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一)
课题 分数的含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页及第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2.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数感,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数感,丰富分数的内涵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多支铅笔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教师:请涂出下面图形的。 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 教师:看到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来表示。 教师:像这样1个图形,4个图形,4组图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都可以用表示。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再认识。(板书:分数的再认识(一))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第1题。 教师:能表示什么呢?请大家举例说一说。 预设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预设2:把4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其中的3个图形可以用表示。 预设3:把4组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其中的3组图形可以用表示。 引导学生分别画图表示,展示学生作品。 教师:同学们做的很好,一个图形、多个图形、多组图形都可以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像这样,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再举类似的例子。 2.学习第2题。 一个图形的是 ,画出这个图形。 (1)教师:请同学们想一下,原图形是由几个组成的? 学生:把看作一份,是整体的,整体是由4个组成的,也就是8个。 (2)请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进行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教师: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作品多种多样,只要画了8个就是正确的。 3.学习第3题。 (1)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3人一组,拿出课前准备的铅笔,其中一人带2支,一人带4支,一人带8支。做“拿铅笔”游戏。 (2)教师:现在请每人拿出自己所有铅笔的,看看拿出的铅笔数是否相同。 小组内交流,并请一组汇报。 学生1:我有2支铅笔,我拿出所有铅笔的是1支铅笔。 学生2:我有4支铅笔,我拿出所有铅笔的是2支铅笔。 学生3:我有8支铅笔,我拿出所有铅笔的是4支铅笔。 教师:为什么拿出的不一样,还都是呢 学生:是因为每个人铅笔总数不同,但拿出的都是铅笔总数的。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同一个分数,整体量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三、当堂训练 1.教材P64“练一练”第2题。 引导学生由部分推知整体,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2.教材P64“练一练”第3题。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分数的含义,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4,5题。 回顾分数的初步认识。 数形结合理解分数的意义。 由部分推知整体,逆向的角度理解分数。
板书 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一)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后 反思 在本节课的练习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己说一说分数表示的含义,动手画一画,分小组做拿铅笔的游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