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9 07:1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9 课
法 国 大 革 命 和
拿 破 仑 帝 国
克拉拉·莱辛,在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中举起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的姑娘。她旁边的少年鼓手正挥动着手枪,急速向前奔跑。这幅画是画家根据他在百幅“七月革命”街垒战的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展了七月革命的巷战场面。
一.启蒙运动
1.时地:
2.核心思想:
3.内容:
17一18世纪 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
理性主义
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启蒙运动下的思想宴会
启蒙运动 17-18世纪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继文艺复兴后又一次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有力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覆盖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
一.启蒙运动
4.代表人物:
伏尔泰
主张开明君主执政
伏尔泰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公认的旗手。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人”“欧洲的良心”。“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旗手”—伏尔泰
君主立宪制
博学—孟德斯鸠
分权制衡/法治
浪漫主义文学—卢梭
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
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著名思想家,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卢梭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之一。出身瑞士日内瓦的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
孟德斯鸠
主张三权分立
卢梭
主张社会契约论
一.启蒙运动
5.性质:
6.影响:
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称之为“旧制度”。进步思想家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智的乐观主义态度则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范围
核心
批判
代表
性质 作用
14世纪一16世纪
17世纪一18世纪
意大利—欧洲
法国—世界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
封建专制统治,天主教会
但丁、达 芬奇、莎士比亚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都促进资产阶级思想传播,促进社会发展
启蒙运动与启蒙运动对比
二.法国大革命
1.原因:
有钱有权
有钱无权
无钱无权
不纳税
负担全部赋税
①启蒙运动思想传播
②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
革命前,法国社合分成三个等级。教士、贵族属于特权等级,几乎不用交税。第三等级尤其是农民深受压迫,他们供养特权等级,交纳赋税,无政治权利。
第一、第二两个等级人数不过20多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3%。但是,他们有钱有势,作威作福。
1715—1786年国家税收总额从8600万锂提高到5.4亿锂。同时,因为关卡林立,在各大城市还征收商品入市税。这一切,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障碍。
二.法国大革命
1.原因:
③对外支持美独立战争财政危机
④英、美资产阶级革命鼓舞
1788年3月的《财政预算报告》:财政收入为5.03亿锂,支出为6.29亿锂,国债45亿锂, 应偿付的国债利息为3.18亿锂。为了支持美国独立战争,法国付出了20亿里弗尔的巨额资金。
爆发于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首先,两者都根源于同样的启蒙观念:自由、平等和正义;其次,两国在革命之初,曾经互相援助,互相鼓舞,许多法国将军和士兵曾参与了美国革命……美国政治家们也乐意为法国政体设计出谋划策。
路易十四,自号“太阳王”,在位72年。建立了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王国,在位期间开疆拓土,祸结兵连,国库空虚。
路易十五,路易十四的曾孙。他在位期间,七年战争使法国资产阶级丢掉了大部分海外市场。
路易十六,路易十五之孙,喜欢制锁和打猎,外号“锁匠皇帝”。失掉江山的天才锁匠
二.法国大革命
①导火线 1789年三级会议召开,讨论征税问题
为解决支持美国独立战争巨额资金,路易十六不得不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法国已经有175年未召开过三级会议来筹款。在会议中,第三等级坚决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利,主张三个等级合并开会,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
国王被迫让步,一方面同意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议会”要求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代表都加入;另一方面却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
法国大革命国民议会会场
