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2-02 15:4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复习
学习目标:
1.通过知识梳理,使燃烧与灭火、化石燃料的应用、碳的循环、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取等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通过复习,发展学生的以下基本观念:变化观(通过燃烧体现和发展的)、元素观(通过碳循环体现和发展的(严格讲,大循环是碳循环,二氧化碳循环是次级循环,体现的是一种元素守恒和动态平衡的观点)、化学的价值观、绿色化学观念(通过2两种物质、一类变化体现和发展的)、实验观(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和促进燃烧的方法、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备等)。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将燃烧与灭火、化石燃料的应用、碳的循环、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取等知识点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学生的变化观、元素观、化学的价值观、绿色化学观念等基本观点的发展。
学前准备:多媒体等。
板书设计:
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 活动意图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HYPERLINK "http://image./v src=imageonebox&q=%E7%A5%A5%E4%BA%91%E7%81%AB%E7%82%AC%E5%9B%BE%E7%89%87&sn=0" \l "i=1&id=827873fbac9cec34ce9ab249186748e9"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p0.so./sdr/_140_/t0135b68c4ab5b5065a.jpg" \* MERGEFORMATINET 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投影“祥云”火炬图片:师:奥运会开幕之前,都有一个向全世界宣扬奥运精神的活动,你知道是什么吗?你想成为火炬手吗?想成为火炬手,我们得先了解它,你想了解火炬的哪些知识?生:谈感想学生从火炬形状、云纹雕刻、燃料等方面回答。师: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但今天时间有限,我们就用燃料与燃烧的知识来了解一下同学们感兴趣的这几方面的问题二:板书课题和目标生:念出内容三:探究释疑、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点一:化石燃料的利用1、燃料?师:火炬里装的是什么燃料呢?为什么选择丙烷,而不选择其他的燃料呢?(驱动性反问)我们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便可见分晓师:你知道的燃料有哪些?这些燃料如何分类?请说出你的分类标准及分类方法。(若燃料为纯净物,写出它的化学式)生:(思考猜测)回答生:学生从是否是化石燃料,是否对环境有污染,是否可再生等角度分析归类师:过渡: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为什么不可再生呢?与他们的什么有关呢?生:学生从燃料的形成角度回答不可再生的原因师:[投影]: 种类煤石油形成过程 类别混合物混合物性质黑色固体,不溶于水黏稠液体,黑色或棕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综合利用措施 用途燃料、化工原料燃料、化工原料师:既然它们不可再生,所以人们提出要综合利用它们,以提高其利用率。你都知道哪些 综合利用措施?分别发生什么了变化?生:学生回答煤、石油的综合利用措施师生总结并【屏幕显示】师:[问题]:1.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包括哪些?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有害气体师:[投影]:总结:生: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因为它们都含有碳、硫、氮等元素,所以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并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易形成酸雨。师:[问题]:在上述燃料中,你认为适不适合做奥运火炬的燃料?并说明理由。综合考虑,奥运火炬选用哪种燃料最理想?并说明理由。燃料甲烷丙烷氢气酒精化学式CH4C3H8H2C2H5OH状态(常温)气态气态气态液态(易挥发)沸点-164℃-42.07℃-253℃78℃火焰颜色及明显程度蓝色火焰且不太明显火焰明显淡蓝色火焰且不明显蓝色火焰且不太明显生:学生从火焰明显、丙烷的沸点比较低,易液化,易储存,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综合考虑选择丙烷。探究知识点二:燃烧和灭火2,点燃?师:[投影]:现在我们知道了火炬的燃料是丙烷,那么如何点燃它呢?物质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这些条件是何关系?生:利用凹面镜聚光升高温度使其达到丙烷的着火点,继而燃烧。燃烧还需要有可燃物,还要有充足的氧气。这些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生:燃烧的条件生:讨论:火炬燃烧系统采用特殊的技术,能抗风抗雨。从燃烧的条件考虑,在强风下火炬也不会熄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更旺 师:奥运火炬已被点燃,怎样使它的火焰更旺呢?我们先来了解下面几个问题。师:[投影]: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1)厨房中人们通过调大燃气灶进风口,以使燃料充分燃烧。(2)化油器将汽油喷呈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生:第一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增加氧气的浓度,第二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生:促进燃烧的方法师:[问题]:同学们注意到没有,“祥云”火炬的上端出火口较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生:是为了增大丙烷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过渡:你已经深谙设计师的意图了。点燃的奥运火炬已经开始传递,等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天,圣火将传递到北京,将主会场的火炬点燃。所以…师:[投影]: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通常放飞气球以示庆贺,现在人们一般使用氦气球,不使用氢气球,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说说其中的道理。