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等都有发展。
商业: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的使用。
二、春秋时代特征:
1、王室衰微表现:①分封制逐步瓦解 ②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
2、诸侯争霸:
(1)原因(背景):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斗争。
(2)经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称霸
(3)齐桓公——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称霸原因):①任用管仲为相,对内改革,发展生产
②训练军队,提高军事实力。
③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春秋争霸的实质:
是大国兼并小国,大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具有非正义性
春秋争霸的影响:
消极影响: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积极影响:①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②各诸侯国变法图强,推动了社会变革;③促进了民族融合。
1.假如要在西江苗寨上演一场“武林春秋”争霸赛,展现激情动荡的春秋时代。在这场演出中,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不能出场(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周厉王
2.下图的连环画讲述了春秋时期哪位霸主的故事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吴王阖闾 D.越王勾践
3.请你找出反映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的是(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国力强盛,社会安定
C.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4.下列现象中不符合春秋时期特征的是( )
A.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号令不行 B.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C.出现了春秋五霸 D.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5.春秋时期,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除此之外,商业活动的活跃还表现在( )
A.玉器雕刻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B.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C.海外贸易兴盛 D.集市上出现了纸币
6.春秋末年,来到长江下游,可以看见下列哪两国之间为争霸而展开激烈的战争( )
A.齐国和秦国 B.晋国和楚国 C.晋国和秦国 D.吴国和越国
7.春秋时期是一个大混战时代,群雄逐鹿,遍地狼烟。
(1)导致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是什么性质
(3)春秋时期的战争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8.春秋后期,下图反映的历史事物的出现( )
铁农具 牛耕
A.巩固了周天子的地位 B.使商业活动飞速发展
C.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D.使各诸侯国开始变法
9.我国的刑法起源很早,但并无公开条文,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到了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之于众。成文刑法的出现( )
A.增加了法律的神秘色彩 B.体现了诸侯国蔑视法律的风气
C.是韩非治国理念的体现 D.是地主阶级打击旧贵族的体现
10.周平王去世后,郑庄公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从此“周郑交恶”。此材料反映了( )
A.王室衰微 B.诸侯争霸 C.西周灭亡 D.分封制崩溃
11.英国哲学家佛朗西斯·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完春秋末期吴越争霸中的哪一故事让你懂得了只要发奋图强,弱国能打败强国:一个人有理想,又能艰苦奋斗,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
A.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 B.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C.楚庄王问鼎中原故事 D.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12.下图是春秋空首布(一种货币),从这枚货币上我们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有( )
①春秋时期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 ②春秋时期金属货币已经得到广泛使用
③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使用的是统一的货币 ④春秋时期商品交换比较活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该图解读最准确的( )
A.分封制已经瓦解 B.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C.社会动荡不安 D.周王室地位下降
14.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这一时期( )
A.周王室还能有效控制地方 B.社会处于动荡状态
C.晋文公首先取得霸主地位 D.晋国被三家大夫瓜分
15.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由数百个演变到后期的十几个。这说明( )
A.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B.诸侯割据混战扩大
C.历史正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不断建立
1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礼崩东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五霸称雄。战国时期,七雄互相攻伐,据统计,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没有战争,而在公元前463到前222年的242年中,没有战争的年份少于89年。
材料二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材料一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二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材料三中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任意写出“百家争鸣”中的两家创始人。(请按“学派+创始人”的格式回答)
1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老氏却思天竺住,便将徐甲去流沙。
——[唐]胡曾《流沙》
材料二 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 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
——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战国七雄中最东边、最西边的国家分别是哪个。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春秋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周分两段,即春秋和战国时期,周历王生活在西周时期,故选项D符合题意;
A.齐桓公,春秋时期首先争霸,不符合题意;
B.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不符合题意;
C.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春秋时代”,拿它来分析备选项,这就是要求学生知道这些人物出现的朝代。
2.【答案】D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卧薪尝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战败,之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打败吴王阖闾,成为春秋霸主,故选项D符合题意;
A.齐桓公,不符合题意;
B.晋文公,不符合题意;
C.吴王阖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3.【答案】D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不符合史实;
B.国力强盛,社会安定,不符合史实;
