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4 13: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1.了解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2.掌握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做出过突出贡献的重要人物 。
3.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
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1.中东地理位置 现在一般说的 “中东”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中东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
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一、战火频仍的中东(1)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2)中东战火频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历次中东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
来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2.巴勒斯坦问题的形成(1)巴勒斯坦(Palestine)古称迦南,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 岸,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曾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共同生活之地,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7世纪巴勒斯坦地区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3)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
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
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4)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巴勒斯坦国至今也没有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四次中东战争简表 “六日战争”中的以色列士兵(1967年)以色列建国,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土地,草场)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 (运河主权)
后,英、法、以进攻埃及以色列突然袭击阿拉伯国家
(土地和圣城耶路撒冷)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进攻以色列 据不完全统计,仅中东战争中就有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
更为严重的是几十年的斗争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连续不断的报复性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威胁了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连年战争给巴以双方人民带来了哪些伤害?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流离失所……是痛别亲人……是声嘶力竭的呐喊……是满目疮痍,是一片废墟……再也没有甜蜜灿烂的笑容
再也没有幸福温馨的家庭
再也没有美丽的家乡
再也没有……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矛盾错综复杂,和平历程艰难异常的状况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动荡的原因:
(1)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并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该地区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大国争夺的热点。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
(2)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中东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
化。
(3)对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4)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
问题。 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关键。巴勒斯坦地处三洲交界,处于阿拉伯国家的中心位置,有“中东心脏”之称。1.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丰富的石油资源2.几十年来陆续形成领土争端、水资源问题及
巴勒斯坦难民是阿以冲突的历史原因。
土地问题
以色列先后吞并或占领的土地有原来根据联合国分治决议划给巴勒斯坦的领土,包括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还有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黎巴嫩的南部地区等。巴以冲突之土地水源 中东的水源很少,气候干燥,这对中东各国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有关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成了巴以,乃至中东地区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中东地区的水比石油更重要。” 以巴情报研究中心主任:缺水的压力将影响谈判双方。归还戈兰高地是一个棘手问题,因为那里提供了以色列的40%饮用水。而让叙利亚放弃对戈兰高地水源的权利也是不可能的。水源问题
3.巴以冲突之宗教纷争文化差异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中东地区复杂的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 巴勒斯坦是古代犹太人的栖息之地。公元1世纪外族入侵,他们背井离乡,流落世界各地。7世纪时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至今阿拉伯人在此生活了约1300年。 19世纪末,犹太人掀起复国运动,向巴勒斯坦地区迁移。一战后英国获得该地区的“委任统治”权,支持犹太复国,犹太人开始大批迁入巴勒斯坦,与阿拉伯人矛盾激化。二战后美苏等国支持犹太复国,联合国大会通过“分治”方案,引起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广泛不满。耶路撒冷——冲突的焦点,和平的关键 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语和犹太语中,意思都为“和平之城”。位于巴勒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各宗教的信徒都将它看作自己的“圣城”。他们之间不断争斗,以取得对城市的控制权。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双方的裂痕。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告以耶路撒冷为首都。三、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我们「这个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
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权利……(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前往以色列
在一次演讲中讲的一句话。)埃及总统萨达特 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关键人物阿拉法特拉 宾中东和平进程 1993年,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拉宾同阿拉法特签署了“奥斯陆协定”,中东和平出现了曙光。阿拉法特、佩雷斯与拉宾同获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以色列数万民众集会纪念拉宾遇刺,阿以和平再遭重挫。以牙还牙,冲突加剧。国际社会进行着长期的努力2010年 3月1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从左至右)中东问题有关四方特使、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 1.巴勒斯坦人用“人肉炸弹”在以色列超市、公 共汽车制造爆炸案;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的 定居点进行残酷报复。造成双方陷入这种恶性 循环的因素是( ) ①宗教信仰不同 ②种族不同 ③争夺水资源 ④领土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D2.李冰同学写了一封致巴以人民的公开信,信中有知 识性错误的语句是( ) A.巴以冲突既有当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国 的利益之争 B.巴以冲突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之争,也有现实问题 之争 C.坚决反对法西斯侵略,维护中东和平 D.对耶路撒冷的争夺增加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难度C3.有这样一个热点地区,它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地 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西方大国的必争 之地,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 使这一地区长期动荡,问题错综复杂。这一地区 是( ) A.巴拿马 B.中东地区 C.阿富汗 D.巴尔干半岛B4.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 A.宗教问题????????? B.种族问题?? ???? C.水源问题  ?????? D.巴以冲突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 其中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下列说法不符 合巴以地区局势的是( ) A.宗教信仰不同是双方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B.双方不断争斗,陷入“以暴制暴”的怪圈 C.大国插手有助于消除双方矛盾 D.该地区和平进程曲折反复DC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材料二 识读右图请回答: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中东地区什么组织的领导人?
阿拉法特 巴解组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2)材料一中的“这里”指的什么地方?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联合国。 他希望和平,来到这里争取和平解决中东问题,同时
也希望国际社会组织如联合国等积极支持中东和平事业发展。 (3)材料二中三个人物名字从左至右依次是谁?
拉宾、克林顿、阿拉法特。
(4)材料二这幅插图反映了什么问题?具有什么意义?
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握手言和。巴以达
成和解,迈开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
曙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