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 :北朝北魏农学家,《齐民要术》作者。
2、《齐民要术》: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二、祖冲之和圆周率
1、祖冲之地位:南朝宋、齐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2、祖冲之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领域。①数学成就:他在刘徽基础上,把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第七位,即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一千年。其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②天文历法成就: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③机械制造成就:设计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1、郦道元: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水经注》作者。
2、《水经注》:既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四、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①东汉后,书法已成为专门供人欣赏的艺术了。②早期书法家:钟繇和胡昭。③王羲之:⑴时期:东晋。
⑵他的字被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游龙”。⑶代表作是《兰亭序》,被称“天下第一行书”。④北魏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矿雄浑。
2、绘画:①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由于山水诗的增多,山水画开始形成。②顾恺之:⑴时期:东晋。⑵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雕塑: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1.他不仅在中国享有盛名,在世界上也广为人知,巴黎“发现宫”科学博物馆的墙壁上注文介绍了他求得的圆周率,莫斯科大学礼堂的走廊上镶嵌有他的大理石塑像。“他”是( )
A.贾思勰 B.华佗 C.张仲景 D.祖冲之
2.王僧虔《论书》中称,“王羲之的书法改变了锤矫等人的古体和质朴书风,笔势‘飘若浮云,宛若惊龙’”。以下能体现王羲之书法这一特点的作品是( )
A.《宣示表》 B.《兰亭集序》
C.《张猛龙碑》 D.《洛神赋图》
3.六朝时期,南方农业技术进步明显,下列相关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改传统的“粪肥精耕”为火耕火耨 B.犁耕技术得到推广和改进
C.各地大量兴修水利设施和工程 D.引进北方小麦、实施稻麦两熟制
4.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体现出中国古代农业注重( )
A.发明改进工具 B.改良作物品种
C.顺应天时地利 D.加工农副产品
5.东晋王羲之的书法自由潇洒,将个人审美意识寄托于字体、笔意、结构、走势图是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该作品的字体是( )
A.隶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6.《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句话反映了贾思勰主张农业生产( )
A.要顺应天时地利 B.要扩大垦田面积
C.要改进生产工具 D.要发展商品生产
7.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也是第十二个文化遗产日。2018年展示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让我们跟随旅行团去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
(1)第一站是曲阜,它是孔子的故里。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学派的思想在哪个朝代被确立为正统思想?该学派学说能够成为正统思想与哪两位历史人物有关?该学派在战国时期有哪些代表人物?
(2)第二站是北京,它是我国远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我们能参观到哪两个远古人类遗址?
(3)第三站是大同、洛阳,它们是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发源地,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两个石窟艺术宝库名称。
(4)第四站是四川成都都江堰,它是闻名世界的起什么作用的上程。这个工程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谁主持修建的?
(5)现在我国文化遗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化建议。
8.与下列信息相符的历史人物是( )
①曾出任郡太守 ②提出多种经营思想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强调改进生产技术
A.顾恺之 B.贾思勰 C.祖冲之 D.王羲之
9.《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句话:“湿耕泽锄,不如归去。”意思是在太潮湿的地方耕作,肯定会劳而无功。这段话反映了种植要( )
A.因地制宜 B.适时耕作
C.注重兴修水利 D.讲究耕作方法
10.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图相关的标题应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1.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祖冲之最杰出的贡献是在( )
A.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B.把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
C.总结了古代的生产技术 D.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12.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凿于( )
A.三国时期 B.西晋时期 C.东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3.汉字书法(如图)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容之一,每一种字体都展现了书法艺术之美,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钟繇独创的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14.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地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融合,丰富了中国文化。下列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灵渠 B.秦始皇陵 C.长城 D.云冈石窟
15.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碎土的耙分化出有齿铁耙和无齿耙;如果按照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贮藏、运输等细分,农具多达数十种,比西汉时增加了许多,使用方法也有改进。这反映了贾思勰( )
A.强调生产因地制宜 B.重视介绍生产工具
C.强调种植不误农时 D.提出多种经营思想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并未迅速推广开来。目前,公元二三世纪的纸张出土极少,出土的书写材料还是大批的竹筒。造纸技术的改进没有停止。古籍记载,用左伯纸书写表达,“妙物远矣,邈不可追”。王羲之用坚如蚕茧的纸张作《兰亭序》,字体优美,成传世珍品。唐代《北堂书钞》记载,东晋余杭令范宁规定写公文时不许用竹简和粗糙的纸,引发仿效。宋代《太平御览》记载,东晋桓玄掌握朝政后,曾下令宫中文书废除竹简,一律改用黄纸书写。四五世纪以后,竹简、木牍不再多见,主要是植物纤维纸了。
材料二:两晋南北朝时期,著述之风日盛,著作的范围和数量远远超过前期。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许多专著问世。在书法、绘画艺术上,出现了很多书画大家。他们之所以能在书法、绘画艺术的天地里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纸的大量生产和普遍应用。佛教在两汉之间(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到四五世纪时,由于纸张充足,使译经事业盛况空前。为了对抗佛教,道教师徒便发奋著书。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路雨祥主编《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大系》
问题:
(1)材料一的历史叙述参考了哪些类型的史料,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得到推广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推广带来的社会变化,列举具体史实说明。
范例:变化:出现了很多书画大家;举例:王羲之。
1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完成问题。
(1)(思想之美)研读下面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一学派的思想?
