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尝试与猜测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尝试与猜测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9 08:0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尝试与猜测
课题 尝试与猜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10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通过列表枚举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 3.在现实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列表枚举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教师:这是出现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逐一列举法。 1.学习第1题。 鸡兔同笼,有9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交流方法。 2.学习第2题。 教师:可能各有几只呢?我们可以逐一列举试一试。 学生:一共有9个头,假设有1只鸡,应该有8只兔,那么鸡和兔的腿数应该是34条。不对。假设有2只鸡,应该有7只兔,那么鸡和兔的腿数应该是32条。不对。 假设有3只鸡,应该有6只兔,那么鸡和兔的腿数应该是30条。不对。 假设有4只鸡,应该有5只兔,那么鸡和兔的腿数应该是28条。不对。 假设有5只鸡,应该有4只兔,那么鸡和兔的腿数应该是26条。正好。 教师:还可以怎么猜测呢? 学生:也可以先假设1只兔8只鸡,再增加兔的只数减少鸡的只数,调整到正好的只数。 教师:我们可以将猜测的过程用表格表示,请同学们填一填。 出示表格,学生填空,互相交流。 3.学习第3题。 教师:从上面的列表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只数不变,鸡增加1只,兔减少1只,腿减少2只。 教师:腿的数量为什么每次都会减少2? 学生:因为1只兔比1只鸡总是多2条腿。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只要按照这个步骤做下去,无论头数和腿数如何变化,都能解决。 ·跳跃、取中列举法。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交流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做,学生汇报。 选取逐一列举法展示。 教师:我们在这道题中,适合用逐一列举法吗? 学生不适合,逐一列举法比较慢。 选择取中列举法展示。 教师:这种做法选择了跳跃列举法,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学生:设鸡有1只,兔有34只,腿一共有138条,腿数太多了,一定是兔子太多了。接下来可以假设有鸡有10只,兔有25只,腿一共有120条,腿数还是太多,兔子应该接着减少。设鸡有20只,兔有15只腿,一共有100条,腿数差不多了,再调一点。设鸡有25只,兔有15只,腿一共有90条,比94条少了,兔子数应该在10和15之间。设鸡有23只,兔有12只,一共有94条,正好。 教师:这种方法比逐一列举法更快,还有更方便的做法吗? 选择取中列举法展示。 教师:这种做法选择了取中列举法,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学生:先假设鸡和兔的只数差不多,设鸡有17只,兔有18只,一共有106条腿,比94多,说明兔子多了。继续往下假设,把鸡的只数调多点,兔的只数条调少点儿,我发现鸡23只,兔12只,腿一共有94条正好。 ·假设法。 教师:还有更方便的做法吗? 学生:先假设全是兔子,就有35×2=70(只)脚,与实际有94只脚比较,少了94-70=24(只)脚,把一只兔子当成一只鸡来计算,就会比实际少两只脚,那么24中有多少个2,就有多少只兔子。这样就可以求出兔子的只数。 三、当堂训练。 教材100页题目。 引导学生利用表格独立完成题目,相互交流各用了什么方法。讨论“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列表的方法解决”。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鸡兔同笼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规律。 有其他合理的方法也给予肯定。 鼓励学生用其他思路解决问题。
板书 设计 鸡兔同笼 1.逐一列举法 2.跳跃列举法 3.取中列举法 4.假设法
教后 反思 在本节课中,从古代数学名著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探索中,体会逐一列举、跳跃、取中列举法的区别,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