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3节课时三氮的循环(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3节课时三氮的循环(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19 16:0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氮的循环课时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B. 雷电作用下与发生化学反应
C. 在氮循环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形式又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B. 通常情况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 氮气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
D. 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循环
3. 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红棕色气体 B. 只有氧化性
C. 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D. 能溶于水生成
4. 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B. 、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在
C. 、均易溶于水
D. 、均能与水发生反应
5. 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6. 实验室收集、两种气体,下列收集方法正确的是( )
A. 均可用排水法 B. 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C. 用向上排空气法,用排水法 D. 用排水法,用向上排空气法
7. 为除去混入中少量的,可将气体通过( )
A. 溶液 B. 溶液 C. 水 D. 无水硫酸铜
8. 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B. 总反应中为氧化剂,为氧化产物
C.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和
D. 和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9. 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和,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都充满液体。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则两个试管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B. C. D.
10. 光化学烟雾是一次污染物如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发生光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主要含有臭氧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化学烟雾具有强氧化性 B. 汽车尾气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C. 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没有危害 D. 光化学烟雾一般出现在阳光强烈的条件下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象环境报告中新增的“”是一种新的分子
B. “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C. 小苏打是制作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D. 酒精、过氧化氢溶液、次氯酸钠溶液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12. 向浅绿色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
A. 绿色变深 B. 变为棕黄色 C. 绿色变浅 D. 无明显变化
13. 下列硝酸的应用及性质只体现硝酸的强氧化性的是( )
A. 用铝罐或铁罐盛装并运输浓硝酸
B. 铜片与浓硝酸剧烈反应
C. 用稀硝酸溶解制备硝酸铜溶液
D. 用与稀硝酸反应制备媒染剂晶体
14. 下列各组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A. 浓 B.
C. D.
15. 下列有关浓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常用浓硝酸与金属锌反应制备氢气
B. 在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金属铝钝化
C. 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D. 浓硝酸易挥发,打开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
16. 与反应时,溶液的浓度不同,产物也不同。被氧化的与被还原的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还原产物为的是( )
A. B. C. D.
17. 工业制的过程中排放的和常用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能被溶液吸收。若同温同压下与的体积之比如下,其中不能被溶液完全吸收的是( )
A. B. C. D.
18. 为了探究浓硝酸的性质,进行以下五组实验,均观察到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实验的试管口,木条复燃,说明支持燃烧
B. 实验中的铁片钝化,红棕色气体由浓硝酸分解产生
C. 对比实验,实验中的红棕色气体可能是由挥发的硝酸受热分解产生的
D. 五支试管中的红棕色气体均为还原产物
二、简答题
19. 现已确认,的排放是造成酸雨及光化学污染的罪魁祸首,如图表示了我国某地区在年间,空气中含量因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统计数据。
结合上图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交通运输中排放的与燃料的不充分燃烧有关
B.氮氧化物形成酸雨时转移电子
C.转化为的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
D.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排放量所占比重在逐渐增大
汽车尾气中常常含有、等气体,为减轻污染,现代汽车都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假设、均不能完全转化。某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汽车尾气处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装置Ⅲ的主要作用是 。
加热停止后,打开旋塞,放入适量氧气时,装置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装置Ⅳ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该套装置中有不完善之处,还应在装置Ⅳ后增加 。
工业上常用碱液来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为:


现有一定条件下和的混合气体恰好被溶液完全吸收,则、应满足的关系为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0. 我国“蓝天保卫战”成果显著,肆虐的雾霾逐渐被遏止。科学家研究发现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图中的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图中物质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的是________。
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长期保存浓硝酸,需使用棕色试剂瓶,并放置在阴凉处,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氨与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氨,故A正确
在雷电作用下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故B正确
在氮循环过程中人工固氮、氨或铵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在雷电作用下氮的转化等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正确
硝酸盐可转化为蛋白质,动植物遗体可转化为氨或铵盐,所以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故 D正确。
2.【答案】
【解析】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才能跟氧气反应。
