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因数和倍数课件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因数和倍数课件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9 07:4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2.1 因数和倍数
脑筋急转弯:两对父子吃面条,就三个人付钱,为什么?
小明爸爸
小明
小明爷爷
我是爸爸!
诶?
你发现了什么?应该怎么说呢?
情景导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脑筋急转弯:两对父子吃面条,就三个人付钱,为什么?
小明爸爸
小明
小明爷爷
我是爸爸!
诶?
不能单独说谁是爸爸,谁是儿子。
情景导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商是整数的算
商不是整数的算式
观察下列算式并尝试分类
12÷8=1.5
12÷6=2
12÷1=12
9÷5=1.8
20÷2=10
12÷15=0.8
12÷10=1.2
12÷4=3
整式除法:除数、被除数和商都是整数的算式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商是整数的算式
12÷6=2
12÷1=12
20÷2=10
12÷4=3
整式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约数),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
因数
倍数
2和6是12的因数,
1和12是12的因数,
3和4是12的因数,
2和10是12的因数
12是2和6的倍数,
12是1和12的倍数,
12是3和4的倍数,
20是2和10的倍数
你还能举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试着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60÷10=6  10÷2=5
10和6是60的因数,60是10和6的倍数;
5和2是10的因数,10是5和2的倍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你发现了什么?
10和6是60的因数,60是10和6的倍数;
5和2是10的因数,10是5和2的倍数。
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
因数
倍数
相互依存
不能单独说某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分小组探究并说说用到的方法。
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

奇数
偶数
新课讲解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方法一:用数带入验:
奇数
偶数
1 + 2 = 3
3 + 4 = 7
5 + 6 = 11
奇数
奇数
1 + 3 = 4
5 + 7 = 7
9 + 11 = 11
偶数
偶数
2 + 4 = 6
6 + 8 = 14
10 + 12 = 22
......
......
......
奇数
偶数
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新课讲解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方法二:数形结合法
……
奇数+偶数:
……
奇数+奇数:
……
偶数+偶数:
新课讲解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这个结论正确吗?
可以再找一些大数试试。
319+534=853
533+319=852
534+320=854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新课讲解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列举法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8的因数有1,2,3,6,9,18。
图示法
18的因数
1,2,3,
6,9,18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0的因数有哪些?
36的因数有哪些?
30的因数有1,30,2,15,3,10,5,6。
36的因数有1,36,2,18,3,12,4,9,6。
也可以用图示法
36的因数
30的因数
1,2,3,5,
6,10,15,30
1,2,3,4,6,
9,12,18,36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的倍数有哪些?
想一想, 2的倍数有哪些?
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找的,找到了多少个?
参照找因数的方法,说说找倍数的方法。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根据倍数的意义和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2的倍数有哪些?
2与非零自然数的积都是2的倍数。
2×1=2
2×2=4
2×3=6
...
2的倍数有2,4,6
...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根据乘除法的关系
2的倍数有哪些?
哪些数除以2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2÷2=1
4÷2=2
6÷2=3
...
2的倍数有2,4,6
...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列举法
注意2的倍数是无限的,列举时要在后面加省略号。
图示法
2的倍数
2,4,6,
8
2的倍数有哪些?
2的倍数有2,4,6,8
...
...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课堂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9的因数
1 , 3 , 9
24的因数
1 , 2 , 3 , 4 ,
6 , 8 , 12 , 24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课堂练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5
18
20
24
30
36
60
36的因数
60的因数
1
2
3
4
6
9
12
18
36
1
2
3
4
5
6
10
12
15
20
30
60
2.将各自因数的桃子放入相应的篮子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课堂练习
写出下面个数的倍数。(各写5个)
6的倍数
6,12,18,24,30,……
8的倍数
8,24,40,56,72,……
3.想一想,填一填。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课堂练习
4.小兔子过河采蘑菇。
16
20
8
24
18
15
9
6
31
29
要沿着3的倍数采蘑菇。
24÷3=8,18÷3=6
15÷3=5, 9÷3=3
6÷3=2
24=3×8,18=3×6
15=3×5, 6=3×2
9=3×3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课堂小结
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知识扩展
雷 劈 数
有位外国数学家叫卡普利加,在一次旅行中,他遇到猛烈的暴风雨,电闪雷鸣过后,他看到路边的一块里程碑,被雷电劈成了两半,一半上刻着30,另一半上刻着25。这时,卡普利加的脑际中忽然发现了一个绝妙的数学关系——把劈成两半的数加起来:30+25=55;再平方,结果正好是两个因数中的数字:55 =3025。
人们又找到了另一个雷劈数:2025,20+25=45,45 =2025。后来,人们用第一个发现者的名字,把这种怪数被命名为“卡普利加数”,因为发现时是偶然的雷劈现象造成的,所有人们又把这种数叫“雷劈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练习册中选取。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