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中华民族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言文字作为载体,千变万化内涵丰富,每一个读音都有不同的情感表达。请同学们读小说标题《哦,香雪》,品出感情韵味。
哦,读三声,表惊讶;哦,读四声,表赞美。
任务一:整体感知,梳理情节,体会情节的特点。
【提问】小说1-4段交代了一个什么样的背景?哪里的人是什么样子?
【明确】 背景——一个位于北方大山深处的偏僻小山村台儿沟,如同世外桃源。这里的人长期处于闭塞的环境中,质朴纯洁,贫穷落后,封闭保守,甚至逆来顺受。
【提问】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一句话“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起初是观望议论,后来就和火车上的旅客做买卖,渴望与外面的人交流(“北京话”),想尽可能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特别是香雪,为换一个铅笔盒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有了精神的追求。
【提问】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明确】人物——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各异的山沟少女,重点描写了香雪、凤娇。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
01-04段:偏僻山沟通火车(引子)
05-44段:山沟姑娘看火车(开端)
45-63段:山沟姑娘做买卖(发展)
64-72段:上车换得铅笔盒(高潮)
73-83段:连夜摸黑回山沟(结局)
赏析人物,分析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
分任务1:分析主人公香雪人物形象。
【提问】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主要用什么手法塑造这一人物的?
【明确】主人公香雪,前半部分注重行动描写,后半部分注重心理描写。
【提问】火车开进深山,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
【明确】(一)看火车时:1.“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看火车头,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说明他主观上最想改变现实,但客观上又最怕改变的行动。因为家穷,穷苦人家的孩子承担不起改变的成本,所以退缩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渴望改变,又害怕伤害)
2.注意的东西不一样。
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物质方面)
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精神方面)
3.看完火车后,争论时不敢为凤娇帮腔,慌得脸都红了:乡村少女的纯真、娇羞和胆怯。
(二)做买卖时:
1.香雪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询问铅笔盒价钱等,香雪更注重的是文化方面的追求。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知识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所以,和其他姑娘相比,香雪还是一个积极要求上进,有着远大梦想的人。
【提问】第68段写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是什么力量促使她登上火车?
【明确】香雪并不是没有铅笔盒,她有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独一无二呢”铅笔盒,但是她的同桌总是把自己那只宽大的塑料泡沫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而且她们总喜欢问她一天吃几顿饭。香雪后来明白,自己的木制铅笔盒在她们眼里成了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她们是瞧不起她的贫穷,是对她和她的小山村的蔑视。香雪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所以,在渴望受到尊重,在虚荣和自卑心理的驱使下,香雪决定用40个鸡蛋换自动铅笔盒。
【提问】那个铅笔盒主人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她,怎么也不要她的鸡蛋,但是,香雪在临下车的时候还是悄悄地把鸡蛋塞在女学生的座位下面了,这体现了香雪怎样的性格?
【明确】纯朴正直,善良诚信。
【提问】为了得到一个铅笔盒,一个小姑娘在夜里走了30里山路,这又体现了香雪怎样的性格?
【明确】勇敢、执着。
(四)走回台儿沟的心理描写
【提问】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时,香雪的心理有什么样的变化?
