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第三章 物态变化 A卷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花都期末)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3八上·襄州期末)在新冠防控中,所有学生每天都要使用体温计监测体温,体温计使用后要进行消毒杀菌。下列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
C.用酒精灯烘烤 D.用医用酒精擦拭
3.(2022八上·铁东期中)下列关于测量工具说法错误的是( )
A.量程和分度值是测量工具的主要规格
B.使用停表计时主要的误差来源于人启动和停止停表的反应时间
C.将温度计的1℃和100℃之间分成100份,每1份代表1℃
D.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要等到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2022八上·临颍期中)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6℃
B.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0℃
C.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0℃
D.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5.(2022八上·陕州期中)0oC的水和0oC的冰,关于两者的冷热程度说法正确的是( )
A.0oC的冰更冷一些 B.冰和水的冷热程度相同
C.0oC的水更冷一些 D.物态不同,无法比较
6.(2023八上·泗阳期末)下列物体是晶体的是( )
A.海波 B.塑料 C.松香 D.橡胶
7.(2023八上·利通期末)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8.(2023八上·利川期末)如图,燃烧的蜡烛会流下烛液,在太阳下蜡烛也会变软。分析蜡发生熔化需要的条件是( )
A.需要吸热 B.必须放热 C.不一定吸热 D.不能确定
9.(2023八上·利川期末)如图,在温暖的浴室里,镜子的左面是模糊的,右侧则是清晰的人像。镜面右侧可能用到的材料是( )
A.纳米防水材料 B.透明的塑料板
C.普通玻璃表面 D.以上都有可能
10.(2023八上·涪城期末)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皆物理。在煮鸡蛋时,小芸发现妈妈在水开后不继续用大火煮,而是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针对这种做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大火煮省时但费燃料 B.大火煮既省时又省燃料
C.小火煮费时但省燃料 D.小火煮省燃料用时相近
11.(2022八上·朝阳期中)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时,由于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因为乙醚( )
A.具有较高的熔点 B.具有较低的熔点
C.具有较高的沸点 D.具有较低的沸点
12.(2022八上·蒲城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采用的滴灌技术,它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农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使水的利用率可达95%,主要原因是滴灌时( )
A.水的温度低 B.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小
C.水和植物的接触面积大 D.水的流速大
13.(2022八上·南宁期中)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这种灭火器钢瓶里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 C.压缩体积 D.增大体积
14.(2017八上·富顺期中)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上的“汗”是水蒸气汽化生成的
B.“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
C.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D.“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15.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二、填空题
16.(2023八上·渠县期末)将某物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为 ,第9min时处于 状态。
17.(2023八上·永吉期末)如图所示是小亮自制的温度计,他把小瓶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升降,比较温度高低。由此可知,它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实验中要使观察到的现象更明显,改进方法是 。
18.(2023八上·双牌期末)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19.(2022八上·通山期中)一支读数为37.7℃的体温计,不甩就直接给甲、乙两位病人测体温,测量结果分别为甲37.7℃,乙38.4℃,则 病人的体温测量结果是不正确的,他的实际体温 ℃。
20.(2022八上·陵城期中)如图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甲试管内的水 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 沸腾。(均填“会”或“不会”)
三、简答题
21.(2023八上·永吉期末)如图所示是从某冷饮厂冰棒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指出图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并解释为什么?
22.(2023八上·临汾期末)寒冷的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会把水管冻裂,造成设备的损坏。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水管冻裂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
23.(2023八上·渭滨期末)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
(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存在两处错误,请找出一处错误: ;
(2)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做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
(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绘制出图丙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
五、计算题
24.(2021八上·高安期中)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不准。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用它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5℃。
(1)这根温度计每1℃所表示的实际温度是多少℃?(结果保留1位小数)
(2)如果实际温度为20℃,则这支温度计的读数为多少℃?
