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评价其“过渡地带”的地理位置。
2.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识别主要的黄土地貌类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与位置;
2.识别主要的黄土地貌类型。
【教学难点】
评价其“过渡地带”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播放歌曲视频《黄土高坡》:“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 《黄土高坡》演唱:毛阿敏_高清.mp4 )
师 :你印象中的黄土高原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
第三节 黄土高原
一、全球最大的黄土区
位置与范围
师:小组合作,读图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太行山脉、秦岭、乌鞘岭、长城,说说黄土高原的位置以及大致范围。
生:(可能的答案)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师:2.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域。
生:(可能的答案)跨越的省区主要有甘肃省(甘或陇)、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陕西省(陕或秦)、 山西省(晋)、还有青海、内蒙古、河南。
(板书)位置与范围
承转:黄土高原在我们印象中黄土铺天盖地,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师: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师:对于黄土的来源,科学家有很多的假说,比如说“风化残积说”“风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那么在这里,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其他的学说。
师:我们再来看看“风成说”对于黄土的来源是解释的。
(板书)黄土的来源
承转:我们经常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来形容黄土高原?你知道黄土高原上有哪些地貌景观吗?
师:黄土地貌各具不同的形态特征。阅读教材,找出主要的黄土地貌。
师: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是黄土高原上普遍的黄土地貌类型,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地貌景观的差异。
师:黄土地貌各具形态,形成的时间也大不相同。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面了解其差异。
(板书)黄土地貌类型
承转:黄土高原不仅地貌景观多样,而且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师:地处多种地理要素分界地带,过渡性强。
师:过渡性强的地理位置,使得黄土高原自然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板书)地理位置评价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的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2.关于该区域(阴影部分)地貌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B.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C.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D.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3.图中数字与对应的山脉名称正确的是( )
A.①-大兴安岭 B.②-天山 C.③-乌鞘岭 D.④-南岭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根据歌词,回答4、5题。
4.下列哪一省区的人们对歌词感触最深( )
A.河北人 B.山西人 C.新疆人 D.山东人
5.下图民居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
【参考答案】1.D 2.A 3.C 4.B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