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02 20:5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课 题 30、寓言四则
课 时 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及《蚊子和狮子》都选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伊索寓言》。通过这两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一些《伊索寓言》的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寓言大有裨益。这两则寓言极具讽刺意味,一则写神其实也是人,一则写动物,两则寓言的寓意均在文中直接点明。《智子疑邻》及《塞翁失马》则是中国古代的寓言。这是上中学后第一次学习寓言,应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寓言的常识,了解寓言的讽刺性和哲理性共生的特点;其次应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最后,通过学生进行续编或自编寓言进行想象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寓言的特点及《伊索寓言》。2)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寓意的学习方法,了解几则语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2、过程与方法 1)学习改写及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2)通过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寓言寓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言,培养健全人格。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寓言寓意。2、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寓言寓意。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 自读与点拨相结合
五、教学资源
畅言教具朗读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教学流程补白
激情导入 严文井曾说过:“寓言是一个怪物,当你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你转身走开时,它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故事,看看他们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检查预习,了解寓言相关知识 阅读课文导语,了解寓言的概念及特点。了解《伊索寓言》。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传教士在明代把它传入中国。 利用手边的工具书进一步落实学习。
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听录音,感知文意。学生自由阅读。指名朗读。当堂诵读。
课文研读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学生自由诵读思考: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教师明确: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研习故事,感知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学生集体诵读,思考:1)寓言中赫尔墨斯的形象刻画一堆话为主,通过它与雕像者的三问三答,把它刻画的现货生动。2)对雕像者的形象惜墨如金,轻轻三句答语,却见情节波澜起伏,试分析其表达效果。3)归纳故事情节。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故事主要通过赫尔墨斯与雕像者的三问三答的对话来叙述的,问答同中有变。雕像者的答语,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转,给人以巨大反差,讽喻之意暗含其中,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全篇故事分为两层:其起因和开端是赫尔墨斯到雕像店去了解自身价值,发展和结局是叙述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对话。品味关键词句,理解赫尔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特征。听录音,勾画出关键词语如:一笑,两想,三问。组织讨论:赫尔墨斯到人间来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赫尔墨斯的笑说明了什么?赫尔墨斯心里所想表明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有表情朗读,说说赫尔墨斯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运用这样的句式:赫尔墨斯是一个——————————————————————————的形象。教师示例:盲目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爱慕虚荣、自命不凡。分角色表演,学生自主评议。学生集体诵读。《蚊子和狮子》自由诵读,理解寓言大意。教师提示:看看这一则寓言的结构安排和前一则是否相同。集体诵读,了解股市主要情节。通读全文,圈点品析文中的两“吹”一“叹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点及寓言寓意。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听录音,跟读,体会拟人的妙用及情节的起伏。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课堂小结 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人也有动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能正确的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利和荣誉面前。其寓意深刻的警醒着我们。
布置作业 课后自主选择阅读《伊索寓言》中两篇寓言故事,尝试写出其寓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个性化教学流程补白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古希腊 ( http: / / www.21cnjy.com )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看两则中国古代的寓言。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和启示好比是灵魂。”今天我们看看这两个寓言各讲了什么故事,寄寓什么道理。
研读课文 听读录音,自主诵读当堂成诵。 对照注释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小组交流合作。
《智子疑邻》1、文意,掌握故事情节。2、点释疑。智子疑邻:智,聪明。这里是“以。。。为聪明”。其邻之父亦云:父,古代对老年男性的称呼。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自主翻译寓言。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理解寓意。学生交流,教师提示。《塞翁失马》初读,感知文意。听读、自由读、指名读。当堂诵读。疏通文意,掌握故事情节。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解释重点语句。马无故亡而入胡:亡,逃跑。居数月:居,经过。其子好骑:好,喜欢。人皆吊之:吊,安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带领。死者十九:十九,绝大部分。复述故事。研读课文,探究寓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探究过时的寓意。教师指点思考的角度。合作探究,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6、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课堂小结 关于寓言的阅读一定要对其故事情节细致把握,才能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其寓意。
作业设计 课下阅读名著《伊索寓言》并做好读书笔记,从中体会生活的智慧和做人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