(3)当外界实际温度为多少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A.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B符合题意;
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不相平,C不符合题意;
D.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答案】D
【知识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解答】A.体温计的量程为,故体温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低于沸水温度,A不符合题意;
B.自来水没有消毒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体温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低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C不符合题意;
D.医用酒精有消毒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体温计的温度不能超过量程,不能用高温加热消毒,用酒精擦拭可以消毒。
3.【答案】C
【知识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时间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每个测量工具的上面都有规定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测量工具首先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停表计时,人的反应速度不同,所以主要的误差来源于人启动和停止停表的反应时间,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将温度计的0℃和100℃之间分成100份,每1份代表1℃,C错误,符合题意;
D.温度计读数时要等到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使用测量仪器时,需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间时,开始和停止时容易产生误差;根据温度计的总温度范围分析分度值。
4.【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环境气温在23℃左右。A不符合题意;
B.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若气压不是1标准大气压,则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0℃。B符合题意;
C.根据生活实际,蔬菜的保鲜温度约为4℃,C不符合题意;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比人体温度略高,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温度,结合数据解答。
5.【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0℃的水和0℃的冰,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0℃,所以冷热程度相同,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
6.【答案】A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萘、各种金属等;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塑料、橡胶、玻璃等。
故答案为:A。
【分析】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的物质是晶体。
7.【答案】A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A.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像;A符合题意;
B.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像;B不符合题意;
C.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C不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8.【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燃烧的蜡烛会流下烛液,在太阳下蜡烛也会变软,说明蜡烛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熔化需要吸收能量。
9.【答案】A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温暖的浴室里,镜子的左面是模糊的,是因为水蒸气在镜面发生了液化,形成小水滴;右侧是清晰的人像,镜面右侧可能用到的材料是纳米防水材料,因为纳米材料防水防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气体遇冷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不容易发生液化的物体是防水材料。
10.【答案】D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水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使用大火、小火所用时间一样,但使用大火浪费了燃料,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
11.【答案】D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不同,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较低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使青蒿素失去活性。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液体容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说明沸点低。
12.【答案】B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滴灌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主要原因是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也就是减小了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
故答案为:B。
【分析】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可以减小蒸发。
13.【答案】C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解:发生火灾时,常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
故答案为:C。
【分析】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14.【答案】B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应出现在里面,故AD错误;“冰花”结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有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所以应出现在里面,故B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液化和凝华现象的掌握情况。“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冰花”结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有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15.【答案】A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选项A正确;读图可知,M有一段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35min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N是晶体还是非晶体,选项B、C、D错误;故选A。
【分析】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时物质所处的状态。
16.【答案】晶体;50℃;固液共存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由图象可知,该物质从第4分钟开始,物质虽然吸热,但其温度不再升高,由此可知,此物质为晶体。此物质为晶体,则它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由于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对应的温度为50℃,所以可以确定其熔点为50℃;到第11分钟物体的温度又开始上升,此时物体已熔化完毕,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前完成处于液态,第9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分析】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熔点,晶体熔化时固液共存。
17.【答案】热胀冷缩;玻璃管变细
