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0 11:5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泉香酒洌(liè) 伛偻提携(lǚ) 觥筹交错(gōng)
B.朝晖夕阴(huī) 宠辱偕忘(jiē) 淫雨霏霏(fēi)
C.樯倾楫摧(jí) 浩浩汤汤(tāng) 水声潺潺(chán)
D.岸芷汀兰(dīng) 薄暮冥冥(míng) 金樽清酒(zūn)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B. 暂凭杯酒长精神(增长,振作)
C. 焉得更有此人(更加) D. 杂然而前陈者(陈列,摆开)
3.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B. 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C. 今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强烈地震,房片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灾后的芦山,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百废俱兴。
D. 由希腊引发的欧债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相关各国共同努力,攻坚克难,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
4.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至若春和景明   政通人和
B.而乐亦无穷也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D.乃重修岳阳楼   乃记之而去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大约1500年左右,莱奥纳多挟了这件稀世之宝到法国,即被法王弗朗西斯一世以12000里佛买去。
B. 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 这次事故的原因确实是该企业内部在给宿舍区更换供电线路时将线路接错造成的。
D. 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7.默写。(8分)
(1)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___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已经成为千古名句。古诗词中像这样富含哲理的诗句还有很多。例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再比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从你记忆的宝库中,再搜寻出同样富有哲理的两句诗,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6)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8.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请据此完成下列任务。(6分)
(1)[识国学] 按要求填写书名。
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春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2)[赞国学] 根据上联写出下联。(2分)
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3)[荐国学] 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4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 “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10、“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雾凇沆砀( )
(2)焉得更有此人( )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3. 作者开篇即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里的“俱绝”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4分)
本文用语简洁精练,意蕴丰富。请品味“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量词使用的精妙之处。(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3分)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①,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②,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不可名状。复有泉出乱石间,曰白云泉;泉上有亭,名与泉同。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过此,则峰回磴盘③,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又其上有石屋二,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既入,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高启《游天平山记》
注:①舆:车。②蒙翳:遮蔽。③磴盘:石磴盘曲。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作泠泠琴筑声     泠泠:
(2)不可名状 名:
(3)遂相引以去 引:
(4)盖始及山之半矣 盖:
1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遂相引以去    不以疾也
B.广石覆之如屋 山川之美
C.则峰回磴盘 蝉则千转不穷
D.委曲而上 结友而别
17.翻译下面句子。(3分)
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
译文:
18.“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从文中摘录一句能体现山川美的相对完整的句子,并谈谈此景美在何处。(4分)
(四)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5分)
游虎丘小记
[明]李流芳
虎丘①,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②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杪⑤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⑥舍侄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⑦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注释】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笙:一种乐器。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矶,水边突出的大石。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杪(miǎo):树枝的细梢。⑥无际:人名。句中的“仲和”,亦人名。⑦趺(fū)坐:盘腿端坐。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中秋游者尤盛( )
(2)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
(3)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 )
(4)真知言哉( )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士女倾城而往/学而不思则罔
B.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然终不若山空人静/未若柳絮因风起
D.以静意对之/何陋之有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
22.作者分别在“秋夜”“今年春中”“初十日”三次夜游虎丘,哪一次感受最好?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4分)
三、作文(50分)
23. 请以“学会关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②600字左右。
答案
1.A 2.C 3.C 4.D 5.D 6.D
7.(1)月有阴晴圆缺 (2)千里共婵娟 (3)欲为圣明除弊事
(4)自缘身在最高层 山重水复疑无路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5)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 (1)示例:弟子规 百家姓 千字文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写出两个即可) (2)示例:①爱国学完善自我 ②品美文润泽心灵 (3)示例:小杨你好!中考结束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是放松的好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抽时间多读国学经典,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你说对吧?(有称呼,语言通顺委婉,言之有理即可)
9.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0.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11. ①. 白汽弥漫的样子 ②. 哪能
12.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白茫 茫一片。
13. “俱绝”指全部消失;这句话为后文写夜晚起身前往湖心亭赏雪景做铺垫。
14. 围绕“量词准确地写出了雪之大,人、物之微小,人和物在辽阔天地间的渺小感”回答。
15、(1)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2)说出 (3)牵,拉 (4)大概,或许
16、C
17、我高兴地停车听(泠泠的水声),听了很久才离开。
18、(示例)“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这句运用拟声词、听觉描写,写出天平山泉水清越、山谷幽静之美。
19、(1)尤其,格外
(2)然而,表转折
(3)曾经
(4)同“智”,智慧
20、C
21、歌声乐声谈笑声充斥于整个山林,如此彻夜不息。
22、作者三次夜游虎丘,也就是“今年春中”这一次感受最好,因为秋夜游虎丘,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