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游记的真味——《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
这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巧妙设置发“朋友圈”任务营造情境, 让学生欣赏各拉丹冬山景及人景,引导学生先认识“视觉的旅程”,即真实所见之景的描绘;设置发“定位”任务,引导学生了解“所至”;再体味“想象的旅程”,即由眼前所见之景延伸的对时空变化中景象的描绘,最终走向“心灵的旅程”。运用对比阅读法,聚焦文章富有特色的语言,解锁文章语言密码,理解文本丰富意蕴的钥匙。采用诗意化手法,自创两首课堂点晴诗,第一首课堂点睛诗,让学生体会文章写作手法及表现手法;第二首课堂点睛诗,引领学生探秘景与情、与理、与人的关系,感受雪域高原的圣洁之美以及作者情感之美、情怀之美,感受作者营造的美学世界,获得精神成长。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品味看似随意实则精巧的语言,欣赏作者笔下的各种景物,感受各拉丹冬雄伟、圣洁、瑰奇的特点。
3.体会本文把景物的描写与身体状况、内心体验、邈远思绪融为一体的写法。
4.把握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景顺序和角度,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教学重点:品味看似随意实则精巧的语言,欣赏作者笔下的各种景物,感受各拉丹冬雄伟、圣洁、瑰奇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把景物的描写与身体状况、内心体验、邈远思绪融为一体的写法。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法、品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游记散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了解一下各拉丹冬在藏语的意思,“高高尖尖的山峰”;各拉丹冬在哪里?它是长江源头之一。播放各拉丹冬纪录片。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在1987年作者马丽华跟随电影摄制组走向各拉丹冬拍摄纪录片,用相机和文字为世人揭开了各拉丹冬的神秘面纱,今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这个神秘的地方。
二、各拉丹冬——山景,感受雄伟瑰奇的壮美景色
1.任务一:假如马丽华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发一条“朋友圈”告诉她所见到的景色。请你从文中找到景物描写的句子,然后匹配图片,再抓住景物特点,为图片命名发“朋友圈”。
老师先做一个微信发朋友圈的示范:我读了文章第二小节,首先要给大家晒这样一张图片。
屏幕显示:
“在风云变化的季节里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的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荣。”(图片)
文案可以用文中精彩的语句,也可以自己拟写小标题,譬如“主峰尊荣图”。
2.任务二 :假如作者马丽华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发一个“朋友圈”定位。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表示时间推移、地点(行踪、立足点)转换的词语。
明确:是从安营扎寨在各拉丹冬的雪山脚下远景拍摄,到冰河上砾石堆的远望全景拍摄,到慢慢接近冰山的近景仰视拍摄,置身冰窟有多个特写镜头,最后进入冰塔林。
可谓是脚步在移动,观察视角在变化,景致也在变化。那么这样一种写法在游记中叫做“移步换景”。
3.了解游记这一基本要素后,再发现这篇游记写景的特点。
(1)体会语言的节奏美。
屏幕显示: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
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文字,在句式上面有什么特点?
明确:较多运用了短句。“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这些形容词,还有“冰塔、冰柱、冰洞、冰廊”等。这些短句精简而准确,形象性强,富有节奏感,很好的表现出冰体形状的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比读: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是琼瑶仙境。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缓慢而从不懈怠地切割着,雕凿着。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原文)
明确:通过主语后置、或修饰语后置调换语序,化长句为短句来突出景物的特点。后面部分又放缓节奏,融入段落主体比较舒缓的节奏中去,形成一种张弛结合的音乐美。
引导学生去文中发现类似的写法。
如第4小节,“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又愚蠢”。把“虔诚又愚蠢”特意放到后面来强调。
第5小节“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的身影”,强调人类的渺小。
(2)体会语言的思绪美。
屏幕显示:
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思考:这两段句子中加粗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这几个写景句子虚实结合,往往从眼前的景物出发,做时间维度上的延展,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时间的远处或思考的深处。如果删去,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的实实在在的描写,缺少了想象之美,景物也就缺少了神韵。
这样的写法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也赋予文章独特的韵味,同时还能引发读者的遐思迩想,使其能更好地沉浸到文章营造的境界中去。
4.教师自创课堂点睛诗作结。
自然永恒热爱心,洪荒之始多美景。
移步换景路线清,比喻拟人显神韵。
长短交错节奏感,张弛结合音乐美。
虚实结合多变幻,景中融情人陶醉。
过渡:欣赏了各拉丹东原始地区的雄伟、圣洁、瑰奇的美景,同学们发在朋友圈的照片好像还缺了点什么,平常我们发的“朋友圈”难道只晒美景吗?那刚才我们的照片是不是少了人的活动?
三、各拉丹冬——人景,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与精神品质
1.在文中寻找:在各拉丹冬这个生命禁区,看到哪些“人的身影”?选取“人景”并为景命名。
2.如何理解文章结尾段:“不见自然生物的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
明确:聚焦作者这一行人的“活”,关注他们的行为。文中作者反复在叙写自己糟糕的身体状况,一方面表现出大自然环的艰险,表达对自然敬畏;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够来体会到作者的乐观和坚强,文章非常亲切真实可信。
可以关注“近旁”,为什么是“近旁”而不是“上方”或是各拉丹冬的“下方”?
还可以关注副词“的确”的强调作用。
3.通过以上交流,让大家感受到作者这一行人的勇敢探索精神、对自然的礼赞和敬畏。最后我们来了解马丽华这位女性。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马丽华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她对藏北这片神秘的土地有着深刻的情感,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用近百万的文字来真实记录自己行走在这边高原上的经历。作者是在身体的痛苦中坚持行走、考察,所以本文染上一种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
小结:这篇游记中马丽华让我们领略到原始地区的永恒美,人类的探索精神美(西行之魂:乐观、坚强、超越),苦痛美,可谓“天地大美,人在其中”。
4.情境还原:如果你是当时的马丽华,终于站在山峰顶上,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用下列句式说话。站在各拉丹冬的山峰之顶,我很______,也很______。(填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5.配乐朗诵教师自创课堂点睛诗《这就是各拉丹冬》。
(男)阳光下,各拉丹冬,你似雕塑
风云变幻的季节里,你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女)啊,各拉丹冬
你威严、神秘
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我双手合十,虔诚而愚蠢的跪拜在你的面前
(男)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
冰山如屏风,雕刻着精致唯美的图案
风呼啸着,扫荡着
诉说不老的神话、吟唱亘古的歌谣
(女)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
那些徐徐垂挂的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冰山上的波纹与皱褶,是否就是年轮
(合)啊,各拉丹冬,雪域高原
探索者的疆土,勇者的疆域
没有柔弱,只有亢奋,只有超越
(男)坚冰苏醒,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那圣洁的雪域,巍峨的雪山
是你,滋润养育着我们
是你,默默守护着我们
(女)千古圣洁的各拉丹冬
一幅返璞归真的画卷
一首震撼人心的诗篇
(合)这,就是各拉丹冬
我,我们,自豪而充满敬意的活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四、课堂小结
汪国真曾说: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重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这节课我们随作者的脚步进行了一次心灵的跋涉和旅行,感受到了祖国的山河是何其的壮美,何其的神奇,让我们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为这些探险者的勇敢乐观而感动。
五、创意写作
学习作者在写景中融入自己情感的手法,进行一段景物描写,发挥想象,融情于景。
板书设计: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马丽华
原始地区的永恒美
人类的探索精神美
苦痛美
天地大美,人在其中
西行之魂:乐观、坚强、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