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2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2018年10月24日,被外媒冠以“中国奇迹”之称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是新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
欣赏音乐——《七子之歌》。
师:这是著名诗人、爱国民主战士闻一多于1925年3月写的组诗《七子之歌》中的第一篇——澳门。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香港和澳门的相关知识。
(板书)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三、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师: 你知道香港和澳门都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怀抱的吗?
1.地理位置
师:在图上分别找出珠海、深圳、珠江口、濒临的海洋,并概括出香港、澳门的位置。
生:(可能的答案)香港和澳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南端,南临南海。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岸,毗邻深圳经济特区;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岸,毗邻珠海经济特区。
(板书)地理位置
2.范围和组成
师:读图,描述出香港和澳门的范围以及组成部分。
(板书)范围和组成
3.面积和人口
师:阅读教材,找出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与人口数量,计算出两地的人口密度,说说其
特点。
师:香港和澳门地区地狭人稠,它们是如何缓解人地矛盾的呢?
(板书)面积和人口
4.经济特征
(1)香港的经济
师: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狭人稠的特点,决定了香港成为自由贸易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及对外贸易发达。
师:香港地区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转口贸易也相对发达。
(2)澳门的经济
师:澳门老城区距今四百多年,是我国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中西式建筑交相辉应的历史城区,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师:澳门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因地制宜发展了以博彩业为主体的旅游业。
(板书)经济特征
四、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经济联系
师:阅读材料并思考:1.香港有哪些生活、生产资料来自祖国内地?
2.香港给祖国内地带来了什么?
3.祖国内地和香港仔经济发展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师:小组合作,读图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生:(可能的答案)1. 珠江三角洲提供土地、劳动力,负责生产;香港提供资金、技术、管理人员等,负责销售。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2. 祖国内地向港澳地区输送淡水、电力,还供应肉、禽、蛋、鱼、蔬菜、粮食等生产和生活资料,保障了港澳地区的物质需求,活跃了当地市场;同时香港给内地带来了资金、人才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缓解了内地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带动了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祖国内地和香港在经济发展上是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密切关系。
(板书)经济联系
师:知识拓展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跨海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桥梁长约29公里。
港珠澳大桥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广受海内外关注。港珠澳大桥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快速通道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的基本模式是( )
A.前厂后店 B.前店后厂
C.外向型的经济 D.劳动密集型的经济
2.香港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发达,下列不是香港美称的是( )
A.东方之珠 B.美食天堂
C.购物者天堂 D.东方水城
3.澳门的主要经济来源是( )
A.工业 B.对外贸易
C.农业 D.博彩旅游业
4.香港对外贸易比澳门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香港有深水港,港口条件优于澳门
B.澳门地狭人稠
C.香港劳动力丰富而低廉
D.澳门与广州之间没有铁路
【参考答案】1.B 2.D 3.D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