3.【答案】
【解析】为无色气体,项错误
中的为价,的化合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故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项错误
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项正确
是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项错误。
4.【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内容为氮气、氮的氧化物的性质,把握基础知识为解答的关键,题目简单。
【解答】
A.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A正确;
B.、均为大气污染气体,与氧气反应生成,在大气中不可稳定存在,故B错误;
C.不溶于,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C错误;
D.与水不反应,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D错误。
5.【答案】
【解析】为为为至少两步才能实现,分别为,;项符合题意。
6.【答案】
【解析】易与空气中的反应,不与水反应,故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该用排水法收集
与水反应,不与空气中的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7.【答案】
【解析】将气体通过或溶液都会生成,引入新的杂质无水硫酸铜与不反应,不能除去中的与发生反应:,故水洗可除去中的。
8.【答案】
【解析】根据图示,反应的过程分为如下两步:,,总化学方程式为,项正确
总反应中、为氧化剂,为还原产物,项错误
不是污染物,项错误
和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项错误。
9.【答案】
【解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足量,则生成的物质的量取决于与的体积,由于与体积相同,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即两试管中的浓度相等,项正确。
10.【答案】
【解析】由题意知,光化学烟雾中含有臭氧,臭氧是强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项正确。
汽车尾气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项正确。
光化学烟雾能刺激人的呼吸系统,使人感到呼吸困难,甚至还会威胁人的生命安全,项错误。
光化学烟雾的产生需要有强光的作用,在强光的作用下,一次污染物逐渐转化为二次污染物,即光化学烟雾,项正确。
11.【答案】
【解析】气象环境报告中新增的“是一种混合物,不是新分子,故A选项错误
“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故B选项正确
小苏打受热或与酸反应均产生二氧化碳,是膨松剂,也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故C选项错误
酒精消毒是使蛋白质变性,酒精没有强氧化性,而过氧化氢、次氯酸钠且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故 D选项错误
12.【答案】
【解析】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将氧化为,溶液变为棕黄色,项正确。
13.【答案】
【解析】铁罐、铝罐遇浓硝酸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体现了硝酸的强氧化性,项正确
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体现了硝酸的氧化性和酸性,项错误
与稀硝酸的反应体现了硝酸的酸性,项错误
与稀硝酸的反应体现了硝酸的氧化性和酸性,项错误。
14.【答案】
【解析】项,发生的反应为浓,硝酸只表现氧化性
项,被氧化,硝酸只表现氧化性
项,和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硝酸表现酸性
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稀 或浓,确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15.【答案】
【解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所以实验室中不能使用浓硝酸制备氢气,项错误
在常温下,铝遇浓硝酸会被氧化,在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内层的金属起到保护作用,项正确
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所以应避光保存,项正确
浓硝酸易挥发,打开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项正确。
16.【答案】
【解析】还原产物为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被氧化的与被还原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项正确。
17.【答案】
【解析】根据可知,当与的体积之比为时,恰好被完全吸收,故A项不符合题意
当与的体积之比为时,一氧化氮过量,多余的一氧化氮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B项符合题意
当与的体积之比为或时,反应后二氧化氮有剩余,由可知,多余的二氧化氮可以直接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故C、项不符合题意。
18.【答案】
【解析】浓硝酸受热分解生成和,且与的体积比为,该气体中的含量接近于空气中的含量,故该气体中的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实验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实验产生的气体中的支持燃烧,项正确
灼热的铁片放入浓硝酸中,相当于浓硝酸与铁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红棕色气体是铁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项错误
对比实验,实验中的灼热的木炭没有接触浓硝酸,但出现了红棕色气体,则红棕色气体可能是由挥发的硝酸受热分解产生的,项正确
五支试管中的红棕色气体均来自,故均为还原产物,项正确。
19.【答案】
检验是否转化为出现红棕色气体 黑色粉末变红 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交通运输主要使用的燃料为汽油等化石能源,燃烧不充分释放出的主要是,而不是,项错误
形成酸雨可表示为,转移电子,项正确
转化为其化合物的过程是氮的固定,项错误
根据图示,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所产生的逐渐增加,项正确。
和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和,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所以装置Ⅲ的主要作用是检验是否转化为。
由于有部分没有转化为,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装置Ⅱ中的与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气体由于有部分没有转化为,装置Ⅳ中会与反应生成,黑色粉末变红。
尾气中仍残留有未反应的、气体,所以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根据题示反应可知,和的物质的量之比应大于等于,气体才能反应完全,故,参与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与单独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故。
20.【答案】、、

【解析】燃料燃烧得到气体物,其中的、氧化为,溶于水生成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二氧化硫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由图示可知雾霾的主要成分为颗粒物,其中无机颗粒物的主要成分为铵盐,可由氨气和硝酸、硫酸反应生成。
只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图中的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
图中物质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的是氨气,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为弱碱,分子式:
二氧化硫在催化剂存在可以转化为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室长期保存浓硝酸,需使用棕色试剂瓶,并放置在阴凉处,其原因为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时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氨气中的氮为价,一氧化氮中的氮为价,因此二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