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第三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问题探讨 衰老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衰老的人体通常表现出细胞数目减少、肌肉萎缩、行动迟缓等特征。
1.人体的衰老还表现出那些特征?3.人体衰老和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白发、皱纹、老年斑、耳聋、眼花等。有,精原细胞产生精子;有,角质层细胞。 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人体的细胞总是不断更新,总有一部分细胞处在衰老或走向死亡,个体衰老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2.老年人体内有没有幼嫩的细胞?年轻人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 100多年前,魏斯曼曾提出种质不死而体质会衰老和死亡的学说。后来,Carrel和Ebeling认为细胞本身不会衰老,衰老是由于环境的影响造成的。特别是20世纪40-50年代,由于L系小鼠细胞和Hela细胞系的建立,又使细胞不死性的观点更加巩固。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Hayflick等人的出色工作对细胞不死的观点彻底动摇了。 1.Hayflick界限:细胞,至少是培养的细胞,不是不死的,而是有一定的寿命;它们的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的界限。2.实验证明:(1)Hayflick等以1∶2的比率连续进行传代,则平均只能传代40~60次,此后细胞就逐渐解体并死亡。(2)Hayflick等从胎儿肺得到的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条件下传代50次,而从成人肺得到的成纤维细胞只能传代20次,可见细胞的增殖能力与供体年龄有关。 体外培养的年轻和老的人成纤维细胞的显微形态 左边是只分裂了几代的年轻成纤维细胞,呈现薄层、细长的形态;右边是分离了50次的老的成纤维细胞,开始衰退,并很快死亡。 (3)Goldstein选用了早老症(Hayflick-Guilford综合症)及Werner氏综合症患者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从患者身上得到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只能传2~4次,其DNA合成亦较少,且细胞表面不具有正常成纤维细胞所具有的HLA抗原标记。(4)Hayflick还比较了取自寿命长度不同的生物的胚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传代数和寿命,发现物种寿命与培养细胞寿命之间存在着确定的相关关系,例如,Galapagos龟平均最高寿命最长,达175岁,其培养细胞的传代数亦最多,达90~125次;小鼠平均最高寿命为3.5年,其培养细胞的传代数亦少,仅14~28次。单细胞生物一、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个体衰老与死亡=细胞衰老与死亡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与死亡=细胞衰老与死亡细胞在不断更新二、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减小,新陈代谢速率减慢。2.细胞内多中酶活性降低。e.g.老年人的白发3.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e.g.老年斑4.细胞内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为什么老年人皮肤上会长“老年斑“? 由于细胞内的色素随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造成的。衰老细胞中出现色素聚集,主要是脂褐素的堆积。决定细胞衰老的因素 为了确定培养的人二倍体细胞的衰老是细胞本身决定的还是由于培养环境的恶化,Hayflick设计了巧妙的实验:取老年男性个体的细胞(间期无巴氏小体)和年轻女性个体的细胞(间期有巴氏小体)进行单独或混合培养,并统计其倍增次数。结果发现,混合培养中的两类细胞的倍增次数与各自单独培养时相同,即在同一培养液,当年轻细胞旺盛增殖的同时,年老细胞就停止生长了 。
这一结果有力地说明,决定细胞衰老的因素在细胞内部,而不在外部环境。 年轻细胞的胞质体与年老的完整细胞融合时,得到的杂种细胞不能分裂; 年老细胞的胞质体与年轻的完整细胞融合时,杂种细胞的分裂能力几乎与年轻细胞相同。充分说明决定细胞的衰老是细胞核,而不是细胞质。可能的原因: 细胞衰老可能是多种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环境因素:
2.遗传因素:
3.心理因素: 积极的情绪和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保持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三、细胞的凋亡 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也称细胞编程性死亡。知识总结:
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第四节
细胞的癌变 有人说,癌症就是肿瘤。就你所了解的情况,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讨论题1、肿瘤是细胞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
2、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不发生转移。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转移,还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正常器管结构,使机体功能失调,威胁生命,称为“癌”。 机体内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
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
