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2 19:5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概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课程要求】老师: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
老师:老爷们好!
众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升官发财!体验新文化运动前
北京大学师生问候语 1892年,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1915年张裕葡萄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张裕葡萄酒巴拿马获金奖全国注册厂矿数量大增财经报道 从这两则新闻报道中你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经济方面: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913年春,袁世凯指使部下刺杀宋教仁,1914年初下令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政治新闻 这段政治新闻报道了袁世凯什么卑劣行径?
表明了其什么样的政治意图?经济方面: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政治方面: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袁世凯却破坏民主共和,实行独裁统治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袁世凯上台后,通令全国“尊崇孔圣” ,随即他亲率百官到孔庙祭孔。其后又下令正式恢复前清的祭天制度,并亲自到天坛祭天。在这种情况下,各地也相继出现了各种名目的尊孔复古组织,如孔教会、孔道会、孔社、等。这些组织与北洋军阀相唱和,攻击辛亥革命,谩骂民主共和,鼓吹非孔教、非复辟不能救中国。 非主流报道 这一新闻报道表明了袁世凯在思想领域推行什么?暴露了其什么意图?经济方面: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政治方面: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袁世凯却破坏民主共和,实行独裁统治思想方面:
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观念进一步传播
袁世凯却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一种使命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到了一起
——唤醒民众觉悟,救亡图存!9月15日,上海出现了一本杂志《青年杂志》,其主编发表了一篇文章《敬告青年》,言辞相当尖锐。热点关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揭开了
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录像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民主科学《新青年》北京大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为什么北大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呢?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本质目的什么?
让新思想去抢占封建思想的阵地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看一看 想一想:
你觉得20世纪初的国人灵魂有哪些问题?专制思想看一看 想一想:
你觉得20世纪初的国人灵魂有哪些问题?愚昧、迷信《敬告青年》:陈独秀先生提出现在只有“德先生” ( Democracy )和“赛先生 ” ( Science )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民主”主要是指:
①东西方文化有机结合②主权在民、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③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在这里“科学”的含义包括:
①历史典籍 ②自然科学 ③科学的观念和方法 ④宗教哲理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祝福(节选)
——鲁迅
丽春之日,丈夫夭折.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 。然而她婆婆却再也容不下这个克星,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把她嫁给了贺老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
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祥林嫂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饿死去了·····
冻饿夺去了她的生命?
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封建旧道德!新道德旧道德 “儒者三纲之说,……而无独立人格矣。
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者,三纲之说为之也”。忠、孝、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
----陈独秀 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为子纲:子女一切得听从长辈的安排
夫为妻纲:嫁鸡随鸡 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新道德:资产阶级新道德,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考为什么要打倒它?打倒孔家店孔子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的精神偶像
其学说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热点跟踪“2005全球联合祭孔”,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 。社会主义建设要“两手抓”:
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
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山东曲阜 纪念孔子的宗旨是: 据说有一个穷秀才娶了一个妻子,是个文盲,秀才平时就是酸文假醋的,老是咬文嚼字的,这有一天晚上突然踹了媳一脚媳妇,说“爱妾速燃烟灯 毒虫噬我”,这媳妇想半天,“说什么呢?这老头又这是不是又开始发酸准备做诗了”,扭头接着睡,秀才很郁闷,不理我啊,又踹一脚,“爱妾速燃烟灯 毒虫噬我”,这老婆子还是不知道什么意思,这秀才受不了了,马上换了表达,照着老婆又踹一脚,“媳妇开灯吧 臭虫咬我了”, 一下老婆子也明白了点灯呗 打臭虫看完这则笑话,你对秀才的前后两句话感觉有何不同?新文学旧文学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鲁迅:
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狂人日记》《孔乙己》等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政治新闻五四运动北京学生的愤怒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广场。
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五四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政治)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三、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爸爸!你一定要强迫我,我便只有自杀了!”社会花絮《自觉的女子》文化视角 《新青年》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1917年,每期的发行量已达1.6万份,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 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求救国的答案。 新文化运动后的教材——《学生必读<文言文对照白话文指南>》动摇了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政治)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三、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使知识分子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思想)(文化)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科学)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局限: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东方文化自惭形秽 局限:倡导者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李时岳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你们对这种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作何感想?由此对帝国主义国家及资产阶级学说还会完全信任吗?那你会对宣告资本主义必将死亡的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吗?
如果你是生活在20世纪初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俄国走了马克思所指的道路,不仅打败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干涉的企图,其后还获得国家的迅速发展,你会有怎样的想法?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北方传来十月的风1、背景
(1)国际:
(2)国内:2、过程四、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①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造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联系必修一、二补充)
②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
③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失败;
④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道路的积极努力。1、背景2、过程四、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首倡人物:
五四后推广:
政治成果:李大钊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1、背景2、过程四、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首创人物:
五四后推广:
政治成果:李大钊①撰写文章②组织社团研究③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向工人阶级宣传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今天的中国报道到此为止,
请大家汇报一下今天的收获 !

经济、政治、思想四个提倡、四个反对陈、李、胡、鲁、蔡等《新青年》北京大学动员、动摇、……洗礼、马克思主义全盘否定或肯定今天的中国报道到此为止,
请大家汇报一下今天的收获 !

李大钊文章、社团、组织、学校、刊物中国共产党诞生。国际、国内器物制度思想?看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新文化运动前期
(民主与科学)?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后期
(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知识概述一个主题(思想解放,向西学习)
两个方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三个阶段:(器物→制度→思想)“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这段文字应出自( )
A.《警告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文学革命论》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有论者称“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符合这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意国将是工人的意国了,英国将是工人的英国了。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上述材料选自《一个工人的宣言书》。这份宣言书可能诞生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后期 D.解放战争后期课后延伸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否需要思想文化的创新?如果需要,那应该是哪些思想文化?我们中学生应当承担一份什么样的责任?诸暨中学 吴森兵谢 谢 大 家!金湖县第二中学
柏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