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一、单选题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利用太阳能发电
2、下列不属于吸收或转化途径的是( )
A.光合作用 B.加高烟囱
C.聚合成塑料 D.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3、自然界的碳循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碳循环”中循环的是( )
A.碳元素 B.碳单质 C.二氧化碳 D.碳酸钙
4、自然界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是最好的气体肥料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偏高,会导致海洋酸化
D.同一年度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夏季会明显高于冬季
5、为燃油汽车行驶和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B.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D.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6、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能量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C.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D.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7、图1、图2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图1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2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和含量相对稳定
8、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全部吸收
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二、填空题
9、“氧循环”、“碳循环”、“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
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__、石油和天然气;从物质分类角度看,属于______。
(2)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______循环与另外两种循环有本质区别。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在⑤、⑦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相同,产物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4)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转化为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研究方向。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0、自然界中碳循环如图所示,箭头表示碳的输送途径。
(1)途径①消耗空气中的_____。
(2)途径②消耗的量白天比夜晚_____(填“多”或“少”)。
(3)途径③中某气体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途径④可使空气中含量_____(填“增加”或“减少”)。
(5)“碳中和”指采取各种措施使排放和消耗基本保持平衡。若要增大途径②碳的消耗量,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做的是_____。
(6)“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理念。请你写出一条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是产生二氧化碳,我们都知道人和动植物的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而利用太阳能发电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故选D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D
解析:冬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还要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取暖,则同一年度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冬季应高于夏季。
5、答案:C
解析:A、含碳燃烧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呼吸作用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因此这两个过程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故A正确;B、燃烧和呼吸作用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B正确;C、人的呼吸作用是缓慢氧化,故C错误;D、化学变化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故D正确。故选:C。
6、答案:C
解析:A、人呼吸作用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则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故选项说法正确。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绿色植物并不能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7、答案:A
解析:A.酸雨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造成的,与二氧化碳无关,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和水属于无机物,葡萄糖属于有机物,因此图2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说法正确;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说法正确;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和含量相对稳定,说法正确。故选A。
8、答案:D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A错误;化石燃料燃烧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自然界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适量的化石燃料燃烧不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B错误;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但不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C错误;碳、氧循环失衡可能会造成温室效应等现象,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D正确。
9、答案:(1)煤;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或化合物)
(2)水
(3)化学;反应条件不同
(4)
10、答案:(1)氧气
(2)多
(3)
(4)减少
(5)植树造林、种花种草(合理即可)
(6)随手关灯(合理即可)
解析:(1)途径①是动物和人的呼吸作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2)途径②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是光合作用,白天光照强,途径②消耗的量白天比夜晚多。
(3)途径③是化石燃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天然气属于气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途径④是岩石中的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途径④可使空气中含量减少。
(5)“碳中和”指采取各种措施使排放和消耗基本保持平衡。植树造林、种花种草可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可保持大气中含量的相对稳定,能增大途径②碳的消耗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