【知识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当把小瓶放入冷水中时,瓶内的水遇冷收缩,细管中水柱位置降低;把小瓶放入到热水中时,瓶内的水遇热膨胀,细管中的水柱位置升高,可见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管子越细,液体热胀冷缩时上升或下降的高度变化更大,要使观察到的现象更明显,可以改用更细的管子。
【分析】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反应液柱变化的玻璃管越细,测量温度越精确。
18.【答案】26;热胀冷缩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温度计为液体温度计,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故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26℃。
【分析】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结合对应刻度读数;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9.【答案】甲;低于或等于37.7
【知识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解答】体温计由于有缩口的原因,在不甩的情况下,会只升不降。故示数为37.7℃的体温计,不甩就直接给甲、乙两位病人测体温,若患者体温小于或等于37.7℃,体温计示数仍是37.7℃,只有高于37.7℃,示数才变化,所以测量结果为甲37.7℃,甲的实际体温可能是37.7℃,也可能低于37.7℃;测量结果为乙38.4℃,高于37.7℃,所以乙的体温一定是38.4℃。
【分析】体温计中有缩口,液柱遇到高温会升高,遇到低温,不能下降。
20.【答案】不会;会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在大烧杯底部加热使烧杯内水的温度升高,由于水的沸点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温度首先达到酒精的沸点,由于继续吸热,所以乙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而甲试管内水的温度虽然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从同温度的大烧杯里的水中吸热,所以甲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
【分析】液体沸腾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21.【答案】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白气”会下沉而不是上升。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分析】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白气”是液化形成的;密度较大时,会下降。
22.【答案】冬天水管中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根据公式 可知,体积将会变大,所以会把水管胀裂。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冬天水管中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根据公式 可知,体积将会变大,所以会把水管胀裂。
【分析】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过程,凝固前后质量不变,当密度减小时,体积变大。
23.【答案】(1)温度计B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
(2)晶体
(3)固液共存
(4)95;低于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图甲中错误:温度计B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会使温度计所测水温偏高。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因此冰是晶体。
(3)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加热,因此内能增加。
(4)水沸腾后温度不变,由图丙知,水的沸点为95℃。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因此当地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分析】(1)使用温度计时,液柱不能碰到容器底;
(2)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冰是晶体;
(3)晶体熔化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沸点;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关。
24.【答案】(1)解:用题中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5℃,测沸水时示数为95℃,则这只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为
答:分度值为1.1℃。
(2)解:当实际温度为20℃时,温度计的读数t与实际温度的关系为
解得t=23,即温度计的读数为23℃;
答:实际温度为20℃,则这支温度计的读数为23℃。
(3)解:设当温度计读数为t′时,真实值也为t′,则有
解得:t′=50,则外界温度为50C°时,该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答:当外界实际温度为50℃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知识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温度和对应的刻度数,计算分度值;
(2)根据刻度数和分度值,计算实际温度;
(3)根据实际温度和分度值,计算温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第三章 物态变化 A卷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花都期末)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A.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B符合题意;
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不相平,C不符合题意;
D.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2023八上·襄州期末)在新冠防控中,所有学生每天都要使用体温计监测体温,体温计使用后要进行消毒杀菌。下列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
C.用酒精灯烘烤 D.用医用酒精擦拭
【答案】D
【知识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解答】A.体温计的量程为,故体温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低于沸水温度,A不符合题意;
B.自来水没有消毒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体温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低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C不符合题意;
D.医用酒精有消毒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体温计的温度不能超过量程,不能用高温加热消毒,用酒精擦拭可以消毒。
3.(2022八上·铁东期中)下列关于测量工具说法错误的是( )
A.量程和分度值是测量工具的主要规格
B.使用停表计时主要的误差来源于人启动和停止停表的反应时间
C.将温度计的1℃和100℃之间分成100份,每1份代表1℃
D.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要等到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答案】C
【知识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时间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每个测量工具的上面都有规定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测量工具首先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停表计时,人的反应速度不同,所以主要的误差来源于人启动和停止停表的反应时间,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将温度计的0℃和100℃之间分成100份,每1份代表1℃,C错误,符合题意;
D.温度计读数时要等到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使用测量仪器时,需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间时,开始和停止时容易产生误差;根据温度计的总温度范围分析分度值。
4.(2022八上·临颍期中)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6℃
B.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0℃
C.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0℃
