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备课参考--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教案+学案+备课资料+同步练习,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备课参考--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教案+学案+备课资料+同步练习,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2 20:30:35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
■天国兴衰导入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 鸦片战争后,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广西民众在乡村塾师洪秀全率领下,揭竿而起。他们曾试图建立一个人人均等的“太平天国”,最终却归于失败。他们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走向失败?金田起义导入洪秀全雕像(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城北24公里处的金田村)洪秀全塑像洪秀全故居(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洪氏祠堂(位于洪秀全故居旁)洪氏故居前的月字池金田村全景(金田村位于广西省桂平市)金田起义画(想像画)返 回返 回金田起义导入天国兴衰太平军前期进军路线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玉玺太平军作战图太平天国号帽、号衣太平军女官太平军武器太平军发布的安民告示太平天国时代的天京(南京)太平天国时期的武昌太平天国时期铜钱太平天国刊行的书籍太平军北伐地图太平军北伐图(想像画)太平天国北伐军发出的军情禀报太平军西征军所颁路凭曾国藩兵败要跳水自杀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西征。西征中,太平军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东部大部分地区,并在湖南大败湘军。曾国藩兵败要跳水自杀,后被部下劝阻。《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天朝田亩制度》你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有实施的可能吗?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听王陈炳文颁发的田凭太平天国的结婚证书 太平天国烈士墓 太平天国烈士墓位于上海川沙县高桥镇,1954年为纪念太平军1862年进攻上海时牺牲的战士而建。太平天国纪念邮票(1951年发行)有关太平天国的书(封面)曾国藩背洋枪的湘军李鸿章淮军士卒杨秀清 杨秀清(1820?—1856),广西桂平县平隘山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生活贫苦。1846年,他在紫荆山加入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冯云山被捕入狱后,紫荆山拜上帝会群众发生动摇,杨秀清自称天父上帝附身显圣,发布号令,团结群众,巩固了拜上帝会组织。从此他取得了代上帝传言的资格。金田起义后,他被封为东王、九千岁,主持朝政,节制各王。定都天京以后,他和洪秀全领导北伐、西征,为太平天国建立了很大功绩,但是居功揽权,妄自尊大。为了树立个人威严,他竟随意处死战士,甚至借细故小事杖责洪秀全。1856年8月,他假托“天父下凡”,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他为“万岁”。9月2日,韦昌辉利用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将他杀害。石达开塑像 石达开1831—1863,广西贵县那邦村北山里客家人,出身于地主家庭。当地土著地主和客家地主发生械斗,他家受土著地主欺压难以安身,率领2000客家人参加了拜上帝教。在永安州,他被封为翼王。1855年1月,石达开被派增援西征,在湖北、江西战役中取得胜利。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后,石达开从湖北赶回天京,责备韦昌辉杀人太多,韦昌辉又想杀他。石达开逃往安庆,但在天京的家属被韦昌辉杀害。韦昌辉死后,洪秀全调石达开回京辅政,但对他并不信任,而重用自己的两个哥哥洪仁发、洪仁达,对其进行牵制。石达开对此极为不满,以天王“重重生疑忌”布告军民,于1857年5月离开天京。10月,他带领大批将士离开安庆,走上同太平天国分裂的道路,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1863年5月,他和部下在四川大渡河安顺场被清军包围,全军覆没,石达开亦被俘处死。你能分析出太平天国内讧、滥杀、石达开出走的原因吗? 陈玉成(1837—1862),太平天国青年将领、后期军事统帅。广西藤县人。少孤,14岁随叔父参加金田起义。清咸丰三年(1853),随军西征。次年攻武昌,因功升殿右三十检点,转战湖北、安徽等地。六年春,镇江被困,随燕王秦日纲往援,与守将约定内外夹攻,遂大败清军,解镇江围,并与各友军共破江北、江南大营。石达开出走后,和李秀成等同主军政。八年夏,与李秀成先破浦口江北大营,继而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九年,晋封英王。十年,会同各军再破江南大营,东征苏(州)、常(州)。时湘军四路东下,安庆被围,他注重上游,力主先救安庆。秋,太平军计分两路,合取湖北,迫敌回救。他率大军趋北路,于次年二月进抵湖北黄州(今黄冈),因受英国侵略者的阻挠和南路李秀成误期,未能合取武昌,遂回师径援安庆,多次苦战失利。八月,安庆陷落。同治元年(1862)四月,陈玉成为叛徒苗沛霖诱捕,解送清营;五月初八,在河南延津县就义,年仅26岁。李秀成雕像 李秀成(1823—1864),广西藤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851年,他参加太平军。1853年秋,李秀成跟随石达开去安徽“巡查民务”,得到石达开的“见爱”。1856年,他在救镇江和破江南大营战中立功,次年被封为合天侯,“任副掌率之权,提兵符之令”。