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众
3
1.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
符号:
②常用单位:小时(h)、
③换算关系:1h=
min;Imin
S:
1h=
s;1s=
ho
(2)使用机械停表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先上紧
②注意
③按表时不要用力过猛。
2.误差与错误
(1)误差:
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叫做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
选用
、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
误是能够避免的,但误差不能
针对训训练
知识点1时间及其测量
1.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普通钟表的秒针转动一周的时间
B.书写一个字所用的时间
C.人步行10m所需的时间
D.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所用的时间
3.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37
8
gLL
m
50
0
45
40
20
3
大
25
30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实验
误差
B.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
误差
C.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
测量中的错误
D.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在测量
中,误差是无法消除的
6.下列关于减小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多次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B.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大,误差越小
C.认直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测量时,我们可以避免错误;多次测量求
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知识点3长度的特殊测量
6.(2022昆明市五华区期末)如图所示,被测
量的圆形物体的直径是
cmo
0cm12345
6
8.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25
圈,如图所示,这把尺的分度值是
cm
线圈长度是
cm,金属丝的直径是
cm。如果在绕圈时,使缠绕的线
基础巩固
1.小明想测量从家里步行到学校所用的时间,
应该选择的测量工具是
A.钟表
B.刻度尺
C.温度计
D.弹簧测力计
2.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
中“切”就是用手指把脉,根据脉象诊断疾
病,这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
如图所示,每次把脉的时间,古人强调不应
少于脉跳五十次,据此可知中医把脉一次
的时间约为
4.在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时,为使测量结果
误差较小,下列最佳的测量方法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元硬币的厚
度,再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再
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
的总厚度,再除以10(共18张PPT)
众
3
1.关于测“平均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悉
金属片
S2
B
A
A.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
缓的坡度
B.用刻度尺和秒表一起测量出物体的速度,
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C.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的
平均速度
D.用u=氵
算出的平均速度,可以粗略表示
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如图所示,在用斜面和木块做“测量物体运
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将带刻度的木板一
端垫高做成斜面,小明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
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频闪照相机
每隔0.5s拍一张照片,照片记录了木块在
不同时刻的位置。分析可知术块从A点到
F点的运动路程为
cm,木块从A点
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
A
jmmmjmmmmmmmmrmmmjmmm
F
456cm
C
3
2
1
3.测一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
金属片
(3)为了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撞击底端金属
片的时间t,在正式测量前,要多练习几次,目的是
(4)一同学首先测出图中的路程s后,再测出小车
从A点下滑到C点所需时间,测上述测量中,
的测量有误,原因是
2.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
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
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2022毕节中考)小明用玩具汽车测量平均
速度,让汽车在斜面上沿直线静止下滑,位
置传感器每隔0.2s记录一次汽车的位置,
如 所示。由 可知,汽车从A点运动到C
点的路程为
cm;BD段的平均速度
为
/s;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
过程,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4.小明在做“测量纸片下落的平均速度”的实
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秒表每格为
0.5s。在该次实验中,纸片通过全程s,的平
均速度v2=
m/s;纸片通过下段路程
的平均速度v3=
m/s;通过计算可以
得到,该纸片下落时做的是
(选填
“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片时,停表按晚了一些,这样测出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金属片
5.如图所示,要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需
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停表。将小车在A
点释放的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小车撞击金属
片时,再次按下停表结束计时。若小车撞击金属
6.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
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共24张PPT)
动与静
