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古诗三首
示 儿
学习目标
自由读这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注释,试着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读后思考:诗人的遗憾是什么?诗人的遗愿是什么?
悠悠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自己的国家,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让我们穿越近千年的时空,来读一读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示儿》。
诗文导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爱国诗人陆游,他的仕途虽然坎坷,但是他无论他身在何处,都在想着收复失地,在为国家的统一而努力。这首诗《示儿》,作于公元1210年,当时陆游八十五岁,因病卧床不起,自知时日不多,所以命儿子拿来纸币,写下此诗。此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临终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创作背景
示 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自读诗歌步骤和方法
正确朗读这首诗,注意停顿合理。
根据词语注释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抓住关键词体会诗句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诗题: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所写,既是他的绝笔,也是他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牵挂、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殷切期盼。
【示儿】
元知: 本来就知道。元,同“原”,本来。
万事空: 什么都没有了。
但: 只。
九州同: 指全中国统一。同,统一。九州,中国的代称。
王师: 指南宋军队。
定: 平定,收复。
中原: 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 祭祀祖宗。
无忘:不要忘记。无,通“勿”,不要。
乃翁: 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死去元知万事空】
一个人临终前,一般会给儿女留下什么样的遗言?而陆游的遗言有何不同?
“国”重于“家”
“国家至上”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诗意: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诗人在“悲”什么?让我们随着陆游一起,走进他的生活。
二十岁时,他激情高诵:“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
六十八岁时,他悲痛于北方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苦苦挣扎,一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道尽多少辛酸!
“悲”
他原因什么而悲?
“不见九州同”
思考:诗中哪个字最能表现陆游当时的心情?
读了前两句诗,你明白了陆游的“悲”从何而来了吗?
壮志未酬,未能再披戎装,亲自杀敌的悲伤。
对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不能收复的悲痛。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意:当朝廷挥师北上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在家祭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消息告诉在九泉之下的你们的亲生父亲呀!
诗中既然人死后万事都不可知,为何还要“告乃翁”?
陆游对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志愿矢志不渝、终成遗愿的伟大情感,九泉之下仍然不忘北定中原!
他到死还不忘国家统一,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示儿》这首诗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无穷的遗恨,也有必成的信念。全诗的语言浑然天成,不事雕琢,真情自然流露,感人至深。
还有哪些爱国诗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书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示儿》这首诗是诗人陆游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名篇。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