天京事变后,他任后军主将,和陈玉成等一起主持军事工作。第二年,被封为忠王。1860年夏,李秀成和陈玉成、李世贤再次大破江南大营,先后攻占常州、苏州、嘉兴、松江等地。不久,李秀成率领一支太平军攻到上海近邻。1863年,天京形势十分危急。李秀成赶回天京,力劝洪秀全“让城别走”。洪秀全不听。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写了“供状”,记述了太平天国的兴衰,并向曾国藩提出“招降十要”和“防鬼(外国侵略者)反为先”的建议。在他写完供伏的当天,即被曾国藩杀害。《资政新篇》书影华尔洋枪队返 回返 回  华尔(1813—1862),美国殖民主义者,长期从事海上冒险活动。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英美等国为了阻止太平军攻占上海,由清朝苏松太道吴熙出面,委派华尔召募外国籍人组成“洋枪队”,任领队。1861年8月,他在松江改组洋枪队,任用欧美人当军官,招骗 中国人充当兵士,组成中外混合军。11月中旬,洋枪队发展到两千多人。1862年初,当太平军进军上海的时候,洋枪队配合英法在上海的正规军、清军进行抵抗。清政府赐给华尔官衔,称洋枪队为“常胜军”。中外反革命军保住上海以后,开始进攻嘉定、青浦、南桥等地的太平军。9月,华尔率“常胜军”和英法侵略军一起进攻浙江慈溪,华尔受重伤,不久毙命。 “近而中国,是皇上帝主宰化理,远而番国亦然。远而番国,是皇上帝生养保佑,近而中国亦然。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两”为太平天国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每25户为一两。每两生产的农副产品,“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25户中婚丧嫁娶等事所需的费用,都由每两的国库开支。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都由国库供养。
——摘自太平天国文献 请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文分析,它们分别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什么理想?太平天国是否实现了这种理想?为什么?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2.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意义?活动建议 请思考并讨论,与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起义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金田起义导入天国兴衰结 束太平天国运动 同步练习(一)
从1851年到1864年,中国的农民阶级领导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请回答1~10题。
1.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严重的自然灾害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2.下图中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的所在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说明洪秀全( )
A.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
B.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C.要限制杨秀清的野心
D.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
4.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 )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B.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C.农副产品全部上缴国库
D.农副产品全部归农民所有
5.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
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千王洪仁?击砣ノ?
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
6.《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7.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
A.《治安策》
B.《削藩策》
C.《资政新篇》 。
D.《天朝田亩制度》
8.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真正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
9.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B.《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C.《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D.《资政新篇》未实施的原因是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10.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
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
B.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打击了西方殖民者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阅读下列两幅图。请回答11~12题。
11.图一是太平天国前期的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反映了农民的什么愿望?能实现吗?