D.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环境气温在23℃左右。A不符合题意;
B.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若气压不是1标准大气压,则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0℃。B符合题意;
C.根据生活实际,蔬菜的保鲜温度约为4℃,C不符合题意;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比人体温度略高,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温度,结合数据解答。
5.(2022八上·陕州期中)0oC的水和0oC的冰,关于两者的冷热程度说法正确的是( )
A.0oC的冰更冷一些 B.冰和水的冷热程度相同
C.0oC的水更冷一些 D.物态不同,无法比较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0℃的水和0℃的冰,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0℃,所以冷热程度相同,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
6.(2023八上·泗阳期末)下列物体是晶体的是( )
A.海波 B.塑料 C.松香 D.橡胶
【答案】A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萘、各种金属等;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塑料、橡胶、玻璃等。
故答案为:A。
【分析】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的物质是晶体。
7.(2023八上·利通期末)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A.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像;A符合题意;
B.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像;B不符合题意;
C.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C不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8.(2023八上·利川期末)如图,燃烧的蜡烛会流下烛液,在太阳下蜡烛也会变软。分析蜡发生熔化需要的条件是( )
A.需要吸热 B.必须放热 C.不一定吸热 D.不能确定
【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燃烧的蜡烛会流下烛液,在太阳下蜡烛也会变软,说明蜡烛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熔化需要吸收能量。
9.(2023八上·利川期末)如图,在温暖的浴室里,镜子的左面是模糊的,右侧则是清晰的人像。镜面右侧可能用到的材料是( )
A.纳米防水材料 B.透明的塑料板
C.普通玻璃表面 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A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温暖的浴室里,镜子的左面是模糊的,是因为水蒸气在镜面发生了液化,形成小水滴;右侧是清晰的人像,镜面右侧可能用到的材料是纳米防水材料,因为纳米材料防水防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气体遇冷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不容易发生液化的物体是防水材料。
10.(2023八上·涪城期末)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皆物理。在煮鸡蛋时,小芸发现妈妈在水开后不继续用大火煮,而是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针对这种做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大火煮省时但费燃料 B.大火煮既省时又省燃料
C.小火煮费时但省燃料 D.小火煮省燃料用时相近
【答案】D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水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使用大火、小火所用时间一样,但使用大火浪费了燃料,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
11.(2022八上·朝阳期中)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时,由于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因为乙醚( )
A.具有较高的熔点 B.具有较低的熔点
C.具有较高的沸点 D.具有较低的沸点
【答案】D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不同,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较低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使青蒿素失去活性。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液体容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说明沸点低。
12.(2022八上·蒲城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采用的滴灌技术,它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农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使水的利用率可达95%,主要原因是滴灌时( )
A.水的温度低 B.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小
C.水和植物的接触面积大 D.水的流速大
【答案】B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滴灌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主要原因是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也就是减小了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
故答案为:B。
【分析】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可以减小蒸发。
13.(2022八上·南宁期中)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这种灭火器钢瓶里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 C.压缩体积 D.增大体积
【答案】C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解:发生火灾时,常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
故答案为:C。
【分析】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14.(2017八上·富顺期中)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上的“汗”是水蒸气汽化生成的
B.“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
C.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D.“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答案】B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应出现在里面,故AD错误;“冰花”结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有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所以应出现在里面,故B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液化和凝华现象的掌握情况。“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冰花”结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有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15.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答案】A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选项A正确;读图可知,M有一段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35min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N是晶体还是非晶体,选项B、C、D错误;故选A。
【分析】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时物质所处的状态。
二、填空题
16.(2023八上·渠县期末)将某物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为 ,第9min时处于 状态。
