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学习目标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有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罩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网罩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
用网罩起来的草几乎被吃光了未加网罩的天然草原牧草生长良好,为什么?
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
想一想,议一议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草地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 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片草原
一个湖泊
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的定义
泰山
一片森林里的所有生物
草原上的一群羊
郑州市
长江里的水和石头
生物圈
√
×
√
√
×
×
生态系统
=
生物
+
环境
如果在这个鱼缸里制作一个人工生态系统,需要往鱼缸里加什么?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植物
动物
细菌、真菌
阳光、空气、温度、水等
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
腐烂的树干上长出许多真菌
资料分析:
1、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吃与被吃的关系
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角色:生产者
职能: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
植物
是其他生物生存的基础。
生态系统的组成
消费者
动物
职能: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细菌、真菌等
分解者
职能:能够把动植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如果地球上没有 分解者,人类会面临怎么样的情景?
注意: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
猪笼草
捕蝇草
非生物部分:光、空气、水等
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绿色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阳光、空气、温度、水等
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分解动植物尸体、粪便
食物链和食物网
绿色植物
蝉
螳螂
黄雀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如何书写一条食物链呢?
食物链和食物网
青草→老鼠→蛇→鹰
青草→蝗虫→鸟
1.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起点是生产者
3.箭头方向从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草
兔
狐
( )
2、
细菌
草
兔
狐
3、
( )
光
1、
草
兔
狐
( )
×
×
×
鼠
蛇
鹰
4、
×
( )
草
兔
鹰
5、
√
( )
食物链的书写技巧
1、先找出植物(生产者)——食物链的起始环节。
2、再找到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3、再找食草动物的天敌(一个找完后,再找下一个)
4、一直到找不到天敌的动物为止(——食物链的终点)
5、标箭头:起点 终点
食物链的规律
有毒物质
数量
能量
水生植物 剑水蚤 蜻蜓幼虫 小鱼 大鱼
少
多
多
少
多
少
1、草长得繁茂,兔的数量短期内会怎样变化?长期呢?
2、这说明了什么?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短期内,兔的数量会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兔的数量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
3、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会有哪些后果?
4、为什么呢?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过度放牧,草不能及时再生,导致草原的食物网受到破坏,严重时则会造成沙漠化。
注意: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课堂小结
生态系统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组成
生物部分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有一定限度
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中,有___条食物链,有____种生物为消费者.
2)图中的生产者是_____.
3)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的关系。
狐狸
兔
草
鹰
蛇
鼠
4
5
草
草 鼠 蛇 鹰
吃与被吃
即学即练
即学即练
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是( )
A. 甲→乙→丙→丁
B. 丙→丁→甲→乙
C. 丙→丁→乙→甲
D. 丁→乙→丙→甲
C
2、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这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时间
狼
狼
狼
狼
时间
时间
时间
D
练一练
A.
B.
C.
D.
1、在一个由草→鼠→狐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全部的狐,鼠的数量会( )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仍保持相对稳定 D.先迅速上升然后急剧下降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