12.图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革命纲领,其最鲜明的色彩是什么?在当时的中国能实施吗?为 什么?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当亦嘉汝忠义也。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
——1853年杨秀清等《谕英使文翰》
材料二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1859年洪仁?蹲收?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杨秀清对外态度的要点。(不要摘抄原文)
(2)据材料二,归纳洪仁?酝馓?鹊囊?恪?(不要摘抄原文)
(3)概括指出这两种态度的共同处和不同处。
轻松节拍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请思考:太平天国所设想的理想社会能实现吗?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
2.B南京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太平天国革命政权的所在地。
3.B
4.A《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在分配原则上是留足口粮后其余上缴国库。
5.A读懂材料,将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明确此事指天京变乱。
6.A两个文献都是由农民阶级提出的,都有反封建的一面,但对于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却大相径庭:绝对平均主义的主张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主张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两者难以“互为补充”,也不是“大同小异”。
7.C
8.C
9.D《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10.A
11.答案:《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分配土地及产品。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一个绝对平均社会的愿望。这种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点拨:本题考查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理解。注意结合课本知识掌握《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12.答案:发展资本主义。不能实现。原因:没有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实施的必要社会条件。
点拨:本题考查对《资政新篇》的理解。掌握其内容、意义。
13.答案:(1)以天朝上国地位自居,表示欢迎外人来访;准许外人自由活动。希望他们帮助太平军反清。
(2)承认西方国家的长处,主张有限度地开放汐外人活动应有益于天国,不准毁谤天圉的政策、法制。
(3)共同处:都体现了太平天国的自主精神,表明了愿与外邦交往的态度。
不同处:前者自尊自大又抱有幻想,后者较为切实目对外邦人有所警惕。
点拨:本题关键是理解原文。在归纳要点时,要抓准有效信息即原文的关键词语。例如杨秀清称英人为“尔”,自称为“天朝”。回答(3)问要以前两问为基础,比较时应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认识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对外态度。
轻松节拍
答案:不能实现。原因:一是因为当时的战争环境恶劣;二是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不可能实施。
点拨:《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施的原因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 备课资料
时空隧道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运动,它冲击了封建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的统治秩序,并且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太平天国又有其本身不可逾越的局限性。从建都天京之日起,以天王洪秀全为首的领袖人物就丧失了进取心,实行无为而治。他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去世,11年中从未迈出过天京城门一步,只有一次坐64人抬的大轿出宫,去探视生病的东王杨秀清。其余时间都在他的太阳城金龙殿坐享荣华,其帝王生活的威仪和气派,是相当排场的。据一位对太平天国并无敌意的英国翻译兼代理宁波领事富礼赐在其所著的《天京游记》中记录着天王府的情景,其中提到有一次他在王宫前调查时,忽然间声音杂起,鼓声、钹声、锣声与炮声交作,原来是天王进膳的时间,直至膳毕,这些声音才停止。此时:“圣门半开,好些软弱可怜的女子或进或出,各提盘碗筷子及其他用品,以侍候御膳用。各种物品大都是金制的。”天王有王冠,以纯金制成,重八斤;又有金制项链一串,亦重八斤。他的绣金龙袍亦有金钮。他由内宫升大殿临朝,亦乘金车,名为圣龙车,用美女手牵而走。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能超越时代,更不能超越自我,他们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他们自己却不能身体力行。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俨然是封建帝王,只知坐享荣华,只知争权夺利,却没有近代民主革命人士所具有的能力、胸怀和抱负,以至于上演了天京变乱的悲惨一幕,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历史回眸
  鸦片战争之后,通商口岸被迫开放,列强商品不断向中国倾销,冲击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导致部分手工业者破产;鸦片输入,白银外流。战费赔款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之连年的天灾人祸,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的乡村塾师洪秀全在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下,创立拜上帝会,于1851年1月11日率众起义,走上了反抗清王朝的道路。起义后,太平军势如破竹,占据了中国的江南大部。1853年3月定都南京之后,进行了北伐和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达到全盛。