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 改变 称为机械运动。
2.研究物体运动时,选作 参照标准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 是相对的。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米 ,符号是m。
2.长度单位换算:1km= 103 m= 106 m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选:选择适当 量程 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放:刻度尺要放 正 ,有刻度的一边要 紧贴 被测物体。
(3)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 。
(4)读: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 下一位 。
(5)记:测量结果=数值+ 单位 。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 s 。
5.时间单位换算:1h=60min= 3600 s。
运动的快慢
1.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 时间 的比称为速度。
2.速度的计算公式:v = ,变形公式:s=vt,t= 。
3.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米/秒 ,符号是m/s或m·s-1。
4.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 不变 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5.把物体运动速度 变化 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众
3
解析】(1)图中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己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2cm。(2)长度测量的准确程
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的,刻度尺的分度值越
小,测量的结果越准确,所以用乙刻度尺测量的结果
更准确。(3)刻度尺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
位,甲的读数为3.4cm,乙的读数为3.40cm。(合理
即可)
【要点总结】特殊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
1.卡尺法(组合法)
当刻度尺无法贴近待测的长度,用直尺和三角
板组合可测出圆形或球形的直径。
2.累积法(测多算少法)
待测长度很短,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用刻度
尺也无法直接测量,这种情况可用测多算少的
方法。
3.化曲为直
如果待测的长度是无规则弯曲的,并且在长度
不是很长的情沉下,无法直接测量,可米用化
曲为直的方法。
1.s-t图像
(1)在同一个s-t图像中,直线段的倾斜程度表示
物体的运动速度:直线段越倾斜,物体的运动速度
越大;反之则越小。当直线段与时间横坐标平行
时,表示物体是静止不动的。
(2)在s-t图像中,若物体运动的图线是一条倾斜
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运动的
图线不是直线,说明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共22张PPT)
众
3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
的物体
运动快。
(2)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
的物体
运动快。
2.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
与通过
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
称为速度。用
符号表示。
3.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
4.速度的计算公式:v=
,s表示路程,
S
t表示时间。变形公式:s=
,t=
5.速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秒,符号:或
m·s1
(2)常用单位:
,符号:km/h
或km·h1。
(3)换算关系:1m/s=
km/h;
1km/h
m/
So
1.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
多少”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而在文学作品中常
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下列的成
语中与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
的是
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2.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
所在的位置如图所示。
起点
(2)甲、乙两运动员最终的成绩分别为12s、
13s,那么
(选填“甲”或“乙”)跑得
较快,这是因为
3.(2022徐州中考)海洋中游得最快的鱼是旗
鱼,速度可达100km/h。下列运动的速度与
其最接近的是
A.运动员在跑道上跑步
B.人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
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D.飞机在高空飞行
5.文明社会,文明出行。行人过街时应该走斑马
线。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s,表示的物理
意义是
;小旭
同学要走过宽为24m的马路,大约需要的时间
是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B.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2.甲、乙两个运动员分别爬两个山坡,已知他
们的爬山速度之比是2:1,两个山坡的长度
之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顶的时间之比是
(
A.2:3
B.1:2
C.3:2
D.3:4
3.小郑骑自行车的速度为25.2km/h,小刘跑
步的速度为5m/s,小任骑电动平衡车每分
钟通过540m,则运动最快的是
)
A.小郑
B.小刘
C.小任
D.一样快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提倡“吃动
平衡,天天运动”,建议每天行走6000步。
小明通过手机软件测得40in行走6000
步,路程约4km。小明行走的速度和他的步
长分别约是
A.6km/h,67cm
B.10km/h,1.2m
C.6km/h,20cm
D.1km/h,0.6m(共21张PPT)
众
3
自主学习
1.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
点且倾斜的
2.把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
直线运动。
3.若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将其运动的一段
路程以及通过
所用的时间代
入速度公式,计算出来的速度就是该物体通
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0
t
0
t
A
B
◆
)
0
t
0
t
C
D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