C.王室中兴,王权加强,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4.【答案】D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 周王室衰微 , 周天子号令不行 ,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出现了春秋五霸的局面,但是 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是在战国时期,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周王室衰微 , 周天子号令不行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 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C.出现了春秋五霸,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来分析备选项,注意题干中的“不正确”字样,细心辨别比对备选项回答。
5.【答案】B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活动十分活跃,主要表现在春秋时期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D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展开争霸战争,越王勾践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7.[知识点]春秋争霸
[答案] (1) 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的争霸战争;
(3)春秋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详解] (1)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的争霸战争,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3)本题考查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知道春秋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8.【答案】C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解析】【分析】图片反映的是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春秋后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的相关史实。
9.【答案】D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成文刑法的出现是地主阶级打击旧贵族的体现。春秋战国社会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兴起,为确立封建统治,打击旧贵族,到了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之于众,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夏商周的刑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A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势力衰微,诸侯争霸战争激烈。周平王去世,郑庄公作为臣子,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这说明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周王室衰微,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争霸,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B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因此,B选项正确;
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故事与材料无关,A选项错误;
问鼎中原的故事与材料的道理无关,C选项错误;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与题干的道理不符,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材料并掌握吴越争霸的故事。
12.【答案】C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出现的货币已经使用了铁做材料,这说明春秋时期已经掌握了冶铁的技术,使用铁作材料也说明当时金属货币已经得到广泛使用,货币的出现表明当时的商品交换比较活跃 ,但是从中看不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使用的是统一的货币 ,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和题干中的提示语,紧贴这些信息进行分析题肢回答,注意一定是从题干中看出来的,不要向外延伸。
13.【答案】D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如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该图解读最准确的是周王室衰微,统治力大大降低,周王室地位下降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我国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诸侯竞相称霸,D选项符合题意;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理解并识记春秋争霸的相关史实。
14.【答案】B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因此这是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社会处于动荡状态,B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周王室衰微,不能有效控制地方,排除A项;
春秋时期齐桓公首先获得霸主地位,而不是晋文公,排除C项;
晋国被三家分晋发生在战国时期,而不是春秋时期,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15.【答案】C
【知识点】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结合所学可知,春秋争霸过程中的诸侯国减少,强大诸侯国的疆域扩大说明历史正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C正确;
争霸战争的确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材料未体现该部分内容,A错误;
从诸侯国“由数百个演变到后期的十几个”可知,诸侯割据混战正在减少,封建制度也在逐渐瓦解,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的影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抓住题干材料中的“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即可作答。
16.【答案】(1)春秋争霸、战国纷争。
(2)铁农具和牛耕出现(或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材料一、二是百家争鸣的原因。道家老子、儒家孔子、墨家墨子等。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春秋争霸;战国七雄;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五霸称雄。战国时期,七雄互相攻伐,据统计,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没有战争,而在公元前463到前222年的242年中,没有战争的年份少于89年”可知,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兼并称雄,战乱不止的社会现象。
(2)材料二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是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3)材料三中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百家争鸣”中,儒家创始人是孔子、道家创始人是老子。
故答案为:
(1)春秋争霸、战国纷争。
(2)铁农具和牛耕出现(或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材料一、二是百家争鸣的原因。道家老子、儒家孔子、墨家墨子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春秋争霸、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战国纷争、百家争鸣等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7.【答案】(1)最东边的国家:齐国。最西边的国家:秦国。主要特征:兼并战争不断。
(2)生产工具:铁制农具。生产方式:用牛耕田。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春秋时期改革与战国时期变法的比较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可知: 最东边的国家:齐国。最西边的国家:秦国。战国时期主要特征: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兼并战争不断。
(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已经开始使用,而且使用区域广泛。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未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故新的生产工具:铁制农具。新的生产方式:牛耕。
【点评】本题考查战国七雄、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商鞅变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相关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