  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着手进行政权建设,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天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设计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问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也反映了洪秀全的理想追求,即“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但是,《天朝田亩制度》想要建立的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是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鸦片战争以后的80年间,中国最紧迫的历史任务是在捍卫国家独立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完成社会生活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历史任务。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或者说富与强,部取决于这个历史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天朝田亩制度》是完全违背这个历史潮流的。
  面对太平天国的日益强大,清朝的八旗、绿营兵已无力对付。于是咸丰帝命令在地方组织团练,汉族地主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相继发展起来,是当时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曾、李二人之后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纵横捭阖的人物。
  在太平天国达到鼎盛的同时,内部已经暗藏着危机。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的领袖们贪图荣华富贵,诸王之间开始争权夺利。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分裂,诸王之间发生混战,先是韦昌辉接洪秀全密令杀了杨秀清,继而洪秀全又处死了韦昌辉。接着,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率领精锐部队出走。领导集团的内部分裂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鼎盛走向失败。
  洪秀全为力挽危局,又提拔了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陈李二人奋力作战,曾一度占领江南大部分地区。同时,洪秀全又任用从香港归来的族弟洪仁?鞒殖??T诖似诩洌?槿诗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他建议全面地学习西方,不但建设现代化的工业、交通和开采各种工业原料和燃料,而且要办银行和保险等事业,相应地还要办报纸,兴邮亭,实行保护人身权利的司法制度,推动社会制度走向现代化的轨道。1861年4月,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赵烈文看到《资政新篇》的刻印本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然其长处颇能变通用之,亦未可抹杀。……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志云:知已知彼,百战百胜。有志之士,尚无忽诸。”这是来自敌方统帅部的评论,钦敬之情,溢于言表。其意思归纳起来无非是一句话:《资政新篇》是结合实际学习西方的佳作。农民领袖洪仁??搅送?贝?牡刂鞴倭牛?岢隽私??泄?谝桓鼍哂凶时局饕逍灾实纳缁岣母锓桨福?晌?笔毕冉?泄?讼蛭鞣窖扒笳胬淼闹腔劢峋А5?藕兜氖恰蹲收?缕?访挥蟹从撑┟褡钇惹械脑竿?鸵?螅?笔钡目凸厶跫?膊辉市恚?庋?桓鲇兄卮笙质狄庖宓耐炀忍?教旃?姆桨副桓橹昧恕?
  天京事变之后,虽然陈玉成、李秀成在军事上合力作战,洪仁?谡?紊狭ν贾卣癯?伲???教旃?言??笊恕?1863年,曾国藩在英、法军队的支援下,将天京围困。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和追求,它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革方案,超越了之前的历代农民起义。

相关链接__太平天国的城市管理
  在城市管理方面,太平天国一度在天京完全废除私有财产,生活必需品由圣库按定额供给。居民按性别分别编入男馆女馆,夫妻不得同居。……商业被废除,对于手工业,则由诸匠营和百工衙统一经营管理。诸匠营和百工衙只是为供应太平天国的需要而生产的,产品直接分配给各单位,不经过市场进行交换,生产者除吃穿之外别无报酬。由于这种城市管理方式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向,1855年初,开始允许天京居民恢复家庭生活,承认私营工商业,天京社会秩序逐渐恢复原来状态。

突破思路
  本节课主要讲述太平天国从兴起到失败的全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学习,所有同学都应该了解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北伐、西征、天京变乱、天京陷落等主要史实。指导同学们阅读《天朝田亩制度》和天京变乱的有关材料,引导大部分同学分析出太平天国的局限性和失败的原因。重温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然后将其与之前历次农民起义进行比较,使部分同学能够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和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这是本节课学生要完成的学习目标。
  太平天国的原因要上溯到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时中国社会,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造成的影响。西方产品的倾销,必然冲击传统的经济结构,传统的手工业者也随之破产。鸦片战争非但没有制止鸦片输入,反而连年激增,白银外流严重,战费、赔款加上官吏的借机搜刮,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这一影响的讲解老师可仅对背景知识做介绍,比如:五口通商,外国商品大量进入通商口岸;鸦片走私依然猖獗等等。然后让同学假想自己就是当年,在通商口岸的一名手工业者,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会对其产生怎样的影响。
