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卫都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濮阳市卫都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20 11:3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 小何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已知前2次测量时的记录结果分别是 3.41cm、3.39cm, 第3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应为 △△ cm,该物体长度应
记为 cm
2 . “掩耳盗铃”、 "刻舟求剑”、 “猴子捞月亮"是大家熟悉的故事,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只减弱声音在 △△ 处的传播(选 填 " 声 源 " 、 "传播过程"或“人耳”);求剑的人找不到剑,是因为剑相 对 于 船 是 A A 的 ( 选 填 " 运 动 " 或 “ 静 止 ” ) ; 猴 子 没 捞 到 月 亮 是 因 为 水中的月亮是光的 △△ (选填"反射”、 “折射"或“直线传播”)形
成 的 △△ ( 选 填 " 虚 " 或 “ 实 ” ) 像 。
3. 灯火阑珊处,美人舞如莲花旋。舞台上灯光五颜六色,这些色光都由 红、 △△ 、蓝三基色混合而成的。台下同学们的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划破
了寂静的上空,这“震耳欲聋”形容的是声音的 △△ 很大。
4.透过水杯看手指会比真实的手指更粗(如图所示),其原因是装水的圆
柱形水杯相当于一个 △△ ,所看到的“手指”是手指的 △△ 像。
(填“实”或“虚”)
5. 晾 晒 衣 服 时 , 在 阳 光 下 干 得 快 , 这 是 因 为 温 度 越 高 , 水 份 △△ ( 填 物 态 变 化 的 名 称 ) 越 快 , 这 种 物 态 变 化 都 需 要 △△ ( 填 “ 吸 收 ” 或 “ 放
出”)热量。
1/7
6.如图所示,是小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 时作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密度最大的物质是 △△ , 乙 物 质 的 密 度 是
g/cm 。
二、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第13~14 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 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70℃
B. 做完一套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15min
C. 一枚口罩的质量约为50g
D.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8.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
A. 本次实验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0.27m/s
B. 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
的时间,则可测出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
C.实验过程中误差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方法避免
D.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方便测量时间.
9.如图是小明的妈妈送他去北京读大学途中乘坐高铁的情景,下列说法
2/7
正确的是( )
A.以行李架上的物品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B. 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C.以路旁电线杆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妈妈是运动的
D. 以车厢内走动的乘务员为参照物,妈妈是运动的
10. 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
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
3/7
是 ( )


A. 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小
B. 在0~4℃,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C. 乙图中从上至下 A、B、C、D、E 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
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全部结冰,水中生物将
很难越冬
11. 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B. 甲的熔点是48℃,乙没有固定的熔点
C. 在第4min 到第8min 内,甲没有吸热,乙继续吸热
D. 甲在第7min 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12.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A.水中铅笔变弯折 B.桥在水中倒影
C.树林中地面上的光斑 D.雨后空中彩虹
13. (双选)关于图所示的四种仪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超利用超声波获取人体内部信息
B.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感知与障碍物的距离
C.测温枪通过检测人体辐射的紫外线从而测量体温
D.验钞机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14. (双选)如图所示,蜡烛经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像,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5cm
B. 蜡烛与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左移动10cm, 光屏上仍会出现蜡烛清晰
的像,这是照相机成像原理
C. 蜡烛与光屏不动,将图中凸透镜用焦距 f=15cm 的凸透镜替换,光屏
应移动到80cm 处才能接收到蜡烛清晰的像
D.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动,紧贴凸透镜左侧放近视眼镜片,光屏需向右
侧移动
4/7
三、 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5. 作出图中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 (保留作图痕迹)。
16. 如图所示,由发光点S 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光线经过A 点,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M
B/
N
15题
16 题
四、 实验与探究题(第17题7分,第18题6分,第19题5分 . 共18分)
17. 小明用图甲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记录数据如表格:
A
B
甲 乙 丙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6 88 90 94 96 96 96 96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 。实验过程中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
这是因为发生了 A A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 2 ) 第 3min 时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水温为 A A ℃;
( 3 ) 图乙 △△ (选填“A”、 “B”) 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
(4)根据表格,在坐标系中(如图丙)水的温度与时间图像,本次实验
中水的沸点是 △△ ℃;说明此时外界气压 A △ (选填“<”、 “>”、
5/7
“=”)标准大气压;
(5)撤去酒精灯后,小明观察到水仍在沸腾,此时水温 △ △ (选填
“<”、 “>”、 “=”)沸点。
18.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甲所示,应先将 A A 移动到左端零刻
度线处再调节 △△ ,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40 .4g;
(3)将适量盐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
时如图乙所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 g.
( 4 ) 将 烧 杯 中 盐 水 倒 入 量 筒 , 如 图 丙 所 示 , 则 盐 水 的 体 积 为 △ A cm ;
(5)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 g/cm ; 所以测出
6/7
的 盐 水 密 度 将 比 真 实 值 偏 A A 。



19. 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该乒乓球被
反 复 A A , 这 一 现 象 说 明 发 声 的 物 体 在 A A 。
(2)如图所示,用音槌敲响右边的音叉乙,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这个 现象说明声音可在 A A (选填“桌面”、 “小槌”或“空气”)中传播;
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 △△ (选填“信息”或“能量”);
( 3 ) 此 实 验 用 到 的 实 验 方 法 是 △△ 。
甲 乙
五、 综合应用题(第20题10分,第21题8分,共18分)
20.G7990 次高铁列车从郑州东站到濮阳东站总共有3站,06:38 发车,
07:37到达,全程耗时约59分钟。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1 郑州东 始发站 06:38 0
2 新乡东 07:03 07:05 70km
3 濮阳东 07:37 终点站 198km
(1)列车由郑州东站驶往濮阳东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结果保留
整数) ( 3 分 )
(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快 ( 7 分 )
21. 河南范县稻谷种植历史悠久,夏属昆吾时期已开始种植旱稻,已有
3000多年历史;春秋时,范县旱稻的种植已小有规模。新年走亲访友时,购
入一袋质量为10kg 范县大米。如忽略大米之间的空隙,请思考:
(1)已知大米的密度为1 . 6g/cm , 则大米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4
分 )
(2)如果将大米倒出,放入相同体积的面粉,面粉的密度为0.5g/cm ,
请问面粉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 4 分 )
7/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