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素质过关检测
一、看拼音,写汉字。(8分)
chóng dié yè bǐng hén jì nèn hóng
( ) ( ) ( ) ( )
zhù zhái shèn zhòng dòng xué zhù zhī
( ) ( ) (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4分)
蜗牛(wā wō) 搜索(sǒu shǒu) 挖掘(jué qū) 降服(jiàng xiáng)
枯萎(wěi méi) 弯曲 (qū qū) 骤雨(jù zhòu) 倾斜(qīn qīng)
二、查字典,完成练习
如果不认识“缘”字,可以用 查字法米查字典,先查( )部,再查( ) 画。“缘”字的解释有:①缘故;②因为;③缘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是( ),“无缘无故”的“缘”是( )。
四、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4分)
狗 鼠 鸟 马 鱼 牛 虎 猪
窝 洞 巢 圈 塘 穴 棚
五、选词填空。(6分)
要是......就..…... 不仅....…而且..... 既......又......
1.爬山虎茎叶密集,( )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 )还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
2.爬山虎作为屏障,( )能吸收环境中的噪音,( )能吸附飞扬的尘土。
3.( )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你( )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这就是爬山虎的脚。(改为反问句)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句子)
3.月全食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十点一刻左右。(修改病句)
七、口语交际。(5分)
明明喜欢趴在桌上写字,你作为他的好朋友,该怎样劝说他,让他改掉这个不良的习惯呢?请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的“ , ”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正如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分)
2.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的含义是:(3分)
3.《蟋蟀的住宅》一文,作者把蟋蟀比作 ,把巢穴称作 。(2分)
4. ,把扇丢。 ,乱穿衣。夏雨 ,秋霜 。(3分)
5. ,雁儿脚上带霜来。(1分)
6. ,十场秋雨要穿棉。(1分)
九、阅读理解,完成练习。(20分)
(一)阅读课内《爬山虎的脚》选段,完成练习。(10分)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人,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给下面句子中的“一”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
A.数量 B.一律,没有例外 C.满、全 D.表示最少
(1)叶尖一顺儿朝下( ) (2)不留一点儿空隙( )
(3)一阵风拂过( ) (4)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
2.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 。(1分)
3.作者通过( ),发现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 ),( )和( )。流露出作者的( )之情。(3分)
4.如果把划线的句子去掉“漾起波纹”,好不好?(2分)
(二)课外阅读,回答问题。(10分)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的细雨淋醒了。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开始了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雨露,慢慢地长出了嫩枝绿叶,五月,婆婆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果实。果实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密甜。走进果园,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我爱家乡的银梨。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读短文,找出银梨花和果实的特点填空。(4分)
(1)银梨花的颜色:
(2)银梨果实的形状:
(3)银梨果实的颜色:
(4)银梨果实的气味:
3.短文是按( )顺序来描写银梨的。(2分)
4.作者为什么喜爱家乡的银梨?用文中的话来回答。(2分)
十、习作。(30分)
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吗?你留心观察过身边的事物吗?请你用日记的形式写写你所观察的事物的成长过程与变化,还要写清楚观察的过程,以及你的想法和心情,注意日记的格式,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