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19 16:1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化学及化学科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科学是在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B. 没有化学科学知识就不可能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C. 相关学科的技术进步,也促进了现代化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D. 化学合成是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2. 因“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我国科学家是( )
青蒿素的分子结构模型
A. 闵恩泽 B. 徐光宪 C. 张存浩 D. 屠呦呦
3. 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综合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边缘科学”代表了一个新名词,说明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但目前的科学研究,学科间的分工依然存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仍有所不同。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水稻、兰花的太空育种 B.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壤成分研究
C. 新冠疫苗的研制 D. 高强度舰船用特种钢的研发
4. 化学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塑料降解技术与化学科学无关
B. 新能源可燃冰的利用与化学关系密切
C. 化学科学可应用于防治酸雨
D. 随着科学的发展,化学科学将研制出更多品种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
B. 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
C. 制陶、冶金及酿酒等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 化学家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制造出“第二自然界”
6. 关于化学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新时尚”
B.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C. 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
D. 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7. 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 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 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D. 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世纪,化学还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
B. 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
C.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都是进入世纪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D.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B. C. D.
10. 化学在古代与现代的科技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古代与现代的冶金技术均利用了相同的化学原理 古代与现代的火箭发射均利用了液体燃料 古代捣碎中
药与现代中
药纳米粉碎
均是化学
变化 古代风筝与现
代热气球飞行
均不需要物质
直接供给能量
A. B. C. D.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A.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了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对化学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化学科学的发展始于世纪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A错误
B. 各种污染的治理需要化学科学来制定具体的方法,B正确
C. 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具有密切联系,说明各学科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正确
D. 化学合成可以得到人们需要的物质,但也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D正确。
2.【答案】
【解析】因“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我国科学家是屠呦呦,故合理选项是。
3.【答案】
【解析】A. 太空育种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故选A
B.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壤成分研究,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构成,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不选 B
C. 新冠疫苗的研制,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制备物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不选C
D. 高强度舰船用特种钢的研发,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制备物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不选D。
4.【答案】
【解析】塑料的降解属于化学与材料的研究范畴,应该从化学中寻找解决方法,项错误可燃冰的开发与合理应用属于化学与能源的研究范畴,项正确防治酸雨属于化学与环境的研究范畴,项正确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的研制属于化学与材料的研究范畴,项正确。
5.【答案】
【解析】A. 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是化学的特征,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故A正确
B. 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分子,但不能利用化学变化制造新的原子,故 B错误
C. 制陶、冶金及酿酒的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正确
D. 化学家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制造出“第二自然界”,故D正确。
6.【答案】
【解析】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说法正确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说法正确在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但原子不发生变化,说法错误化学主要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说法正确。
7.【答案】
【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8.【答案】
【解析】A. 化学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故 A正确
B. 因化学现在已发展成为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的自然科学,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故 B正确
C. 进入世纪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有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等,故 C正确
D. 原子学说是由道尔顿提出的,故D错误。
9.【答案】
【解析】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有效控制“水华”“赤潮”等环境问题,正确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有效回收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正确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会浪费大量木材,不利于环境保护,错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能有效减少排入大气的有害气体,减轻“酸雨”等危害,正确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可以有效地减缓“臭氧层空洞”,正确。
10.【答案】
【解析】A. 金属的冶炼是将金属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古代和现代的冶金技术不同,但原理相同,故A正确
B. 古代的火箭所用燃料是火药,现代的火箭使用的是液体燃料,故B错误
C. 无论是古代捣碎中药还是现代中药纳米粉碎,均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C错误
D. 现代热气球飞行是利用燃料燃烧提供热量,使热气球中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故 D错误。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