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
片,由图可知,甲物体做的是
运动,乙物体做的是
运动。
甲
乙
5.松浦大桥全长大约是4.2km,小明爸爸开车
的平均速度大约是70km/h,小明的爸爸从
松花江南岸行驶到松花江北岸需要的时间
大约是
A.6min
B.4.2min
C.36min
D.3.6min
6.(2022曲靖期末)某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是
14s,如果他在前70m的平均速度为7m/s,到
达终点冲刺的速度为9m/s,则他在后30m的
平均速度是
A.3.3m/s
B.7m/s
C.7.5m/s
D.8m/s
1.寓言故事《龟兔赛跑》中的白兔骄傲自大,
在比赛途中睡了一大觉,醒来后发现乌龟
已快到终点。而乌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始
终坚持不懈地爬行,最终取得了胜利。则侧
整个过程中
A.白兔始终跑得比乌龟快
B.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C.白兔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始终跑得比白免快
4.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s
内通过的路程是1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
2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3m,则
A.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1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自行车在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s/m
乙
16
12
甲
8
4
t/s
0
24
6810
4.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的
速度之比为5:3,通过的路程之比3:5,则
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如果乙
物体的速度为15m/s,则甲物体的速度为
km/ho
5.小明和小华从操场上同一地点沿相同的方向
出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小华做
直线
运动;第2s时小明在小华的
(选填
“前方”或“后方”);2~8s内,小华的平均速
度为
m(共22张PPT)
众
3
1.长度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符号:
(2)常用单位:
、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
米(nm)。
(3)换算关系
1km
m;1dm
m;
1cm
m;1mm
m;
lum
1=
m;1nm
mo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应明确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
和
(2)使用要点
①选:选择
量程及分度值的刻
度尺;
②放:刻度尺要放
,有刻度的一边要
被测物体;
1.(2022威海中考)如图所示,2022年4月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返回舱的高度
估测更接近实际的是
A.1.5m
B.2.5m
C.4.5m
D.5.5m
3.一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
请你选用恰当的单位填在横线上。
(1)一位同学的身高约为175
(2)一本物理书的长度约为2.67
(3)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18.0
(4)万里长城全长约为6700
4.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
误的是
A.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B.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C.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D.记录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5.如 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时的
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pymywywwypoypywoywpywwywym
4cm5
67
8
9
10
A.物体长4.6cm,分度值为1mm
B.物体长9.60cm,分度值为1cm
C.物体长4.60cm,分度值为1mm
D.物体长5.60cm,分度值为1mm
6.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所测
铅笔的长度为
cmo
4
cm
7.(2022昆明市西山区期末)如图所示,用分
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图
甲中,物体A的长度为
cm。图乙
中,物体A的长度为
cmo
A
m
cm
1
2
3
1
2
3
甲
乙
1.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某物体的长度是
38.89cm,则他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
此数据的准确值和估读值分别是
A.1mm
38.89cm
0.09cm
B.
1cm
38.8cm
0.09cm
C.1cm
38.0cm
0.89cm
D.1mm
38.8cm
0.09cm
4.如图所示,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
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2
0cm
1
2
A
B
rnnmnnngumninng
2
0cm 1
2(共20张PPT)
选项
题目
众
3
自主学习
1.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
的物体
叫做参照物。
提示:(1)任何物体都可作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
择合适的参照物,但不能选研究对象作参照物。
(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
参照物。
3.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①鲜花盛开
②行星移动
③你追我赶
④小桥流水
A.②③④
B.①②3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22内江中考)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
火车中,对于静放在车厢内桌面上的苹果,
发生相对运动时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4.对下列诗句中划线部分运动的描述,选择正
确的参照物:
①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
2孤帆一片日边来:
③轻舟已过万重山:
④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知识点3
运动与静止的判断
5.为抗击疫情,口罩生产厂家竭力提高口罩的
产能。如图所示为全自动一次性口罩生产
线的局部图,口罩由传送带匀速传送。关于
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2022耿马期末)如图所示是我国空中加油
机正在给歼击机加油的情景,加油机在某一