师:[问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爆炸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如何防止爆炸?生:防止氢气球发生爆炸爆炸必须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速的燃烧骤然产生大量的气态生成物,且达到了爆炸极限。氢气球本身空间有限,具备了可燃物,如果遇到明火,发生急速的燃烧就有可能爆炸。生:爆炸4.熄灭过渡:奥运会闭幕时,如何熄灭圣火呢?[投影]:每届奥运会结束时,圣火都将熄灭。对于熄火方式,设计师们最初设计了下面几种方案,你能说出他们是利用了哪种灭火原理吗?(1)关闭开关,切断燃料的供应。(2)利用开关,在出火口弹出密封盖,达到熄火的目的。生:第一个方案是移走了可燃物,第二种方案是隔绝了空气或氧气。生:灭火的方法师:灭火时破坏了燃烧的几个条件?探究知识点三: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师生:共同归纳师:[问题]:例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是“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和“绿色奥运”,为实现“绿色奥运”北京市采取降低能耗、节能减排等一系列措施。其中“减排”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请结合图片说明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升高可能带来什么后果?例2.(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 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CO2,选用A----F中的装置 和 (3)CO2已收集满的方法 (4)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例3.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 。(2)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说明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四:课堂检测1.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A.没有与氧气接触 B.无水酒精是液体C.没有达到着火点 D.酒精没有可燃性2.为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A.将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B.将澄清石灰水倒入三瓶气体中C.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三瓶气体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3.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不完全燃烧会加剧空气污染B.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不存在能源短缺问题C.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烧不可再生D.直接用煤作燃料不仅污染空气,且造成资源浪费5.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甲烷6.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的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7.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应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不断上升。目前有些城市的出租车已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污染。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你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 。8.在大自然中,CO2与O2能相互转换,以保持空气成分相对稳定。(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 效应。(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X=C6H12O6+6O2,则X的化学式为 9.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 。参考答案:1.C 2.D 3.D 4.B 5.D 6.C 7.(1) CH4+2O2CO2+ 2H2O (2)双面使用纸张(及时关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8.(1)21% 温室(2)H2O 9.(1) 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2)温室效应(或温室效应的具体表现等)(3)植树造林(种草等均可)五: 归纳总结,挑战潜能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整理,完善知识体系。 通过情景创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用火炬为线索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通过对奥运火炬的燃料的选择分析,复习燃料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燃烧产物的总结,然学生认识到燃料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深化对化学的价值观、绿色化学观念的理解通过奥运火炬的点燃方法选择,复习燃烧的条件。通过奥运火炬中燃料的持续更旺燃烧的分析,巩固“促进燃烧的方法就是优化燃烧的条件的认识”通过对奥运火炬熄灭的方法选择让学生明确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一组题目的设置,将二氧化碳的循环和制取、性质紧密联系起来。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六: 布置作业完成课本单元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
1:选用“奥运火炬”这一生活情境素材,能够串联起选择燃料要考虑的因素、燃烧的条件、促进燃烧的方法、灭火的原理、爆炸的条件及防爆措施等知识,不但再现整合已有知识、构建起条理的知识网络,而且实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这一理念,充分感受到化学的社会观和价值观,但稍显啰嗦。
2: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取的处理抓住了知识点,但还得多应用习题处理中。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