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一、什么是癌细胞? 人体正常的肝细胞只能分裂50~60次,增值产生后存活不超过两个月。
“海拉细胞”来自一位名叫海拉的女性癌症患者。这位患者已死去57年(1951年去世),但从她身上取下的癌细胞却在实验室一代代地传了下来,成为研究癌症的材料。材料1以上材料说明癌细胞具有怎样的特点?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观察图片,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有什么不一样吗?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材料2材料3:癌症为什么难以治疗?思考: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
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癌细胞的分散和转移示意图2.化学致癌因子: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物如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3.病毒致癌因子:如致癌病毒。三、致癌因子快来关注1.日本广岛、长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原子弹的影响。对幸存的居民进行29年的调查,发现皮肤癌、粒细胞性白血病发生率明显增加,而且距离爆炸中心越近,发生率越高。物理致癌因子练一练以下事例分别是哪一种致癌因子所导致?2.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物质外泄,诱发了众多白血病患者。物理致癌因子3.居里夫人在研究工作中长期被放射线损伤,导致白血病。物理致癌因子4.我国北方地区居民有冬季烧火炕的习惯,有时臀部皮肤发生癌变形成所谓的炕癌。华北地区食管癌患者中有50%-73%有喜欢热食的习惯。物理致癌因子5. 3、4--苯并芘是煤焦油中的主要致癌成分,存在于吸烟时烟草燃烧的烟雾、工厂的煤烟、汽车的尾气等。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增加。很可能和人们吸入了大量的上述气体有关。
化学致癌因子6.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
局部色素增加,过度角化,最后发展为
皮肤癌,砷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使人致癌
而不是动物致癌的物质。化学致癌因子7. 日本“奥姆真理教”曾在东京地铁使用的“芥子气”,可以使人患白血病、肺癌、乳腺癌。化学致癌因子8.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能使儿童患
淋巴癌和成人患鼻咽癌。9.1911年Rous 第一次用鸡肉瘤的无细胞提取物引起另一只鸡产生新的肿瘤 。
病毒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正常
细胞致癌
因子突变细胞癌变四、致癌因子为什么会导致细胞癌变呢?丙烯酰胺亚硝胺苯并芘 阅读教材,资料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
有道是“病从口入”,癌症也是一种病,它也是从“口入”的吗? 讨 论日常诱癌20例 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诱发肝癌
感染人乳头状病毒可诱发宫颈癌
感染螺旋杆菌可诱发胃癌
吸烟(每日超过2包,10年以上)可诱发肺癌
被动吸烟(22年以上)可诱发肺癌与喉癌
经常接触沥青者,易诱发皮肤癌
经常接触煤焦油者,易患皮肤癌
经常接触放射线者,易诱发肺癌与白血病
长期使用化学性染发剂可诱发淋巴癌
经常在太阳下曝晒,可诱发皮肤癌 酗酒可诱发咽喉癌
新鲜水果及蔬菜摄入不足可诱发肺癌
红肉(即牛肉、羊肉)摄入量过大,可诱发结肠癌
高盐咸食者,易患胃癌
报纸包食物可得各种癌症
吃热烫食物易引起食道癌
纤维素摄入不足可诱发结肠癌和直肠癌
过度肥胖可诱发结肠癌与乳腺癌
缺少锻炼(每周热量消耗少于1000卡)可诱发
结肠癌和直肠癌
长期精神压力可诱发各种癌症 五、怎样预防癌症呢?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食物中的防癌物质:大豆 ;动物肝脏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D;蔬菜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绿茶中富含多元酚健康生活方式让你远离癌症
少吃脂肪?? 饮食清淡
膳食纤维?? 不可忽视
坚持运动?? 保持苗条
新鲜蔬果?? 每日必备
腌制食物?? 不宜多食
饮酒适度?? 切莫贪杯
决不吸烟 健康相伴
情绪稳定 ?轻松工作
定期检查 ?? 防患未然? 建议保持愉悦的心情防治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化疗、放疗。1、尽量避免接触致癌因子。
2、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六、癌症的防治细胞细胞正常分化畸形分化癌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衰老凋亡小结1、癌细胞是能连续分裂的细胞。( )
2、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 )练一练√√3、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细胞内原癌基因的激活
B、物理致癌因子的刺激
C、化学致癌因子的刺激
D、病毒致癌因子的刺激A练一练4、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
A、能无限增值
B、形态与结构出现畸形变化
C、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D、能进行正常的细胞分化D练一练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化的细胞和癌细胞相比,遗传物质有
所不同
B、衰老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C、细胞凋亡和细胞死亡是两个概念
D、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分
化的结果是不同的细胞所含蛋白质种类
和功能不同B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