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2-02 10:5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 O-16、 Na-23、S-32、 Mg-24、 Al-27、
Cl-35.5、Cu-64、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1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电力   B.核能   C.太阳能  D.氢能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可以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不能发生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
B.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在稀溶液中,1 mol酸和1 mol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D.在101 kPa时,1 mol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4.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
Cl2
Br2
I2
HCl
HBr
HI
H2
能量(kJ)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A.Cl2 B.Br2 C.I2 D.H2
5.如图所示是101 kPa时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能量变化,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 mol H2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能量
B.2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862 kJ能量
C.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
D.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HCl(g) ΔH=-91.5 kJ/mol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
B.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C.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ΔH=-483. 6 kJ
7. 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C(s)+O2(g)===CO(g) ΔH1=-110.5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2=-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碳的燃烧热用ΔH3来表示,则ΔH3<ΔH1
B.若碳的燃烧热用ΔH3来表示,则ΔH3>ΔH1
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8.已知:( 1)Zn(s)+1/2O2(g)==ZnO(s),ΔH=-348.3kJ/mol
???????? (2) 2Ag(s)+1/2 O2(g)== Ag2O(s),ΔH=-31.0kJ/mol
则Zn(s)+ Ag2O(s)== ZnO(s)+ 2Ag(s)的ΔH等于
A.-317.3kJ/mol??? B.-379.3kJ/mol???????? ??
C.-332.8 kJ/mol?????? ?? D.317.3 kJ/mol
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是指1秒钟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
10.在比较化学反应速率时,不可以利用的相关性质为(  )
A.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 B.颜色的深浅
C.固体物质量的多少 D.反应的剧烈程度
11.可逆反应:2A(g)+3B(g) 2C(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5 mol/(L·min) ②v(B)=0.6 mol/(L·min)
③v(C)=0.35 mol/(L·min) ④v(D)=0.4 mol/(L·min)
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在四个相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温度下(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反应速率判断,该反应所处的温度最高的是(  )
A.v(N2)=0.3 mol/(L·min) B.v(H2)=0.6 mol/(L·min)
C.v(NH3)=0.1 mol/(L·min) D.v(H2)=0.3 mol/(L·min)
13. 在一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③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  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
A.②③⑥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16.以下自发反应可用焓判据来解释的是 (  )
A.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
B.2N2O5(g)===4NO2(g)+O2(g) ΔH=+56.7 kJ/mol
C.(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 kJ/mol
D.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
17. 下列变化中,ΔS<0的是(  )
A.氯化钠溶于水
B.NH3(g)与HCl(g)反应生成NH4Cl(s)
C.干冰(CO2)的升华
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18.对于3Fe(s)+4H2O(g) Fe3O4(s)+4H2(g),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
A.K= B.K=
C.K= D.K=
19.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20. 下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均为气体
21. 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1∶2
D.单位时间内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22.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H>0,P2>P1
B.反应Ⅱ:△H<0,T1>T2
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
D.反应Ⅳ:△H<0,T2>T1
23. 对于平衡CO2(g) CO2(aq);ΔH=-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降温增压 D.升温减压
24. 可确认发生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
D.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25.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0.1 mol/L、0.2 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为0.25 mol/L B.SO2为0.4 mol/L,O2为0.2 mol/L
C.SO2、SO3均为0.15 mol/L D.SO3为0.4 mol/L
二、完成下列各题(共计50分)
26.(8分)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
(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 (填字母)。
A.热裂解形成燃油 B.露天焚烧
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 D.直接填埋
(2)用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
====
====
在溶液中与反应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10℅和3.0的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铜平均溶解速率
()
7.34
8.01
9.25
7.98
7.24
6.73
5.76
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4)在提纯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和溶液,加热,生成沉淀。制备的离子方程式是 。
27.(10分) 下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t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
(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是2 min,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
          。
29.(15分) 830K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
CO(g)+H2O(g)CO2(g)+H2(g) ΔH<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起始时c(CO)=2 mol/L,c(H2O)=3 mol/L,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2)在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c(CO)=1 mol/L,c(H2O)=2 mol/L,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 mol/L,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此时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