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 第二节课时1 电生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 第二节课时1 电生磁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19 11:2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
课时1 电生磁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2)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和电流方向。
2.科学思维
从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奥斯特实验,了解电流的磁场,知道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通电螺线管的实验,发现通电螺线管的磁极跟电流方向有关,总结出右手螺旋定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4.科学态度和责任
(1)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安培定则。
2.难点:安培定则的熟练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答: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这是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提问: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到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吗?也就是说,只有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吗?其他物质能不能产生磁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1.奥斯特实验
教学情境:教师演示实验
(1)把小磁针放在导线下方,分别通电、断电,观察小磁针N极指向有什么变化?
(2)改变导线中电流的方向,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有什么变化?
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比较甲、丙两图,小磁针偏转的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跟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知识归纳:通电导体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师展示螺线管的图片和实物:
实验1:在螺线管的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观察小磁针N极的指向,轻敲硬纸板,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
实验2:把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周围不同位置,通电后在图上记录小磁针N极的指向。
实验3:改变电流方向,把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周围不同位置,通电后在图上记录小磁针N极的指向。
知识归纳:
(1)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
(2)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也会发生改变。
3.安培定则
教学情境:阅读教材第146页安培定则的内容,想想如何借助自己的手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知识归纳: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的方向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拓展:安培定则的应用:
(1)由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极。
(2)已知通电螺线管的N、S极,判定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3)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以及电源的正、负极,画出螺线管的绕线方式。
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