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前230年,灭韩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秦统一六国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前221年定都咸阳秦秦 秦朝统一诸侯争霸: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了战争。战国时期一些诸侯为了富国强兵,开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方面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
1.时间: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能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
1.社会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
2.人心所向:长期战争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3.秦(主观原因):
(1)秦国实力:经过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实现富国强兵,为统一奠定基础;
(2)秦王赢政:雄才大略(广揽贤士,先弱后强(由近及远)策略等 皇帝由来秦王嬴政把三皇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为尊号,自称始皇帝,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创建皇帝制度重要特征1)皇帝神圣--神化特权 扩大权威
2)皇位世袭 ---地位不可逾越(核心内容)权力不可转移
3)皇权至上
皇权至上:秦始皇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控制军队的调动。实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皇帝三公九卿制御史
大夫丞
相太
尉诸卿:中央职能部门。掌管国家各项具体事物(牵制)(统率)(统率)(虚设)直接控制建立:以战国官制为基础,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中央三公之下的九卿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
太尉(虚设):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中央官制特征中央官制的作用:
秦中央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的决策失误。以皇权为中心。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
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彼此牵制。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守县令都有明确的职责;中央主要官员既有配合,也相互牵制。1、历史原因:从春秋战国诸侯割据中总结历史教训,巩固统治的需要;
2、现实原因:巩固统一的需要;
3、理论根源:韩非子加强中央集权思想
背景:
1、春秋战国,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2、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
3、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郡县制的内容和评价1、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之下又分为若干县。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监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2、县的长官称为县令或县长,负责治理民生,管理财政、司法、诉讼和兵役。
3、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1.建立一套地方官僚机构。
2.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了国家政治体制中心。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与完整。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郡 县皇帝中央机构三公九卿郡郡守、郡监、郡尉县乡里县令、县丞、县尉 三老、啬夫、游徼 里正地方: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血缘世袭封地地域任免 俸禄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加强和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的影响积极:
(3)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与完整。消极:皇帝专制加强对人民统治,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最终秦王朝土崩瓦解。
(官僚机构膨胀,贪污之几盛行;地方无权,不利积极性调动;长远:阻碍社会进步。(1)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2)对秦:使巩固统一的措施得以施行,有利于发展封建经济文化,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体现为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这一制度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但容易形成个人独断、个人专制的暴政。本课重点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三要素1)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使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3)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2)从中央的三公九卿到地方的郡县官吏,建立起一整套官僚体系统一
六国条件客观条件社会基础、秦国实力、人民需要主观因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时间221年过程韩、赵、魏、楚、燕、齐建立
集权
统一
国家政治方面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颁布秦律
统一车轨
移民实边经济文化方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驰道思想方面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军事方面南征越族,开凿灵渠;北逐匈奴,修筑长城暴政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大兴土木、严刑酷法
(大兴土木:仿建六国王室宫殿;修建阿房宫、骊山墓)评价秦始皇度衡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量统一文字“秦失其政而陈涉(陈胜)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 ” ——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