(2)(文化之美)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请对下面两幅图片中的文字进行简要说明。
(3)(科技之美)下图中图一为什么会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图二中的这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答案解析
1.【答案】D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他不仅在中国享有盛名,在世界上也广为人知,巴黎“发现宫”科学博物馆的墙壁上注文介绍了他求得的圆周率,莫斯科大学礼堂的走廊上镶嵌有他的大理石塑像。”及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 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D选项正确;
贾思勰是农学家,A选项错误;
华佗、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BC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祖冲之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并掌握祖冲之的相关知识。
2.【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甚。他的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他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B符合题意;
《宣示表》是钟繇的代表作,A不符合题意;
《张猛龙碑》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此碑立于北魏正光三年(522年),碑上无撰书人姓名,C不符合题意;
《洛神赋图》的作者是顾恺之,他是东晋时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兰亭集序》,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3.【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朝时期,南方农业技术进步明显,已经摆脱了火耕火耨,开始了传统的“粪肥精耕”,A项正确;
犁耕技术得到推广和改进,排除B项;
各地大量兴修水利设施和工程,排除C项;
引进北方小麦、实施稻麦两熟制,排除D项。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运用江南地区发展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4.【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根据“顺天时,量地利”可知材料内容中说明发展农业要顺应天时和地利,故选C;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农业注重顺应天时地利,没有体现发明改进工具、改良农作物品种和加工副产品,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5.【答案】D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D项正确;
隶书、楷书、草书与《兰亭集序》无关,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6.【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大意是说(如果一个人)顺应天时,衡量地利,那么可以花很少的力气而获得最大的成功,可见材料中说明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注意天时地利,A项正确;
要扩大垦田面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
要改进生产工具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
要发展商品生产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的内容的相关史实。
7.【答案】(1)儒家;“仁”;西汉;管仲舒;汉武帝;孟子;荀子。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
(3)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4)防洪灌溉;秦国;李冰。
(5)不在文物上乱刻乱画;保护文物;加大宣传等等。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汉武帝的大一统;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西汉时期,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其他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孟子、荀子等;
(2)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发现直立人化石、用火遗迹和原始人化石遗存最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距今约3万年代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附近;
(3)依据所学可知,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北魏的工匠在继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基础上,又吸收外来的佛教艺术,创造出具有新的风格特色的石雕艺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两个石窟艺术宝库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4)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防洪灌溉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5)开放性题目,不在文物上乱刻乱画;保护文物;加大宣传等等;
故答案为:(1) 儒家;“仁”;西汉;管仲舒;汉武帝;孟子;荀子。
(2)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
(3)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4) 防洪灌溉;秦国;李冰。
(5) 不在文物上乱刻乱画;保护文物;加大宣传等等。
【点评】本题的前四题,都是要求学生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贾思勰。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曾出任郡太守,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排除ACD,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
9.【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他著有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容最完整的农书。其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了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湿耕泽锄,不如归去。”反映了种植要因地制宜。故A符合题意,
BCD无法在题干中体现,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这考查《齐民要术》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北魏末年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性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容最完整的农书。
10.【答案】B
【知识点】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题干关键信息“第1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第2节江南地区的开发、第3节北方民族大融合、第4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都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内容,这一时期,封建国家出现了大分裂,政权分立,民族融合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迅速开发,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而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故B符合题意;
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朝,繁荣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东汉末年以后不断迁居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的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四百年左右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到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的大融合。那时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实质上是促进了他们的封建化。封建化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民族融合的实现,为隋唐时期的统一繁荣准备了条件。