②开始 1789、7、14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8世纪末期,巴士底狱成了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凡胆敢反对封建制度的著名人物,大都被监禁在这里。它成了法国专制王朝象征。1789年7月14日,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成了全国革命信号。各个城市纷纷仿效巴黎人民,武装夺取市政管理权。
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2.过程:
二.法国大革命
③制宪
1789、8 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的颁布
时间:
机构:
目的:
内容:
性质:
地位:
1789年
制宪议会
废除种种贵族特权,封建地租
①权利:人生来自由平等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纲领
“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新制度的出生证”之称。
原则:
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财产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2.过程:
二.法国大革命
④制定宪法 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⑤发展: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
义(国王暗地武装斗争)
1791年制宪议会
1791年法国制宪议会制定的宪法,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规定法国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废除损害自由和权利平等的制度。公民有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仅限于积极公民。法国2600万人口中约400多万为积极公民。宪法不适用法国殖民地及管辖区。1791年宪法法国从传统贵族社会跨入近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它没有解决土地问题,未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国王路易十六被迫接受宪法,但暗地里致信欧洲各国君主,呼吁他们武装干涉法国。 奥地利和普鲁土组成联军进逼巴黎。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组织义勇军救援巴黎。法国军队在瓦尔密击退侵略者,将敌人赶出国境。
为保卫革命成果,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把革命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们攻占了王宫,把路易十六关押在丹普尔堡。
路易十六
2.过程:
二.法国大革命
2过程:
⑥1792年,法国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1792年9月22日,国民公会开幕,通过废除君主制议案,成立法兰西共和国。由于发现了路易十六通敌卖国的文件,巴黎民众强烈要求惩办国王。1793年1月18日,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判处路易十六死刑。21日,年仅39岁路易十六在巴黎革命广场被处死。九个月后,38岁的王后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⑦1793年法国人民第三次起义(保王党势力乘机抬头,妄图复辟)
英、荷、西、普、奥组建“反法联军”干涉法国大革命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像晴天霹雳一样,强烈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让欧洲各国恐慌不已。为干涉法国大革命,欧洲各国难得地达成了一致意见,多次组建反法联盟,武装干涉法国大革命。英、荷、西与普、奥等国结成反法联盟,从几个方向进攻法国。法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乘机抬头,妄图复辟。
二.法国大革命
2.过程:
⑧大革命高潮 雅各宾派专政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等被送上断头台
1793年,巴黎市民再次起义,推翻对内妥协对外无力抵抗侵略的吉伦派,建立起以罗伯斯庇尔为领袖雅各宾派。成立救国委员会,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之后,开始严厉镇压复辟势力并取得对外反侵略战争胜利。
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利用恐怖手段排除异己,实行了一系列“恐怖政策”。据统计未经审判而处死者约4万人,第三等级占到80%以上,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在议会演说时,遭到议员反对抗议,引发政变,逮捕罗伯斯庇尔等人,罗伯斯庇尔等22人被处以绞刑,这就是法国大革命之中著名的"热月政变",离雅各宾派掌权仅14个月。
罗伯斯比尔被送上断头台
如何评价罗伯斯比尔
①打退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国内的叛乱;把大革命推向高潮
②打击面太宽,树敌太多,失去了统治基础。
罗伯斯庇尔是颇具争议的一个人物,他既是法国大革命的拯救者又是法国恐怖的统治者。罗伯斯庇尔在法国大革命最危险的时候站出来,出台一些恐怖政策,既解决了国内的武装叛乱,又解决了国内物价的飞涨。解决了法国的外忧内患,同时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采取的恐怖统治来维护法国的秩序,致使5.7万人丧命,是他制造了法国血腥的革命。这些政策是无可厚非的,他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杀人如麻、人人自危,他应该为死去的那些无辜人负责,他破坏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革命失败了吗?
