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那个星期天》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那个星期天》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9 12:0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9 那个星期天
史铁生(1951—2010) 中国作家、散文家。他患有先天性脊柱裂,21岁双腿瘫痪,29岁急性肾衰竭,患上严重尿毒症,需要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59年的生涯却与病魔抗争多年,并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本文是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部分。
预习检测二:我会读
原谅 缥缈 急遽 惆怅 咔嚓 消逝
明媚 拨弄 念叨 停顿 晃动 耽搁
泡沫 沉郁 惊惶 亲吻 依偎 挽回 荒凉 翻箱倒柜
liàng
piāo miǎo

chóu chàng
kā chā
shì
mèi
dān ge
huáng
wǎn
wēi
wěn
dāo
词语解释
缥缈
急遽
惆怅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极快地;匆忙,仓促。本文是说光线变化快。
感伤;愁闷;失意。
沉郁
低沉郁闷。
预习检测三:课文内容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了“我”在那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
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品读下面两句话,哪句话更好?为什么?
①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从早上等到晚上。
②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更好,第2句通过罗列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
预习检测四:梳理结构
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2
3
4
5
1
6
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期盼”。
“我”从满怀期待、兴奋雀跃到焦急、无奈,最终失望、委屈的过程。
“我”的情绪郁积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
思考: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我”的心情
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天“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文中圈画相关语句,并作简单批注。
2
3
4
5
1
6
兴奋
急切
焦急
7
焦急
惆怅
失望委屈
时间 “我”的心情
早晨
兴奋、急切
上午
焦急
下午
焦急、惆怅
黄昏
失望、委屈
早晨
上午
下午
黄昏
兴奋、急切
焦急
焦急、惆怅
失望、委屈
你是否有过同样的经历呢?如果让你写快乐的心情,不直接出现“高兴”“开心”
“快乐”等字眼,你会通过什么来传递呢?
可以写人的动作、神态或描述对身边景物的感受。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致的描写表现“我”的心情的?圈画相关语句,并作简单批注。
早上“我”是兴奋而急切的。如“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的环境描写,表明“我”的心情很好,很兴奋。“我藏在大门后”的举动也表明“我”很兴奋。
“这段时光不好挨。”“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吗?”“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整个第5自然段都写出了“我”非常焦急的心情。
早上的时候,“我”是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慢慢地,等到了上午,“我”又是怎样的心情呢?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4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是怎样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的?
将焦急的心情融入具体事例的叙述中。
这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5
语言描写
内心独白
语言和内心独白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我”焦急的心情。
请找一找文中其他描写内心独白的语句,感受“我”焦急的心情。
迫切
6
读一读画“ ”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体现“我”的心情?
我的心情越来越沮丧
融情于景
6
找一找课文中其他运用融情于景这种表达方法的句子,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①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②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
③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心情不同
对身边景物的
感受也不同
在文中,还有这样融情于景的环境描写吗?找一找,体会作者表达的心情。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这句话中描写的黄昏和母亲洗衣服的声音,让我读出了作者心里的孤独与惆怅。
“光线漫长”是指等待时间漫长,“急遽”指光线现在急速变暗,而“我”不希望黑夜降临,因为那预示着“我”的希望彻底落空。
看着这光线,听着这声音,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默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6
动作描写
内心独白
融情于景
想一想:作者表达内心感情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自然地表达情感。
表达情感,感悟写法
可以通过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达。
可以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来表达。
你在写高兴或不高兴的事时,不能直接把表示心情的词语写进文章里,你会怎样表达?
细细品味,感受人物性格
母亲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那么她是不是一位好母亲呢?为什么?
她是一位好母亲,和大多数母亲一样,文中的母亲为了生活而操劳,难免疏忽了“我”的感受,她答应了带“我”出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但即使忙得不可开交,面对“我”不断的提醒,她也没有用呵斥或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我”,而且对“我”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我”的爱又令人感动,她是一位好母亲。
回想自己的亲身体验,你是否有类似的生活经历?你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吗?
《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这是作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行文优美、凝练,情感真挚、厚重,且好读,处处透映着一种对人世沧桑的领悟。
《务虚笔记》是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的长篇小说,叙述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发展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
2018年,《务虚笔记》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拓展延伸
小练笔:人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你寻找一处景物,分别描写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下你眼中的这个景物的样子。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