11.【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设计制造指南车,在数学方面,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祖冲之最杰出的贡献是把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B符合题意;ACD与祖冲之无关,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祖冲之的贡献。
12.【答案】D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凿佛著名的两大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D符合题意;
三国时期与题干无关,排除A;
西晋时期与题干无关,排除B;
东晋时期与题干无关,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南北朝的石窟艺术。难度较低,掌握南北朝时期开凿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即可作答。
13.【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字书法(如图)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容之一,每一种字体都展现了书法艺术之美,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钟繇独创的字体是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是由锺繇独创的。三国曹魏时的书法名家锺繇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C符合题意;其它三项不是书法名家钟繇独创的字体 ,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一般,让学生正确认识曹魏时期的书法,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14.【答案】D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的中原地区。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地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融合,丰富了中国文化。下列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云冈石窟,D符合题意;其它三项均出现在秦朝,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一般,让学生正确认识云冈石窟,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15.【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 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据“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碎土的耙分化出有齿铁和无齿耙;如果按照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贮藏、运输等细分,农具多达数十种,比西汉时增加了许多,使用方法也有改进。”可知,这反映了贾思勰重视介绍生产工具。选项 B 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
16.【答案】(1)类型1:实物史料(一手史料);说明:“纸张出土极少”、“出….大批的竹简”属于此类史料。类型2:文献史料(二手史料);说明:“古籍记载”及唐宋著作记载,属于此类史料。
(2)原因:①造纸技术的不断改进;②纸张品质不断提高;③书法名家的示范引领作用;④政府的推动(任答三点)。
(3)变化:著述之风日盛;举例:郦道元《水经注》;变化:推动科学专著的问世;举例: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祖冲之的《缀术》;变化: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举例:钟繇、胡昭。变化: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举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著述和专著可以只写书名不写作者。)
【知识点】造纸术的发明及影响;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公元二三世纪的纸张出土极少,出土的书写材料还是大批的竹筒”可知,材料一参考了一手史料,也就是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从“唐代《北堂书钞》记载……宋代《太平御览》记载……”可知,材料一还参考了很多二手史料,即文献史料。
(2)根据材料一中的“造纸技术的改进没有停止”“用左伯纸书写表达,‘妙物远矣,邈不可追’”“东晋桓玄掌握朝政后,曾下令宫中文书废除竹简,一律改用黄纸书写”可知,造纸术能够得到推广的原因如下:①造纸技术的不断改进;②纸张品质不断提高;③书法名家的示范引领作用;④政府的推动。
(3)本小题为半开放性试题,根据所学结合范例列举即可。比如说在说明著述之风日盛时,可以列举郦道元的《水经注》,在说明推动科学专著的问世时,可以举例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祖冲之的《缀术》,在说明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时,可以举例钟繇、胡昭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说明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时,可以举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
故答案为:(1)类型1:实物史料(一手史料);说明:“纸张出土极少”、“出….大批的竹简”属于此类史料。类型2:文献史料(二手史料);说明:“古籍记载”及唐宋著作记载,属于此类史料。
(2)原因:①造纸技术的不断改进;②纸张品质不断提高;③书法名家的示范引领作用;④政府的推动(任答三点)。
(3)变化:著述之风日盛;举例:郦道元《水经注》;变化:推动科学专著的问世;举例: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祖冲之的《缀术》;变化: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举例:钟繇、胡昭。变化: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举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著述和专著可以只写书名不写作者。)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造纸术的变迁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难度较大。在学习中掌握造纸术的出现与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在审题时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按要求作答即可。
17.【答案】(1)百家争鸣;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儒家学派
(2)图一:①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②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③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④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⑤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图二: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为了纪念祖冲之取得的科技成就,他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学派的思想。
(2)结合所学可知,图一:是甲骨文:①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②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③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④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⑤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图二: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是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是为了纪念祖冲之取得的科技成就;根据图示可知,这是《齐民要术》,结合速写可知,它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点评】 本题主要按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甲骨文、祖冲之、《齐民要术》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