.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截去米,第二根截去它的,第一根剩下的不一定比第二根剩下的长。(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 = 1×= = 100×=
= = = = 0×=
19.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 +× ×+×
五、解答题
20.北京平均年日照约2412小时,广州平均年日照时间比北京少。广州平均年日照时间大约多少小时?
21.爸爸身高180cm,妈妈的身高是爸爸的,小兰的身高是妈妈的。小兰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22.工程队要铺设一条1600米的水泥路,已经铺设了,已经铺设了多少?
23.某冰箱厂每个月可生产A型冰箱400台,每台冰箱的成本价为2000元,现有两种销售方法:第一种,每台冰箱加价,全部批发给零售商;第二种,全部由厂家直接销售,每台冰箱加价作为销售价,每月也可售出400台,但需每月支付销售门面房和销售人员工资等费用共9500元。如果你是厂长,应选择哪一种销售方法,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请说明理由。
24.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200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文艺书是科技书的,文艺书有多少本?
参考答案:
1.A
【分析】假设两根绳子长度都为1米,分别求出两绳子剩下的长度,再比较即可。
【详解】假设两根绳子长度都为1米;
第一根:1-=(米);
1--×
=1--
=(米);
第二根:1×=(米);
1--
=-
=(米);
>,第一根长剩下的长;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A
【分析】把8月份的工资看作单位“1”,9月份的工资比8月份增加了,求王叔叔的工资增加了多少元,也就是求3200元的是多少元,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列式为:
3200×=400(元)
故王叔叔的工资增加了400元。
故选:A
【点睛】此题解答关键是确定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3.C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6千克棉花的表示为:6×=(千克)
1千克铁的表示为:1×=(千克)
所以,两者同样重。
故答案为:C
【点睛】千克可以表示为6千克的,也可以表示为1千克的。
4.D
【分析】根据题意,把12块巧克力看作单位“1”,吃了其中的,求吃的巧克力的块数,就是求12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12×=3(块)
所以,吃掉了3块。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与整数的乘法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和解题方法。
5.C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详解】,这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乘法的运算定律,熟练掌握各个运算定律是解题的关键。
6.C
【分析】本题考查数形结合,观察第一幅图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三份,把其中的两份涂色即,观察第二幅图在第一幅图的基础上又把涂色部分平均分成5份,把其中1份再次涂色。据此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本题要求的是的是多少,用乘法。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分数的知识,明确每幅图要表达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
7. 48
【分析】已知这根电线用去了,则还剩1-=;又因为电线长120米,所以可列式为:120×来求得还剩的米数。
【详解】1-=
120×=48(米)
【点睛】可把这根电线原长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用去的分率就是还剩下的电线占原长的分率。
8. 4
【分析】m是量,直接和5m相加即可;是分率,计算5m的(1-)是多少即可。
【详解】(1)5+=(米)
(2)5×(1-)
=5×
=4(米)
【点睛】准确区分量和分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8
【分析】根据题意,把铁丝总长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36×米,又知第二次用去第一次的,则第二次用去36××米,解决问题。
【详解】36××
=36×
=8(米)
所以,第二次用去了8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用乘法计算。
10.全书页数
【分析】“已经读了”,那么已读的是这本书的。据此填空。
【详解】一本书,已经读了,那么,全书页数×=已读页数。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1.40
【分析】由题意可知,如果将六一班学生的调到六二班,两班的人数就一样多了,则用六一班的原人数减去六一班的的2倍,剩下的人数即为六二班的人数。
【详解】48-48××2
=48-8
=40(名)
则六二班原来有40名学生。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明确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 2 2
【分析】题干中各式的积均为1,利用求倒数常用方法:①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②计算两数的积为1。
【详解】的倒数是2;的倒数是;1÷0.5=2
【点睛】掌握倒数的意义,灵活运用求倒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是假分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
14.×
【分析】减少,占1-,增加,占1+,用100千克×减少后的对应分率×增加后的对应分率,求出结果,与100千克比较即可。
【详解】100×(1-)×(1+)
=100××
=99(千克)
结果是99千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所求部分的对应分率,本题单位“1”有一次转化。
15.×
【分析】给这两个因数分别赋值,举出反例来判断。
【详解】解:设这个数是5,分数是,那么它们的乘积是:5×=8;
8>5;积大于被乘数;
【点睛】这个规律改为以下说法才成立:一个不为0的数乘真分数,积小于这个数。
16.√
【详解】略
17.√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设两根电线的长度分别为1米、9米、米进行讨论;
求第一根铁丝剩下的长度,用全长减去米即可;
求第二根铁丝剩下的长度,把铁丝的全长看作单位“1”,截去全长的,则剩下的长度是全长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全长乘(1-);
最后比较两根铁丝剩下的长度,得出结论。
【详解】(1)当两根铁丝都等于1米时;
第一根剩下:
1-=(米)
第二根剩下:
1×(1-)
=1×
=(米)
两根铁丝剩下的长度一样长。
(2)当两根铁丝的长度都大于1米时,假设是9米。
第一根剩下:
9-=(米)
第二根剩下:
9×(1-)
=9×
=6(米)
>6
第一根铁丝剩下的长度长。
(3)当两根铁丝的长度都小于1米,大于米时,假设是米。
第一根剩下:
-
=-
=(米)
第二根剩下:
×(1-)
=×
=(米)
=
>,所以>;
第二根铁丝剩下的长度长。
综上所述,第一根剩下的不一定比第二根剩下的长。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区分“米”和“”的不同,从两根电线的长度分情况讨论,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出第一根电线剩下的长度,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第二根电线剩下的长度,再比较大小,得出不同的长度有不同的结果。
18.;;;;28;
12;9;;1;0
【详解】略
19.2
【解析】略
20.1608小时
【分析】广州平均年日照时间比北京少,那么广州平均年日照时间是北京的。据此利用乘法,求出广州平均年日照时间大约多少小时即可。
【详解】2412×(1-)
=2412×
=1608(小时)
答:广州平均年日照时间大约1608小时。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
21.147厘米
【分析】用爸爸的身高乘求出妈妈的身高,再用妈妈的身高乘求出小兰的身高。
【详解】180××=147(厘米)
答:小兰的身高是147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连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22.640米
【分析】水泥路总长看作单位“1”,水泥路总长×已经铺设的对应分率=已经铺设的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600×=640(米)
答:已经铺设了640米。
【点睛】关键是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3.选择第二种销售方法,因为它的利润高一些。
【分析】将两种销售方式下的利润先计算出来,再对比,哪种方式下的利润高,就选择哪一种销售方式。
【详解】第一种销售方式的利润:2000××400=160000(元),
第二种销售方式的利润:
2000××400-9500
=200000-9500
=190500(元)
190500>160000,所以,第二种销售方式的利润更多一些。
答:我会选择第二种销售方法,因为第二种销售方式的利润更多一些。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24.72本
【分析】科技书的本数=故事书的本数×;文艺书的本数=科技书的本数×,据此解答。
【详解】200×=120(本);
120×=72(本)
答:文艺书有72本。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先求出科技书的本数是解题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