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练习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练习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0 09:4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练习题
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分歧(qí)  决别 水波粼粼(línɡ)翻来覆去
B.瘫痪(huàn) 烂蔓 面面相觑(qù) 各得其所
C.窥见(kuì) 告诫 磨磨蹭蹭(cènɡ) 勇敢慈拎
D.匿笑(nì) 祷告 絮絮叨叨(xù) 喜出望外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瘫痪 絮叼 捶打 沉寂  B.淡雅 决别 烂漫 信服
C.呕吐 遮蔽 阴影 告诫  D.警醒 复盖 倾侧 阴蔽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B.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C.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男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让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水平考试动员报告。
B.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散步》一文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温馨亲情。
C.《金色花》表现了母子之爱以及母爱的美好与无私。
D.《荷叶·母亲》借荷叶对荷花的呵护赞美了无私的母爱。
6.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秋天的怀念》——散文——史铁生——当代作家
B.《散步》——散文——莫怀戚——当代作家
C.《金色花》——小说——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D.《荷叶母亲》——散文诗——冰心——当代作家、诗人
7.名著阅读。(3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上面选段出自鲁迅的散文集 ,文中的“她”是指 。因她 一事,她被儿时的鲁迅称赞“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甚至“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8.综合性学习。(6分)
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
(2)【探究发现】 阅读下面关于交友的名言名句,谈谈你对交友之道的理解。 (2分)
材料一:匹夫(平民,一般人)不可以不慎取友。
材料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材料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走邪门歪道)、友善柔(谄媚奉迎)、友便佞(花言巧语),损矣。
【百家争鸣】互联网,尤其是 QQ 和微信的使用改变了很多人的交友方式。对于其利弊, 众说纷纭,班级为此准备开展一个辩论赛。如果你是正方,你认为网上交友有哪些好处? (2分)
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未若柳絮因风起( )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11.本文写出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3分)
谢朗和谢道韫两人的“解答”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4分)
金 色 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小孩子的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3、.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跟妈妈嬉戏,“我”做了几件事?你能猜到“我”这样做的用意吗?(3分)
14、.“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是在骂孩子吗?她真实的意思是什么?你认为朗读时要读出怎样的语气?(3分)
15.用心体会并写出下列诗句所蕴涵的情感。(4分)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个孩子想变成金色花,如果你也可以变,你会变成什么来报答母亲?为什么?(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6分)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第①②段写的是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故事,这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除。
B.品读第③段画线句,这些语句表现了父母对我个性和爱好的尊重,是痴爱的表现。
C.第④段加点词“包涵”的含义是:父母对于“我”的那些怪癖,认为情有可原,而选择了理解与尊重。
D.第⑨段画线句中,作者说“可是开不了口”的原因是:“我”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我”怕一开口就会泪流满面。
18.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在第⑨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什么?(3分)
19.品读下列语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4分)
(1)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
(2)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20.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4分)
21.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作文(50分)
22、声音无处不在,风声、雨声、笑声、歌声、电话那头的叮嘱声……总有一种声音在你耳畔响起,牵动你的心灵。
请以《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600字左右。
答案
A 2.C 3.C 4.C 5.C 6.C
《朝花夕拾》 长妈妈 帮作者买来了《山海经》
(1)示例:播下真心,让友谊之花开遍校园。
示例:慎重交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
示例:扩大交友的范围,结交更多朋友;通过身处不同地域的网友,了解更多地区的风土人情,扩大知识面;对着看不见的网友,可以宣泄自己的烦心事,不会存在尴尬。
(1)高兴的样子 (2)相比 (3)趁,乘
10、(1)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11.写出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12.示例: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不仅和雪的形状、颜色相似,而且其轻盈程度也相似,可谓是形神俱似,而“撒盐空中差可拟”则只是写出了盐和雪在颜色上的相似。
13.三件事:①悄悄开放花瓣,让妈妈看到,得到美的享受。②放出花香,让妈妈闻到,心情舒畅。③投影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也可能是给妈妈遮阴,也可能是故意引起妈妈的注意。
14.(1)不是,她真实的意思是见到了孩子很高兴,估计刚才是孩子调皮好玩去了,才没找到他。朗读时,要读出一种惊喜嗔怪的语气。
15.(1)孩子撒娇,做了好事不让妈妈知道,一方面是调皮、天真,一方面是自己所做的事跟妈妈的爱相比,并不值得一提。
16.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17、A
18、作者一方面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想把“我”想得到的一切都给“我”;另一方面因为父母为“我”付出太多而愧疚,“骂”实际上是反语。(答出大意即可)
19、(1)作者通过语言描写,细致地表达了父亲为“我”挑石头、洗石头的良苦用心和浓浓爱意。(答出大意即可)
(2)作者描写“我”的心理活动(或:通过“我”的联想与想象),细腻地表达了“我”对父母“痴心之爱”的醒悟、感动和自责。(答出大意即可)
20、“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用“痴心”修饰“石头”,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意近即可)
21、提示:肯定或否定这种做法均可以,但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