【明确】1.刚下火车:害怕——
2.月光下欣赏完铅笔盒后,变得平静、满意、想到了明天可以向同学炫耀(环境描写烘托香雪心理)——
3.想到台儿沟的更加美好的明天——
4.担心不知如何向父母交代,铅笔盒给了她说服母亲的信心,坚定了回家的步伐——
5.隧道前短暂的害怕后,想明天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鼓起过隧道的勇气——
6.迎来姐妹,回到台儿沟,喜极而泣。(害怕——不怕——担心——坚定)
【提问】“铅笔盒”对香雪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
【明确】“铅笔盒”给了香雪战胜黑夜的勇气,是香雪获得同学们的尊重的重要方式。所以,铅笔盒是香雪自尊的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她要求摆脱小山沟封闭落后生活的一种企盼,是对现代文明的追求。
作者铁凝曾说“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相信香雪最终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
1.阅读《哦,香雪》品析香雪人物形象
“香雪又悄悄把手送到凤娇手心里,她示意凤娇握住她的手,仿佛请求凤娇的宽恕,仿佛是她使凤娇受了委屈。”(第37段)
----善良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第46段)
---纯真
美的叩问--香雪之美
“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第47段)
-
---渴求科学文化知识
车上一直没有人发现她,她却在一张堆满食品的小桌上,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住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它和她离得那样近,她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一位中年女乘务员走过来拉开了香雪。香雪跨起篮子站在远处继续观察。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的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女学生转过脸来,看见香雪臂弯里的篮子,抱歉地冲她摆了摆手,并没有打开车窗的意思,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扒住了扶手。如果说跑的时候她还有点犹豫,那么从车厢里送出来的一阵阵温馨的、火车特有的气息却坚定了她的信心,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第64段,65段)
----坚毅,执着
“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第69段)
明确:香雪是一个充满淳朴之美、自尊之美、青涩之美、执着之美的女孩
----自爱
阐述理解或不理解的原因。
她对“铅笔盒”近乎执著地追求渴望,花尽心思几乎竭尽所有去换取,应该已经超出了这个铅笔 盒本身。这个铅笔盒变得有感情,有温度,是一个山沟里的小女孩内心火热的追求,是对自尊心的极力维护,是新一代青年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用知识改变山村落后面貌的渴求。
文章写于1982年,当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第四年。中国需要开放,农村也需要开放,要与外面的世界联系、交流。他们不能再封闭保守了,需要改变,需要用知识去改变落后的面貌。
“土地的贫瘠和多而无用的石头使这里的老百姓年复一年地生活在困顿中平静的守着日子……这苟家庄的生活无疑是拮据寒酸的,滞重封闭的,求变的热望似乎不在年老的一代上,而是在那些女孩子的眼神里,行动上。”— —铁凝
学生活动二:一天只吃两顿饭的香雪用了四十个鸡蛋,走了三十里夜路,换取一个铅笔盒的行为,你能理解吗?
香雪就是引领农村巨变的先锋,是最早觉醒最想通过知识改变自身命运、改变山村落后面貌的先行者,她最先与时代同频共振。 “拥抱时代”“勇立潮头”
学生活动三:四十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再来阅读这样一篇作品,它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求变的热望)预设:有或没有价值都需要阐述理由
明确: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国际化的大都市,我们不会再像香雪那样为了一个铅笔盒走三十里夜路,用四十个鸡蛋去换取。但我们依然也会有梦想,也会有追求,世界那么大,我们要去看看。我们要有更高的目标、更国际化的视野。而香雪与她的同伴们身上这种对理想追求的热情,求变的热望和行动就如同微小的苔花突破阻碍绽放生命的活力,这种力量是能够跨越地域跨越时代的。
需要传承传统乡村文明中的淳朴善良的美好任性,捍卫精神的土壤,守住心灵的高贵。
不要忘记当初出发的目的。
你能设想一下香雪和她的伙伴们,连同整个台儿沟,在走向新时代的路途中,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的确,时代在进步,台儿沟变得富裕,变得开放了。但有时现实往往没有想象来得美好。时代列车呼啸而过,给小山村带来了希冀和憧憬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诱惑。 “20年之后,香雪的小村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野三坡的一部分了,火车和铁路终于让更多的人发现这里有着气势磅礴的百里大峡谷,有着清澈明丽的拒马河……。而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就不像等待情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作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的眼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的谈吐不再那么畏缩,她们懂得了价值……。但在这些富裕起来的村庄里,也就渐渐出现了相互比赛着快速发财的景象……就有了坑骗游客的事情,就有了出售伪劣商品的事情…… ——铁凝《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
青年要勇立潮头,拥抱时代。变化与坚守交织,是时代对我们的挑战。把握时代的变化才能完善自我,把握未来。面对新时代的无限变化和挑战,我们要不忘初心,坚守自我,以初心根本的不变应对时代更迭,是我们的改变,也是我们的守护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