  而出身广西的洪秀全对这一影响感受更为深刻,因为广西地瘠民贫,自然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多年科举不中的洪秀全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创立了“拜上帝会”,走上了率领广大群众反抗清王朝的道路。也可根据这样一个背景排演一个历史短剧,让同学们切身感受不平等条约签订后当年,在通商口岸生活的居民所受到的影响。通过这种方法,不但使同学们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还可让部分同学学会组织,排演历史短剧的过程和方法。
  讲述太平天国的经过,可让同学们参照太平天国前期进军路线图,从金田起义,挥师北上攻克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到定都南京,与清政府分庭抗礼。定都南京,建立政权之后,又进行北伐和西征。1856年达到全盛。之后由盛转衰,在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合力攻击下,天京陷落。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个文件可放在一起。作为太平天国的政权建设来讲。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让他们简单了解两个文件的内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和《资政新篇》所带有的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天朝田亩制度》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纲领,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而《资政新篇》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基础较差的同学要理解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基础较好的同学还要认识到这充分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思想受到统治阶级的思想的影响,农民领袖要冲决思想罗网极为困难。因此,历次的农民起义曾经提出过反映自己利益的基本口号,如“均田免赋”等等,但没有创立超越封建思想的新理论。洪秀全活动的年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未变,特别是在农村,延续几千年的基本状况未变;他是处于社会下层文化素养不高的知识分子,与农民联系密切,他也不可能超越时代、阶级和自我。要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需给同学们提供大量的资料,除了教材中的材料,老师还可补充一些有关洪秀全、杨秀清等人进入天京之后生活豪华奢侈和争权夺利等方面的资料,让他们首先理解天京事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可让同学们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他本人就是当年的洪秀全将如何处理天京事变。老师要对同学们的回答适当进行指导和点拨,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应该通过民主和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白相残杀这种低级的暴力手段,从而也让同学们认识到封建社会的农民只能通过暴力这种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
  太平天国运动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让所有同学把这个问题理解透彻,可把太平天国运动与之前的农民起义进行比较,找出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也就不难分析出它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

太平天国早衰早亡的教训:腐败
  太平天国是中国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场农民革命运动。可是这场曾经叱咤风云的运动从洪秀全率众起事开始,到占领南京建立“天朝”政权,仅仅只维持了十一年的时间就覆灭了,这引起后人无尽的深思。其中的教训实在太多,而最根本的教训只有两个字:腐败。太平天国从建都天京之日起,以天王洪秀全为首的领袖人物就丧失了进取心,实行无为而治。洪秀全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6月52岁时自杀(一说饥饿病死),11年中从未迈出过天京城门一步,只有一次坐64人抬的大轿出宫,去探视生病的东王杨秀清。据英国翻译兼代理宁波领事富礼赐在其所著的《天京游记》中记载:天王有王冠,以纯金制成,重八斤;又有金制项链一串,亦重八斤。他的绣金龙袍亦有金钮。他由内宫升大殿临朝,亦乘金车,名为圣龙车,用美女手牵而走。
  1864年天京沦陷,幼天王洪福瑱在被俘后的口供中说:“我现年16岁,老天王是我父亲。我有88个母后,我是第二个赖氏所生,我9岁时就给我4个妻子。”在这里,天王的88个后妃已超过了历代封建帝王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后妃的人数了。
  天王府的建设从进城后第二个月就开始了。据史料记载,这座宫殿的装饰为“雕镂工丽,饰以黄金,绘以五彩。庭柱用朱漆蟠龙,鸱吻用鎏金,门窗用绸缎裱糊,墙壁用泥金彩画,取大理石铺地”。(《盾鼻随闻录》卷五)
  太平天国的早衰早亡,撇开政策上和军事战略上的失误这些原因不说,单从农村进入城市之后,挡不住贪图享受、腐败之风的诱惑,而且上行下效,愈演愈烈,终导致百万大军转瞬间冰消瓦解,这个教训是极其惨痛的,不能不引起后人的深思。

合作讨论
  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领导集团分裂,诸王之间发生混战,先是韦昌辉接洪秀全密令杀了杨秀清,继而洪秀全又处死了韦吕辉。接着,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率领精锐部队出走。领导集团的内部分裂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鼎盛走向失败。组织学生讨论:
  1.太平天国在达到鼎盛的时候,为什么领导集团内部却发生了分裂?
