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3.3 第1课时 元素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3.3 第1课时 元素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19 22: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元素
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
了解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及在生物体内的含量。
02
了解元素的概念,认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
01
课程回顾
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的质量
碳原子质量×1/12
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在食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是指什么?老人小孩都需要补钙,这里的“钙”是指什么?
元素
0~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无数的数字,构成数字的要素就是0123456789;简谱中的1234567几个音符可以组成不同的音乐,这7个音符就是音乐简谱的基本要素;通过26个英文字母组成无数的单词,这26个英文字母就是构成单词的要素。这些要素就类似于我们化学上的元素,我们身边的物质,形形色色,但都由这100多种元素组成。
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
下列几种分子分别由什么原子构成?有相同的原子吗?
二氧化碳分子含有碳原子和氧原子
水分子含有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氧气分子含有
氧原子
物质 相同原子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O2
H2O
CO2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 6 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 1 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同理可知:
8
8
8
O
O
O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1.元素的定义
它们的质子数都是1,都属于氢元素。
下图原子分别属于什么元素?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属于宏观概念,所以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元素的特点
判断正误:
水(H2O)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水(H2O)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改变。
硫+氧气 二氧化硫
(S) (O2) (SO2)
点燃
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过氧化氢 水+氧气
(H2O2) (H2O) (O2)
二氧化锰
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和分布
从图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
氧、硅、铝、铁
生物细胞中元素含量(质量分数)
不管是来源于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的生物细胞,它们的元素组成(元素种类和质量分数)均相近。
前四位元素:氧、碳、氢、氮
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3.元素分类
汉字特点:带“钅”旁,“金”和“汞”例外
稀有气体元素:
带“石”旁 固态非金属
带“气”旁 气态非金属
带“氵”旁 液态非金属
氦、氖、氩、氪、氙
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不同点 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②是粒子的总称 ③从宏观的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 ①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粒子
③微观角度描述分子的构成或物质的构成
相互 关系 原子与元素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微观构成:由什么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宏观组成:由什么元素组成
4.物质及其组成
课堂小结
概念
分布
元素
特点
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