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划分依据及地理差异;
2.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描述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策略
本章内容是整个八年级下册知识的铺垫。本章复习要把学生对区域差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程度,理解区域划分的作用,掌握区域划分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比较的方式了解我国的宏观区域差异。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已有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来分析区域差异问题。
复习过程通过地图贯穿,学生需要识记最基本的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分界线以及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和南北方区域的差异。对于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需要学生通过理解分界线的意义来掌握。这部分内容需要灵活运用,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上。对于难点部分描述区域地理的特征,这部分内容通常以解答题呈现,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答题方法。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课程标准,及知识网络。 【复习导入】展示课程标准、重难点及知识网络梗概。 阅读PPT上的课程标准内容。 通过学生自助阅读课标,明白今日所学的目标。
章节知识大赛 【活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 学生进行分组。 通过小组活动活跃复习课课堂。
头脑风暴 教师:提出三个任务,每组成员认领题目后,进行组内头脑风暴,答对记一分,答错不得分。每次选出一人回答问题。分别要求学生找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并说出其划分依据;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包含的省份;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 学生讨论后举手抢答三个任务问题。 头脑风暴主要是解决一些基本知识,通过图文结合便于学生记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并说出其划分依据;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包含的省份;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
快问快答 教师:根据第一轮的得分,从高到低轮流作答,每次一人,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要求学生说出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说出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回答PPT中的填空部分。 在快问快答部分主要解决了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说出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齐心协力 教师:以下问题为重难点攻关,每项任务均2分钟组内讨论时间,组员记录观点,选出代表,每组依次轮流回答问题,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要求同学们描述区域的地理特征--以内蒙古 自治区为例 小组讨论为主,看图完成,并描述区域的地理特征--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齐心协力部分是本次复习课的重难点部分,配合习题来进行实战讲解,并在最后进行方法总结,便于学生记忆运用于实战。
力挽狂澜 教师:本轮为抢答题,当教师念完题目发出指令以后方可抢答,第一个站起来的获得答题权,答对给本组加上相应分数,答错的扣除相应分数。按照本节的知识概念进行例题实战,是对前面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训练。 学生抢答题目,为自己小组提高积分。 力挽狂澜部分是对前面知识概念的专项练习,以例题展示为主,配合详细的解析,已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衔接中考 展示多道中考真题,要求学生解答。 学生解答。 将知识运用到考试实际中去,提升做题能力。
五、当堂练习
1: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
B.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B、降水 C、气候 D、地势
读图5.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为青藏地区 B.乙图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C.丙图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D.丁图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4: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线 B.昆仑山--祁连山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差异
C.年降水量的分布
D.0℃等温线的分布
答案:A;C;D;B;B
中考真题
1.对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B.南方地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C.西北地区-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D.青藏地区-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2.读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局部示意图”,秦岭—淮河以南多为水田,以北多为旱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热量
3.下列诗句能反映南方地区景色的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甲、乙两区域相比,甲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气候干旱,病虫害少
B.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C.光热条件好,水源充足
D.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强
5.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④区传统民居为蒙古包,适应游牧生活
B.③区沙尘暴气象灾害频发
C.②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D.①区年降水量一般少于800mm
答案:D;B;D;D;D
五、课程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