  2.如果你是当时的洪秀全,你将如何处理这次事变?
  思路:1.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个角度来分析。
  2.作为一个政权的最高领导人,应该考虑如何进行政权建设,完善制度。健全法律,发展经济等,而不是急于享受荣华富贵,进行争权夺利。而对于集团内部的分歧应通过民主、法律的手段予以解决。

第14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重点: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不能实行的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知识结构:
一、背景
1、客观:
⑴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尖锐:
①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导致部分 和农民破产。
②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 更为严重。
③战费和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各级官吏借机搜刮,吏治 ,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各地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⑵直接原因:广西 ,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2、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为起义作了准备。
二、经过——天国的兴衰(1851.1.11——1864.7)
⑴爆发:金田起义:时间 地点
⑵发展:起义后,太平军相继攻克广西、湖南、 等地一些重要城市,于 年3月攻克南京,将其改名为 定都于此。
⑶全盛:
①军事:为拱卫天京,进行了 和 , 达到军事上的全盛。
②政权建设:颁布纲领性文件《 》。
时间: 年、 年。
地位:是太平天国的 。
③镇压:咸丰帝命令地方组织团练武装,目的:为对付 。
镇压太平军的主要力量是曾国藩的 、李鸿章的 。
⑷转折: 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 。
①原因:直接原因:上层领导的生活腐化和建立等级制度。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影响:太平天国由此元气大伤, 。
⑸重建核心:
①军事:起用 、李秀成组成新的军事领导核心,
②内政:任用 主持朝政,提出《 》。
认识:这是中国最早的,最完整的 改革方案。体现了近代中国发展的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 ,加上缺少 ,没有真正实行。
⑹失败:1863年,在 军队的支援下,湘军围困 。7月, 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三、评价
⑴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 的农民运动。
⑵意义:①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 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②它扫荡了 ,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 。
③表达了 的理想追求,并破天荒的提出了近代中国的一个具有
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这一体制变革的勇敢尝试,是当时先进中国人 的智慧结晶。
⑶失败原因:①客观上: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时代,它所面对的敌人,不仅有掌握全国政权、作为封建势力中心的清朝统治者,还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因此敌人力量联合,过于强大。②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根本原因;战略上的失误。如偏军北伐,孤军深入。
⑷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救中国。
〖知识拓展〗
1、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起义相比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有哪些?
背景有所不同:以往农民起义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暗、自然灾害;而太平天国则增加了一层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赔款。
起义形式不同:过去的起义也有利用宗教的,但大多数是中国自身的宗教,而太平天国利用的是外来的宗教,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特色。
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思想变化,尤其是洪仁?蟮ㄌ岢隽朔⒄棺时局饕宓睦锻迹?谝欢ǔ潭壬铣?搅伺┟窠准兜木窒扌浴?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与外国人打交道,当西方列强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时,被太平天国拒绝了,这些现象都是以往农民战争不可能遇到的问题。
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反映出一部分领导人要求学习西方的愿望。
太平天国的失败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结果。
2、比较《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的异同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都带有反封建的意义,但都没有真正实施。
不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定都天京后,天国走向兴盛之时;《资政新篇》出台于天京变乱后,天国由盛转衰之时。《天朝田亩制度》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公有制,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资政新篇》主张保护私有财产,鼓励私人投资,用资本主义代替平均主义,比《天朝田亩制度》进步。《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的要求,《资政新篇》则相反。
3、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太平天国是农民起义,发生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期,它所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了一定的准备,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起义风暴席卷了半个中国,太平军先后攻克600多个城镇,建立起与清朝政权对峙10余年之久的天京政权,大大削弱了清朝的统治。第二,这次起义也狠狠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太平军面对拥有洋枪洋炮的外国侵略者,不怕牺牲,英勇奋战,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英勇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第三,这次起义拉开了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天朝天亩制度》反映了农民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和对平等平均生活的追求,《资政新篇》则为这次起义增添了时代光彩,两者都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斗争提供了很多启示。然而,太平天国起义也具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理论武器,提不出科学的民主革命纲领,不可能建立一个符合历史发展的新社会。太平天国的悲剧充分证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不包括
A、阶级矛盾的激化 B、外国经济侵略的加深
C、自然灾害严重 D、 西方宗教思想的煽动
2、太平天国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建立了圣库。据此分析它对商业的态度是
A、重农抑商 B、杜绝私人经商
C、取消商品贸易 D、反对投机倒把
3、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适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太平天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最主要的是
