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数的产生》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的课时内容《数的产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数的产生》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的课时内容。教材展示古代人是如何计数如何发明各种记数符号的,用直观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数的发展历史,在这里给学生建立自然数概念可以为将来系统学习小数和分数作准备。
二、说学情
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也为学生了解数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将激起学生了解大数产生过程的兴趣和探究大数产生、发展历史的欲望。加之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
三、说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实效,达成目标,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本课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为: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类比迁移法、分析发现法。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巴比伦数字:(略)中国数字:(略) 罗马数字:(略)
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以上是一些记数符号。
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吗?
2、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读一读这些数:8、39、8000、236。
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揭示课题)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写一些大数,有时需要把整万的数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这样读、写起来就方便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揭示课题)
板块三、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板块三、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1、出示教材图片: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在远古时代人们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子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外出放羊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共出去多少只羊,就摆出多少个小石子。放羊回来时,再把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时,如果回来的羊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2、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
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
最小的自然数是谁?
最大的呢?
(在我们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0”的出现比较晚,人类开始知识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生产和数字计算的发展,出现了“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学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板块四、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感受到整万的数在生活中运用不便的基础上,提出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能使读、写方便的问题。因此,我先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预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已有的知识掌握新知,自己掌握怎样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知识过程中尝试成功,体验学习的快乐。整节课下来,课堂氛围轻松,教学效果极佳。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在自信中求知。
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小组汇报,促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解答问题不只是为了求出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正是因为这个思考过程展示了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经常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整理表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