这只是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二.法国大革命
3.性质:
4.影响:
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①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③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正是在大众直接参与下,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才真正将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与旧制度“完全决裂”,最终筑起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大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合适的环境。
革命震撼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并给以沉重打击,彻底性更为各国树立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法国大革命不仅属于法国,也属于全世界。
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之后,反法联盟卷土重来,人民渴望和平时期早日到来,资产阶级更期望能稳统治秩序,历史把一位英雄送到了法国人民面前——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三.拿破仑帝国
1.背景:
2.方式:
3.过程:
雾月政变
①雅各宾派被推翻,反法联军卷土重来法国内忧外患,
②法国需要强有力的政权
①夺权: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
②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发动兵变,控制督政府,接管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开始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11月为法国的雾月,故称“雾月政变”。
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举行,加冕后称拿破仑一世,这位35岁的欧洲征服者自己将皇冠放在了自己的头上,并为皇后加冕。
拿破仑加冕称帝
4.治国措施:
①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②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
经济上,拿破仑发展农业鼓励开垦,兴建水利设施。兴建一些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增加工人就业。奖励发明,重用科学家,极大地促进法国产业革命的开展。
政治上,不断采取集权手段,建立皇权政治,成为了代表法国资产阶级利益的皇帝。
文化上,拿破仑注重品德教育,提高当时人们的思想素质。
对内:
《拿破仑法典》
时间:
1804年
为整理革命以来立法成果
目的:
内容:
影响:
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拿破仑法典
在《拿破仑法典》颁布后的近100年的时间内,欧洲先后有25个国家以该法典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民法典。如,丹麦、德国、瑞士、葡萄牙、西班牙等。
三.拿破仑帝国
4.治国措施:
对外:
打败欧洲反法联盟,打击欧洲封建势力,同时对当地人民压榨掠夺
法国大革命期间,最受群众喜爱、流行最广的,是自由的赞歌——马赛曲。 在法国路易十六时期,受到巴黎雅各宾派的影响,马赛港的市民设计夺取了要塞,高唱着马赛曲向前进发。《马赛曲》是鼓舞斗志的赞歌。
1795年定为法国国歌,拿破仑·波拿巴在1804年称帝之后下令取消《马赛曲》国歌地位,但是并没有禁止该曲;1879年,法国政府重新定《马赛曲》为国歌。
左撇子人都比较聪慧,爱因斯坦、达芬奇、奥马巴、比尔盖茨、牛顿、居里夫人、卓别林、图灵、都是左撇子,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拿破仑凭借卓越军事才能打败敌国——奥地利,普鲁士,荷兰,西班牙等。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屈服在法国的脚下,大大提高了法国的威望。
三.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被流放软禁于海伦娜岛
法兰西第一帝国是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又被称拿破仑帝国。1810年左右,欧洲大陆上已没有堪称法国敌手的国家,帝国本土包括今天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德国莱茵河左岸、意大利部分领土,鼎盛时期影响范围占据大半个欧洲。
在1807年到1809年间,拿破仑从普鲁士等国强征了十亿法郎。此外,他从罗马教皇和意大利诸国抢劫了许多古典文物和艺术作品,都源源不断的运回巴黎。
评价: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同时对当地人民压榨掠夺
三.拿破仑帝国
5.帝国覆灭:
1812年6月,拿破仑率大军50余万人侵入俄国,俄国在库图佐夫将军的指挥下,实行焦土政策,对莫斯科坚壁清野,法军只占领了一座空城,在既找不到俄军主力,又无法谈判撤军的情况下,一直拖到冬天的法军不得不在饥寒交迫之下撤离俄国。
①1812年,远征俄国失利,元气大伤
②1813年 莱比锡战役被打败
1813年,法国和反法同盟在柏林西南的莱比锡城下进行决战,这一战后来被称为是“民族之战”。使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此后,1814年4月,拿破仑不得不退位。
三.拿破仑帝国
5.帝国覆灭:
③1814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 ④1815,拿破仑重登王位,建立“百日王朝”
1814年4月11日,经历莱茵苦战的拿破仑,终于宣布对外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4月13日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宣告灭亡,拿破仑退位后,被迫流放到了厄尔巴岛,拿破仑还保留着“皇帝”的称号,但他的帝国只能局限在厄尔巴岛。
拿破仑在厄尔巴岛
1814年法国经济下滑,通货膨。街上退伍老兵在咖啡馆聚会,回忆拿破仑时代的美好,密谋拥护皇帝复辟。
拿破仑得知法国人民对波旁王朝的黑暗统治非常不满,又得知路易十八拒绝向他支付养老金,还要把他迁移到更偏远的岛上,他立即组建起约1000人的小型部队。1815年2月26日夜,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到达法国南部,回归的拿破仑受到了军民热烈的欢迎,拿破仑和他的追随者们昂首进入巴黎时,他已经拥有一个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仓皇而逃。“百日王朝”开始。