A、废除了南方几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B、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
C、推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D、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方案
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6、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一场发生在近代新历史时期的农民战争 ②有新的社会政治力量的作为领导③创建了一套新的社会政治制度④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近代先进事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以下对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土地平均分配 B、产品平均分配
C、男女平等 D、实行封建等级
8、以下对《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B、反映了农民阶级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C、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D、主张与外国在平等的基础上自由贸易
9、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领导人不包括
A、石达开 B、洪仁? C、陈玉成 D、李秀成
10、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包括 ① 天京事变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 ②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③ 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社会改革方案 ④ 未能做到让列强中立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阅读下列两幅图:
11、


(1)请结合两幅图回答,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的革命纲领各是什么?哪个更能反映农民的要求?
(2)这两幅图反映的经济主张是否矛盾?
(3)哪一个文件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为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定都天京;
太平军北伐、西征、东征;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运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
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
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经济在幅员辽阔的古老中国广泛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至今依然如此。如今我国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提到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都是十分重要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进入近代的中国农民怎样担任起近代反侵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这一任务的?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从而准确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包含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剥削两方面的内容。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文献资料,提炼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来分析评议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的宗教理论已融入“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基督教义,说明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在政治上从西方寻找救国方案,带有时代的特点。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发展过程,指导学生参阅P46《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并在下面用箭头表示先后攻占地点: 金田——永安——桂林(未克)——全州(冯)——长沙(未克、萧)——岳州——武昌(50万)——九江——湖口——安庆——南京 3.太平天国达到全盛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北伐、东征、西征三大军事行动的目的过程和结果。然后要求学生归纳下表,培养学生利用表格归类和比较知识的能力。
军事行动
北伐
西征
东征
目的
推翻清朝
巩固天京
充实力量
领导
林凤祥、李开芳
赖汉英、石达开
秦日纲、石达开
结果
失败
败湘军,进江西
夺扬州,破两大营
作用
牵制清军
巩固天京
达到全盛
这里需要强调三个问题:①定都天京之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以及北伐、西征、东征的战略目标。②北伐的失败原因与北伐的战略作用。③西征与东征取得重大胜利的意义。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天京变乱:
教师补充相应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会走上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烦琐等级之路?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天京变乱分别会给太平天国和清朝政府带来什么影响?
重建核心:
  新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主军,洪仁轩主政太平天国新的领导核心形成。
3、积极防御:
着重指明下面几点即可:再破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使天京、安庆转危为安;再破江南大营使天京根本解围;进军苏南,给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太平天国勇敢地肩起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重任;安庆失守和陈玉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结束。
4、天京陷落:1864年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可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与相关的课文,掌握它的原则、方法、理想,领会它的基本思想。
内容:
⑴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
⑵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
⑶实施目的:大同社会 (2)评价:
⑴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以土地为中心全面改造封建社
会建设农民理想社会的方案,前所未见。它继承和发展历代农民“均田”斗争思想,第一次鲜明突出表达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是几千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⑵局限性: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具有空想性。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2、《资政新篇》
内容:
《资政新篇》是洪仁??裥颂?教旃???1859年冬提出的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 ????教师补充材料:“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人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让学生阅读、思考、概括《资政新篇》提出哪些对外交往的重要主张。然后对学生的概括作简单总结。
这段资料提出了对外交往的重要主张有:第一,同外国自由通商,但不准外国人擅入我国内地。第二,同外国交流文化,准许外国人为我国献策。第三,同外国平等往来,不准外国干涉我国的内政。????