【答案】晶体;50℃;固液共存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由图象可知,该物质从第4分钟开始,物质虽然吸热,但其温度不再升高,由此可知,此物质为晶体。此物质为晶体,则它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由于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对应的温度为50℃,所以可以确定其熔点为50℃;到第11分钟物体的温度又开始上升,此时物体已熔化完毕,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前完成处于液态,第9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分析】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熔点,晶体熔化时固液共存。
17.(2023八上·永吉期末)如图所示是小亮自制的温度计,他把小瓶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升降,比较温度高低。由此可知,它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实验中要使观察到的现象更明显,改进方法是 。
【答案】热胀冷缩;玻璃管变细
【知识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当把小瓶放入冷水中时,瓶内的水遇冷收缩,细管中水柱位置降低;把小瓶放入到热水中时,瓶内的水遇热膨胀,细管中的水柱位置升高,可见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管子越细,液体热胀冷缩时上升或下降的高度变化更大,要使观察到的现象更明显,可以改用更细的管子。
【分析】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反应液柱变化的玻璃管越细,测量温度越精确。
18.(2023八上·双牌期末)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答案】26;热胀冷缩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温度计为液体温度计,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故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26℃。
【分析】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结合对应刻度读数;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9.(2022八上·通山期中)一支读数为37.7℃的体温计,不甩就直接给甲、乙两位病人测体温,测量结果分别为甲37.7℃,乙38.4℃,则 病人的体温测量结果是不正确的,他的实际体温 ℃。
【答案】甲;低于或等于37.7
【知识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解答】体温计由于有缩口的原因,在不甩的情况下,会只升不降。故示数为37.7℃的体温计,不甩就直接给甲、乙两位病人测体温,若患者体温小于或等于37.7℃,体温计示数仍是37.7℃,只有高于37.7℃,示数才变化,所以测量结果为甲37.7℃,甲的实际体温可能是37.7℃,也可能低于37.7℃;测量结果为乙38.4℃,高于37.7℃,所以乙的体温一定是38.4℃。
【分析】体温计中有缩口,液柱遇到高温会升高,遇到低温,不能下降。
20.(2022八上·陵城期中)如图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甲试管内的水 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 沸腾。(均填“会”或“不会”)
【答案】不会;会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在大烧杯底部加热使烧杯内水的温度升高,由于水的沸点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温度首先达到酒精的沸点,由于继续吸热,所以乙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而甲试管内水的温度虽然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从同温度的大烧杯里的水中吸热,所以甲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
【分析】液体沸腾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三、简答题
21.(2023八上·永吉期末)如图所示是从某冷饮厂冰棒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指出图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并解释为什么?
【答案】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白气”会下沉而不是上升。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分析】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白气”是液化形成的;密度较大时,会下降。
22.(2023八上·临汾期末)寒冷的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会把水管冻裂,造成设备的损坏。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水管冻裂的原因。
【答案】冬天水管中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根据公式 可知,体积将会变大,所以会把水管胀裂。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冬天水管中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根据公式 可知,体积将会变大,所以会把水管胀裂。
【分析】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过程,凝固前后质量不变,当密度减小时,体积变大。
四、实验探究题
23.(2023八上·渭滨期末)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
(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存在两处错误,请找出一处错误: ;
(2)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做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
(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绘制出图丙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1)温度计B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
(2)晶体
(3)固液共存
(4)95;低于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图甲中错误:温度计B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会使温度计所测水温偏高。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因此冰是晶体。
(3)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加热,因此内能增加。
(4)水沸腾后温度不变,由图丙知,水的沸点为95℃。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因此当地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分析】(1)使用温度计时,液柱不能碰到容器底;
(2)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冰是晶体;
(3)晶体熔化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沸点;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关。
五、计算题
24.(2021八上·高安期中)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不准。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用它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5℃。
(1)这根温度计每1℃所表示的实际温度是多少℃?(结果保留1位小数)
(2)如果实际温度为20℃,则这支温度计的读数为多少℃?
(3)当外界实际温度为多少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答案】(1)解:用题中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5℃,测沸水时示数为95℃,则这只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为
答:分度值为1.1℃。
(2)解:当实际温度为20℃时,温度计的读数t与实际温度的关系为
解得t=23,即温度计的读数为23℃;
答:实际温度为20℃,则这支温度计的读数为23℃。
(3)解:设当温度计读数为t′时,真实值也为t′,则有
解得:t′=50,则外界温度为50C°时,该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答:当外界实际温度为50℃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知识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温度和对应的刻度数,计算分度值;
(2)根据刻度数和分度值,计算实际温度;
(3)根据实际温度和分度值,计算温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