三.拿破仑帝国
5.帝国覆灭:
⑤1815,兵败滑铁卢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滑铁卢战役是法国军队和反法国军队在在比利时滑铁卢发生的一场战役。1815年,在获得自由后拿破仑野心不改。6月18日,拿破伦军队在滑铁卢与以英国为首的联军激战,最后全军覆没,独木难撑的拿破仑只好同意退位,把自己交给了英国,任由处置。封建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
1815年10月,这位末路英雄拿破仑和他追随者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病死于该岛,享年51岁。
6.性质:
三.拿破仑帝国
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
侵略性,是军事侵略性战争
初期:
后期:
7.影响:
积极:
消积:
①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革命思想
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③损害了他国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19年后,法国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力普国王派其子乘军舰前往圣赫勒拿岛,运送拿破仑的遗体回国。1840年12月15日,巴黎人民满腔热情地举行了隆重的接灵仪式。他的灵柩穿过刚刚完工的凯旋门,安葬在塞纳河畔的荣军院。
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 ?
①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战争使法国国内矛盾激化。
③根本原因: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如何评价拿破仑 ?
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1789.5
1789.7.14
1791
1793
1794
高潮
1789.8
1792
1799
1804
1815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处死路易十六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专政
拿破仑掌权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制宪议会制定宪法
处死罗伯斯庇尔(热月政变)
导火索
革命开始
革命纲领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时间 开始 主要 领导者 颁布文献 确立政治制度 性质 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9 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克伦威尔 《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 都是 资产 阶级 革命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 来克星顿枪声 华盛顿 《独立宣言》 (总统制)共和制 民族解放 取得民族独立
法国大革命 1789-1794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罗伯斯庇尔 《人权宣言》 (议会)共和制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启蒙运动
时地:17一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
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内容:自由、平等和民主
代表: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性质: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
影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拿破仑帝国
方式:雾月政变 过程:①②
治国措施:对内:对外:评价
帝国覆灭: ①②③④⑤
性质:初期:后期
7.影响:积极:①②消极:
课后小结
法国大革命
原因:①启蒙运动思想传播
过程:导火线 开始 制宪 制定宪法 发展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
十六雅各宾派专政,罗伯斯庇尔等被送上断头台
性质: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① ②③
课后巩固
1.“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补偿时,不在此限。”《拿破仑法典》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自由平等 B.人民主权 C.分权制衡 D.保护私有财产
2.《人权宣言》提出:“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这体现了(  )
A.平等原则 B.自由思想 C.分权主张 D.专制理念
3.法国1791年宪法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并置于正文之前。宣言宣告法律面前所有公民平等,但宪法却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这一做法(  )
A.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维护了《人权宣言》的权
C.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D.反映了1791年宪法的局限
A
A
D
4.某史学家在《一六四〇年英国革命史》中说:“法国的革命,尽管是后来居上,但并没有使英国革命本身的伟大少了一些;它们都是“同一个战争的胜利。”这里所说的“同一个战争”是指(  )
A.农奴制改革 B.民族解放战争 C.殖民侵略战争 D.资产阶级革命
5.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的标志是( )
A.共和国的成立 B.罗伯斯庇尔等人被处死
C.拿破仑发动政变 D.拿破仑帝国灭亡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A.资产阶级完全控制了议会 B.君主同议会矛盾尖锐
C.殖民压迫激发了民族主义兴起 D.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D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