(2)评价: ????《资政新篇》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太平天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能够实行,但它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其提出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人也起了一定的启迪作用。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预习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斗争的基本史实;《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与农民阶级局限性。
难点: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
[自主探究]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1.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 ,导致部分 破产;鸦片输入连年激增, 外流更为严重;各级官吏趁机征收战费和赔款之机搜刮人民,吏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
2.广西
3.洪秀全创立“ ”,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请同学们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经过
1.前期的斗争
(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 。
(2)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与清政府分庭抗礼。
(3)颁布纲领性文件《 》。
(4)进入全盛:为了保卫天京,太平军进行了 和 。
请同学们思考《天朝田亩制度》最大空想是什么?。
2.转折:1856年的 ,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曾国藩的 和李鸿章的 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
请同学们思考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
3.后期的斗争:
(1)重建领导集团:天京变乱后,洪秀全起用 、 指挥军事,任用 主持朝政。
(2) 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 》
(3)失败: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 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请同学们思考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三)影响
1.它扫荡了 秩序,冲击了 ,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补充: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试图建立一个人人均等的“地上天国”,最终却归于失败,这表明了它单纯依靠农民阶级来完成争取独立、富强等历史任务的局限性。近代中国社会需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争取民族独立、建立现代化国家,必须要先进的阶级来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
讲授学案
[重难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通过上述材料,你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有人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二者分别反映了哪部分人的最迫切愿望?
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伪引官(注:礼仪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贼所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 ——引自张德坚:《贼情汇纂》
材料二 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森严,君臣上下有了天渊之别,甚至连称呼、服饰、仪卫舆马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准逾越。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处。天王及诸王、侯都是世袭的。
——引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借师助剿一节,业经总理衙门与巩英法驻京使臣商酌。现据薛焕奏,英法文武各员颇为出力且法国轮船为我开炮击贼。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称太平天国领袖为“逆”“贼”,表明作者站在什么立场上?
(2)材料一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入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综合材料一、二,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主客观原因。
检测学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 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D 儒家思想与拜上帝教的矛盾
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B.农民阶级封建迷信思想严重
C.太平天国运动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D.洪秀全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
3.下列正确反映太平天国正确进军路线的是( )
A.金田→永安→武昌→南京 B.金田→永安→南京→武昌
C.金田→南京→永安→武昌 D.金田→武昌→永安→南京
4.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的时间是( )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59年
5.下列各项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核心思想的是( )
A.天下人都是兄弟姐妹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 D.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6.《资政新篇》中载 “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吾兄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这是洪仁?阅囊焕?肥录?姆此迹? )
A.北伐失败 B.天京变乱
C.安庆失守 D.天京陷落
7.导致天京变乱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
A.太平天国领导者革命进取心的减退 B.太平天国领导者腐朽思想的滋长
C.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的尖锐 D.太平天国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
8.下列对于《资政新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B.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产物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和愿望
9.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C.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D.它们都是巩固太平天国政权的纲领或方案
10.太平天国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B.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
C.斗争规模和时间都是空前的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11.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
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
B.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势力
C.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
D.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2.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的是( )
A.利用宗教发动群众起来斗争 B.军事策略上的错误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3.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太平天国运动最显著的进步表现在( )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B.进行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武装斗争
C.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针
D.运用宗教理论发动农民起义
14.《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共同点是( )
A.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B.主张男女平等
C.反映了农民阶级均分财富的要求 D.反对封建制度
15.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讲授学案:
一、1、内因(根本原因):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加剧了阶级矛盾。
二、不正确。它们从性质上看已经具有区别。资政新篇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天朝田亩制度具有落后的封建主义性质。 前者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获得土地的最迫切要求,后者则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愿望。
三、(1)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
(2)革命意志减退,生活日益腐化。洪秀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
(3)太平天国政治上出现明显的封建化趋势,封建等级森严。
(4)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他们提不出科学的理论纲领;而且封建特权思想严重,贪图享乐。客观原因: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检测学案:
1-5 BAACD 6-10 BDABB 11-15 ADCDC