高度匀速飞行,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
机是
的;如果以歼击机为参照物,
加油机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
止”)
6.“水涨船高”这个成语中,“船高”是指船升
高了,这一运动是以
(选填“地面
或“水面”)为参照物;若以水面为参照物,
则船是静止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
性。
1.升旗仪式开始,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
冉冉升起。其中,对“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所选取的参照物不恰当的是
A.五星红旗
B.教学楼
C.升旗手
D.旗杆
1.如图所示是唐代诗人孟郊骑马赏花的情景。
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道出了诗人孟郊金榜题名后纵马奔驰,欣喜
若狂的心情和神态。关于此场景,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孟郊纵马奔驰是做机械运动
B.百花生长开放也是机械运动
C.孟郊纵马奔驰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马为
参照物
D.若以马为参照物,孟郊是静止的;若以百花为参
照物,孟郊又是运动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是相对的
3.一辆公交车在雨中由北向南行驶,坐在窗口
的乘客看到雨滴相对于车窗竖直下落,则
A.窗外有由北向南吹的风
B.窗外有风,但无法判断风的方向
C.窗外无风,看到雨滴相对于车窗竖直下落
是乘客的错觉
D.窗外无风,站在路边的人看到雨滴也是
竖直下落的(共23张PPT)
众
3
1.(2022凤庆期末改编)如下表所示是由丽江
始发开往昆明南的D8786次列车的运行时
刻表。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km
1
丽江
始发
14:34
0
2
楚雄
17:04
17:08
298
3
昆明
18:08
18:14
478
4
昆明南
18:34
终点
506
解:(1)列车从丽江行驶到楚雄的时间:
t1=17:04-14:34=2:30=2.5h
列车从丽江行驶到楚雄的平均速度:
S
298km
二
=119.2km/h
2.5h
(2)列车从丽江行驶到昆明南全程的时间:
t2=18:34-14:34=4:00=4h
列车从丽江行驶到昆明南全程的平均速度:
s2
506km
V2
二
=126.5km/h
4h
(3)列车完全通过山洞行驶的路程:
s3=l车+l洞=180m+600m=780m
列车的平均速度:w3=108km/h=30m/s
列车完全通过山洞需要的时间:
3
780m
=26$
30m/s
2.周末,小杜约小明早上9:30到西山公园去
爬山。小杜以1.2m/s的速度先从家步行约
7min至眠山地铁站,并恰好乘上9:10从眠
山站出发,开往西山公园的地铁。如图所示,
地铁行驶约8.5km后,9:24到达西山公园
站,中途地铁每站均会停留40s以方便乘客
上下车。小明家距离西山公园约3×10m,
他9:15从家骑自行车以18km/h的速度匀速
骑行至西山公园。求:
西山公园
车家
普坪村
石咀
大渔
西部汽车站
眠山
(1)小杜家到地铁站的距离
(2)地铁从眠山站至西山公园站的平均
速度;
(3)小明能否按时到达西山公园。
(3)设乙车追上甲车需要的时间为t,则v甲t
+So=w乙t
即:20m/s×t+300m=30m/s×t
解得:t=30s
4.在高速公路上,通常有定点测速和区间测速
两种速度监测系统,如果超过了最高限速即
被判为超速违章。定点测速是监测汽车在
某点的速度,区间测速是测算出汽车在某
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在元旦节期间,刘老
师驾车从文山到石林旅游,经过某一区间测
速路段时,若监测点A、B相距11km,全程限
速100k/h,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
别为90km/h和10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
的时间如图所示。
(2)如果采用区间测速,请通过计算说明这
辆轿车在该路段有没有超速?
(3)若该轿车通过B点后继续以100k/h
的速度沿高速公路匀速行驶到距B点
20km的C处,此时时钟显示的时间是
多少?(共21张PPT)
众
3
1.下列是同学们对一些物体长度和时间的估
测值,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5dm
B.教室中普通日光灯管长度约1.2m
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10s
D.中学生跑完1000m用时约9.6s
2.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小竹采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则
硬币的直径是
cm,该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mm。接下来,小竹又进行了两
次测量,要求对三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
方法是
,目的
是
1元
mmmnpimpmmpmmnpmmmpmpmmprmp
4567
8 9 cm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
3.运动会上,正在进行着激烈的“4×100m”接
力赛,第二棒的小军看见第一棒的小明飞速
向他奔来,他缓缓地向前逐渐加速,此时
A.小军相对于小明是静止的
B.小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在向后运动
D.若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军在向后运动
4.(2022衡阳中考)如图所示,小
邹同学用佩戴的手表记录某次
跑步的时间为15min,15min=
h,以佩戴手表的手腕
为参照物,手表是
的;
以地面为参照物,手表是
(后两空
均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考点三速度的快慢
5.近年来共享电动汽车已成为人们低碳出行
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
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A.40km/h
B.1.5km/min
C.15m/s
D.40m/s
6.学校运动会上100m决赛,运动员们同时起
跑,中间过程小明落后于小亮,冲刺阶段小明
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
100m决赛,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
B.小亮的平均速度比小明的平均速度大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7.(2022曲靖期末)2022年5月18日,我国自
主研制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
船一“于
珠海云”科考船下水,如图所示,滑
翔翼无人机返回母船甲板时,以甲板为参照
物,无人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
止”)的。无人机的巡航速度可达120km/h,
以此速度匀速巡航30min,通过的路程是
km
8.用频闪相机将向右运动的A、B两小球在同
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两小球每次曝光
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
是相等的)。t1~t时间内,两小球运动的时
间tA:tB=
,平均速度vA: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