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2 08:0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9课 新文化运动学案
【课程导入】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一本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青年杂志》的月刊,不久改名为《新青年》。正是这本杂志高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拉开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序幕,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文化运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习目标】
1、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代表人物、主要内容、主要阵地、性质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21教育网
3、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21cnjy.com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探 究
【学点1】新文化运动1.背景①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 、 、 、 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 的欢迎。②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 ,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 》,推行“尊孔复古”逆流。③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2.代表人物: 、 、 、 等。3.口号: 4.兴起标志:1915年, 在上海创办《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5.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以《 》杂志为主要阵地。6.主要内容主 要 内 容意 义前期①提倡 ,反对 ;②提倡 ,反对 ;③提倡 ,反对 ;④提倡 ,反对 。向 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掀起一股 潮流。后期⑤宣传 。中国的先进分子用 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学点2】7.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1917年, 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2)主要人物: (3)主要活动:①1918年,李大钊在《 》连续发表了《 》和《 》,颂扬十月革命。②为了扩大宣传 ,1918年,李大钊在 创办了《 》。8.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 运动。9.影响: ①积极影响: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 和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②消极影响:新文化运动对 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构建知识体系】【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转至三导练习册第9课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材料三:“……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国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招牌,也是挂不住的……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1、以上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些内容?2、材料一中的“德、赛两先生”的含义是什么?西洋人“闹了哪些事”才到了光明世界?3、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你如何认识“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